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讓十大機構一夜損失100多億,金主還敢再投資蔚來拼多多嗎?

瑞幸咖啡給中概股敲響了警鐘,雖然此前警鐘已長鳴無數次了吧。



4月2日晚,美股上市的瑞幸咖啡發佈公告承認數據造假,股價開盤暴跌81.6%,盤中數度熔斷暫停交易,最終每股收於6.4美元,跌幅達到75.57%。


瑞幸讓十大機構一夜損失100多億,金主還敢再投資蔚來拼多多嗎?


瑞幸事件的影響迅速擴散,美股上百隻中概股飄綠,蔚來汽車跌3.4%,拼多多跌3.5%,唯品會跌2.23%。瑞幸咖啡背後大股東陸正耀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神州租車,今日在港股開盤後即暴跌70%,一度停牌。


瑞幸爆雷後,其他中概股的處境變得十分尷尬,尤其是蔚來汽車,兩家公司都以鉅額虧損著稱,都號稱割資本注意韭菜補貼中國用戶。這次瑞幸中槍了,蔚來和其他中概股的前景又如何呢?


01


資本主義韭菜收割機這次栽了


關於瑞幸咖啡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估計現在許多人手機裡還有一堆他家的打折券沒花完。


簡言之就是中國創業公司看到了中國咖啡市場缺少本土品牌的商機,要打造中國星巴克,並且把這個故事講給了美國人聽。


於是成功在美國上市,拿著資本主義的投資來補貼中國消費者,讓我們喝到物美價廉的咖啡奶茶。


瑞幸讓十大機構一夜損失100多億,金主還敢再投資蔚來拼多多嗎?


雖然瑞幸的商業模式在國內飽受質疑,可是外資機構卻十分看好,大摩說它產品好價格實惠,2018年到2021年銷售額能漲30倍,瑞信說它APP牛逼,股價能漲到24美元,總之就是各種誇。


瑞幸讓十大機構一夜損失100多億,金主還敢再投資蔚來拼多多嗎?


但是嗅覺靈敏的大空頭們從中感受到了商機,認為瑞幸咖啡的業績肯定有貓膩,於是2月初著名的中概股狙擊手渾水公司發佈了一份89頁的做空報告,揭露了瑞幸咖啡數據造假問題,導致瑞幸股價下跌20%。


瑞幸讓十大機構一夜損失100多億,金主還敢再投資蔚來拼多多嗎?


不過緊接著瑞幸矢口否認,一堆投資機構也站出來力挺,瑞幸股價又漲回去了。


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就被打了臉,瑞幸公開指認COO數據造假,而22億元的造假規模,快趕上去年瑞幸前三季度29.29億元的收入總和了,這個假造得也忒離譜了點。


現在等待瑞幸的,將是嚴厲的法律制裁,以及鉅額索賠,甚至破產。


根據美國法律,提供不實財務報告和故意進行證券欺詐,將面臨10-25年監禁,個人和公司最高罰金500萬-2500萬美元。


投資者們也有可能發起集體訴訟,而索賠額一般按照事發前股票最高價與事發後最低價的價差乘以股本計算,放在瑞幸這裡,索賠額可能高達112億美元。


其實類似中概股事件這些年沒少發生,就拿這次出手的渾水來說,2010年成立之初就是通過公開指出綠諾科技數據造假而一戰成名。


瑞幸讓十大機構一夜損失100多億,金主還敢再投資蔚來拼多多嗎?


最終綠諾科技一個月內摘牌退市。後來渾水又抓住了輝山乳業數據造假的把柄,讓這家公司半小時市值蒸發300億,最終退市、破產、被光明接盤,一氣呵成。


空頭們之所以特別喜歡盯著中概股,說出來慚愧,中國這些上市公司在造假問題上總是翻車,也難怪總被人盯。


2011年中概股就在美國股市上演過集體大翻盤,一系列財務造假醜聞讓中概股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最終28家中概股退市。


瑞幸讓十大機構一夜損失100多億,金主還敢再投資蔚來拼多多嗎?


沒想到9年過去了,依然有人想鋌而走險,本想收割資本主義韭菜,卻反被鐮刀傷了手。


02


同為中概股,蔚來會否被波及?

蔚來和瑞幸前後腳在美國上市,都處在鉅虧狀態,蔚來一度賣一輛車虧兩輛,瑞幸則是賣一杯咖啡虧兩杯。


不過人家都是拿著資本主義的錢來為中國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和服務,國內用戶對此都喜聞樂見。


瑞幸讓十大機構一夜損失100多億,金主還敢再投資蔚來拼多多嗎?


兩家公司也沒少在美股收割韭菜,去年瑞幸在納斯達克上市,募集到了6.95億美元;而蔚來2018年紐交所上市時一共募集到了10億美元。

去年年底,當時第三大股東高瓴資本去年底清倉了所有蔚來股票,據蔚來內部高管透露“至少賺了10億元”。

當然,蔚來最近的一次疑似“割韭菜”行為,還是在3月5日,蔚來在其投資者關係網站公告稱完成2.35億美元的可轉債融資項目。

2020年以來,蔚來通過引入其他資本進行可轉債融資的頻率越來越高:2月6日,蔚來汽車完成1億美元的可轉債融資;2月14日,蔚來汽車再次宣佈獲得1億元可轉換債券。今年蔚來已經完成3筆可轉債融資,累計金額4.35億美元,且投資方均為單純的財務投資人。


一位投資人對《每日汽車觀察》表示,蔚來新CFO到任後,大量發行打折的可轉債,也有割二級市場韭菜的邏輯在裡面。

它們忙著收韭菜,自然也會被空頭盯上“反收割”。空頭們一般盯上一家上市公司,都是有套路的,初創企業的財務報表都不會太好看,虧損很正常,但是如果一家公司頻繁更換首席財務官或其他高管,以及有可疑的股東及管理層股票交易行為,那麼就會被盯上。


比如,特斯拉的管理團隊三天兩頭大換血,比如瑞幸的管理層之前通過股票質押兌現了49%的股票,這些在空頭看來都是不正常的。


如果套到蔚來身上,可能不穩定的高管團隊就是其中一個點,尤其是之前連首席財務官都走人了。


瑞幸讓十大機構一夜損失100多億,金主還敢再投資蔚來拼多多嗎?


當然投資人們還是要看證據的,證據就來自於財報上的數字。去年蔚來就在美國遭遇了三家律師事務所的集體訴訟,理由是財報涉嫌虛假和誤導性陳述。


比如2018年12月蔚來高管在電話會議上向投資者保證,ES8和ES6需求強勁,中國補貼下滑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但是2019年3月發佈的財報則顯示兩款車銷量大幅下跌,且補貼退坡還將影響接下來的交付量,同時宣佈上海建廠計劃終止。


這些陳述方面的前後不一致,都能被拿出來起訴,足以看出想在美國割韭菜有多難,更不要提數據造假這種行為了。


如今瑞幸爆雷了,肯定也會波及到蔚來等企業,理由有三。


首先瑞幸咖啡的造假性質特別惡劣,50多億的總營收裡22個億是假的,可以說讓中概股的聲譽一落千丈,再加上幾年前那些造假醜聞還擺在那裡,今後如何讓國外資本市場相信中概股?


其次,現在本來就是錢荒,沒盈利的初創企業們最需要的就是錢,蔚來們都在拼命融資,這個時候爆出這樣的醜聞,投資者們肯定重新審視一下對這些中國鉅虧初創企業的投入力度了。


瑞幸讓十大機構一夜損失100多億,金主還敢再投資蔚來拼多多嗎?


瑞幸的前15大機構股東里,不乏美銀、瑞銀這些大行,而這些機構這次損失慘重,按照Top10機構持股比例41.44%計算,一夜之間瑞幸股價從26.2美元跌至6.4美元,這前十大機構股東一天就損失20.5億美元。


吃一塹長一智,接下來想從他們手裡要投資肯定更難了。沒有了大機構的投資,蔚來們的燒錢速度又不會減慢,這就成了無米之炊,再加上疫情的當口,汽車行業受影響最大,無異於雪上加霜。


最後送上財經評論家馬紅漫的一席話,給中概股們提個醒:在美國市場,只要企業能夠保持用戶數量增長,即使不盈利,市場也願意給出比較高的估值,但前提是業績增長或流量的數據必須是真實的。


一旦數據造假,企業的商業邏輯、商業故事,都會陷入到虛假環境中,這套估值體系就徹底崩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