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教育需得“量力所能至”

  

墨子:教育需得“量力所能至”

  墨子的教育法中提到了“量力所能至”的自然原理。

  他要讓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按照學生自身的自然發展規律安排課程程序,根據學生個人的水平安排課程深度,使學生追求“淺”和“深”,又要“淺”到深,深到特殊。

  這是墨子的教學過程由淺入深的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根據這個原則,他提出的“量力所能至”原則是我們教育思想的初創。

  認為墨子教學應該是“學生能力發揮”的學習過程,提出了“量力所能至”的原理,這個要求主要包含兩個意義。

  另一方面,從學生的有限能量的角度來看,人們不能同時進行多方面的學習,所以要“量力”。另一方面,老師要從學生的知識水平有優劣的角度,對學生的知識結構進行“量其力而教之”的教育。

  陽曆教學的方法是墨子在掌握了教學的客觀規律後提出的正確方法。

  墨子非常強調學習,他說:

  “士雖有學而行為本。”

  他相信學習的目的在於實踐,學習的知識只有付諸實踐,才能被視為真正的掌握,知識的價值才能體現出來。

  提出墨子評估者的標準時,他說:

  “合其志功而觀焉。”

  這裡,“志”是指動機,“功”是指結果,一個人的行為是好是壞的判斷必須將行動動機的“志”和行動效果的“功”結合起來。學習中也是如此。“學”能“致用”才算成功。

  墨子也重視實踐,相信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反映學習的意義。墨子的實踐觀非常廣泛,除了道德和社會政治方面外,還包括生產、軍事、科學技術等。

  注重學習的實踐有很多原因。墨家認為“熱愛世界的‘順便’應該有實際的生存能力和堅定的意志。

  在嚴酷的社會環境下,人懶惰的話,就會有“賴其力者不生”的命運。而“志不強者智不達”,沒有在艱苦實踐中磨鍊出來的頑強意志,兼愛天下的社會理想將失去實行的動力。因此,墨子在教育學生時非常強調學習的重要性。

  強學強教、專攻一科、量力而行、學以致用的教學方法,成為墨家獨特而有效的教育方法。通過這樣的教育,墨子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人才,為實現兼愛天下的社會理想而奮鬥,身體力行的實踐著“非攻”的政治主張。

  墨子的教育方式不僅在古代教育史上有其獨特的價值,現在也為我們的教育思想提供了多種參考,值得以後繼續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