頭暈眼花,天旋地轉,這是什麼病?

今年60歲的李阿姨最近犯了一個“怪病”,讓她苦惱不已。

近一個月,她不敢睡覺,每次一躺下,就頭暈眼花,天旋地轉,噁心、想吐、冒冷汗。就算躺好了也不敢翻身,一翻身就再次天旋地轉。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不舒服,白天走路和說話都沒有問題。去了當地鎮衛生院,醫生說是頸椎病,脖子活動時把頸部血管壓住了導致頭暈。然後做了針灸,按摩,服藥等等治療,結果仍不管用。

由於害怕眩暈發作,李阿姨接連幾天都是坐在椅子上睡覺,再也不敢靠近床,還產生了焦慮情緒。

直到有一天,她打聽到普定縣人民醫院能治療眩暈,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來到了神經內科診室,經檢查為“耳石症”,予手法復位治療後眩暈馬上好轉,阿姨當即嘗試躺下,已無眩暈感覺,她興奮地說:總算可以回家放心的躺下睡覺啦。


類似的病人還很多,有七八十歲的老奶奶,也有三四十歲的中年人,男女老少均有,有的夜間翻個身就突發眩暈、噁心、嘔吐,有的左右搖頭後就不敢動彈,有的反覆持續月餘不能解脫,給工作和生活帶來較大影響!

其實,這不是什麼怪病,不僅不怪,而且非常常見和多發,專業的病名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BPPV),另一簡單稱呼叫“耳石症”。從這個名字可以看出,它其實是一種跟耳朵有關的疾病,更準確的說,是內耳裡面管理平衡的器官出了問題,指頭部迅速運動至某一特定頭位時出現的短暫陣發性發作的眩暈和眼震。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的,當一些致病因素導致耳石脫離,這些脫落的耳石就會在內耳內被稱作為內淋巴的液體裡遊動,當人體頭位變化時,這些半規管亦隨之發生位置變化,沉伏的耳石就會隨著液體的流動而運動,從而刺激半規管毛細胞,導致機體發生強烈性眩暈,時間一般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可週期性加重或緩解。


這是一種具有自限性、常見的前庭周圍性疾病。可為原發性,也可為繼發性。眩暈發作與體位改變有關,最多見的是床上坐起、躺臥、床上左右翻身、屈身或仰視時出現眩暈。病程時間長短不一。


延伸閱讀


哪些情況容易發生耳石症?


1.老年性退行性改變時,耳石膜脫落後進入半規管並沉積於此。

2.外傷:頭顱外傷後或頭部加速運動,可出現耳石脫落進入半規管。

3.耳部疾病:中耳乳突感染如病毒性迷路炎、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外淋巴瘻、梅尼埃病緩解期等,均可導致耳石脫落。

4.內耳供血不足:因動脈硬化、高血壓致內耳供血不足,囊斑之膠質膜變薄,耳石脫落,進入半規管。因為這個病只是耳石脫落,雖然眩暈明顯,但不會造成嚴重問題,所以是“良性”的。

耳石症怎麼治?


一句話:不打針,不吃藥,把石頭轉回去就好。既然是石頭落入了半規管,那我們就想辦法讓它慢慢地“滾”回原位。


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手法復位。還可以機器復位,但很貴。多數人都不需要使用藥物,不過,部分人由於眩暈嘔吐嚴重,可以短期使用止吐藥。


因眩暈原因眾多,發病後需及時就診,由專業醫師評估,部分需結合影像等檢查,尋找病因及治療,以免遺漏惡性眩暈(即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眩暈)耽誤治療最佳時機。

眩暈患者注意事項:


1. 調暢情緒。應正確對待自己的疾病,既不要抱"無所謂"的態度,也不要憂心忡忡,提心吊膽。應保持樂觀的情緒、舒暢的心情,避免情緒波動、著急、惱怒、緊張、恐懼、焦慮等。


2.注意安全,防止意外。發作期間最好有人陪同照顧。注意下床、上下樓梯、如廁等日常生活活動的安全。


3.注意飲食調養。飲食宜清淡、富有營養,可食用魚、瘦肉、蛋、蔬菜、水果等食物,而肥膩辛辣之品(如肥肉、煙、酒、辣椒、胡椒等),不宜多食。


4.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注意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但應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勞累、睡眠要保持充足。


5.進行有針對性的前庭康復訓練。前庭康復訓練須在醫生指導下,由慢而快,循序漸進,持之以恆。耳石症患者復位後避免頭部劇烈運動、避免患側臥位2-3天,睡覺時頭位適當抬高2-3天。


目前,普定縣人民醫院神經內科能開展平衡試驗、平衡訓練、甩頭試驗等項目,並配有視頻眩暈診斷儀,能進行專科診治及手法復位治療。


視頻眩暈診斷儀是診斷眩暈症最關鍵檢查儀器,通過高速攝像儀攝取眼動的視頻影像,明確眩暈發病的損傷部位、角度、側別、並進行定位、定診、量化分析,更準確進行診斷及治療。主要用於頭暈、眩暈患者的檢查及判定前庭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視覺系統的功能,還可以體檢、特殊人員的選撥和健康鑑定等。

檢查地點:普定縣人民醫院門診醫技樓三樓神經內科檢查室

檢查時間:週一至週五9:30-12:00. 14:30-17:30

聯繫方式:馬玲38737733、18985742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