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小鎮復工記②丨眼鏡小鎮:看衡陽產業新“鏡”界

產業小鎮復工記②丨眼鏡小鎮:看衡陽產業新“鏡”界

衡陽“眼鏡小鎮”的各眼鏡生產企業正全面抓緊生產。圖/唐蘭榮

紅網時刻記者 譚倩 衡陽報道

說到煙花,人們自然會想到湖南瀏陽。在不久的將來,說到眼鏡,人們可能會首先想到湖南衡陽。

在衡陽市珠暉區東陽渡街道,一座佔地6000餘畝的“眼鏡小鎮”正在崛起。今年1月22日,總投資300億元的弘湘雙創智造基地暨衡陽(國際)眼鏡小鎮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被列為2020年省重點項目,計劃建設標準廠房逾30萬平方米,能夠滿足300家眼鏡企業入駐需求,安置就業上萬人。項目建成後,將成為湖南乃至中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眼鏡特色小鎮和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示範新區,為振興衡陽工業實體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陰雨綿綿,衡陽“眼鏡小鎮”內廠房裡的機器轟鳴聲卻不斷,廠房裡的各眼鏡生產企業正全面抓緊生產。

“疫情防控期間,在防疫措施到位的前提下,從大年初九開始,衡陽眼鏡小鎮示範園內的企業已全面復工復產。”珠暉區東陽渡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譚超鵬介紹,受疫情影響,當前企業用工難和融資難成為最大問題。為此,街道辦通過廣泛發佈用工信息,吸引周邊技術工人前來報名務工,目前園內企業用工人員已飽和,企業生產用工得到了有效保障。

針對融資難問題,珠暉區通過與銀行對接,讓銀企間展開有效合作。“這幾天已有銀行下沉企業進行深入洽談,一些外地企業家也已紛紛就企業入駐衡陽眼鏡小鎮的事項與我們洽談。”譚超鵬向記者述說著最新進展,當前,以眼鏡小鎮為基礎的雙創園建設目前也在全力推進。

用工難、融資難問題解決了,然而還有一層讓企業擔憂。

首家入駐眼鏡小鎮、從深圳橫崗遷來的華勝眼鏡公司生產的眼鏡主要出口歐美、日韓等疫情嚴重的國家,外貿通道短時間內無法通暢,這讓企業不得不思索著多元化發展的轉型之路。

眾所周知,許多眼鏡企業都採取OEM生產模式,即為“大品牌”代工。這種生產模式下,“大品牌”公司擁有產業絕對話語權。

“3月份我們擴招人員後,產能還比去年增加了。受全球疫情影響,下一步,我們想在自主品牌研發上下功夫。” 華勝眼鏡公司總經理貝學平介紹,憑藉多年為“大品牌”代工的經驗,華勝眼鏡公司的生產工藝和水平已經具備,但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風浪,彼時他們還沒有十足把握打造自主品牌。如今,在大環境影響下,華勝眼鏡公司帶著“自主品牌夢”加速尋求多元化轉型發展之路正當其時。

打造品牌、發展品牌,不能侷限於“生產-銷售”單一的業態。此前,衡陽市提出“一點一帶一片”的長遠規劃,為眼鏡小鎮描繪發展藍圖:即打造好一個高端眼鏡產業雙創示範點,培育東陽渡高端眼鏡商貿生活帶,最終帶動周邊形成一個集總部基地、研發生產、展覽銷售、體驗消費、工業旅遊等於一體的高端眼鏡產業片。

為了能更好地推動特色小鎮的建設,衡陽制定了針對回遷眼鏡企業的“十條政策”,從鼓勵創新、留住人才、擦亮品牌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定製化、全方位的服務。如提供3年免租、2年減半的工業廠房;配建員工食堂和宿舍,便利企業生產生活;向突出貢獻企業發放獎補資金,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衡陽眼鏡小鎮 “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已完成,第二步即2020年引進100家眼鏡產業鏈企業正在進行中,預計到2021年,小鎮將引進200家眼鏡產業鏈企業,形成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衡陽“眼鏡小鎮”將以此建成國家級特色小鎮,打造一張國家級眼鏡品牌,推出一批上市企業,培育一張新的城市名片,真正做到“眼觀天下,‘鏡’在衡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