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首次參加俄“東方-2018”演習

中國軍隊首次參加俄“東方-2018”演習

中國軍隊首次參加俄“東方-2018”演習

約30萬本國及鄰國軍人、3.6萬輛(門)主戰裝備、1000架各型飛行器以及80艘各型艦艇,9月11日全面打響的俄羅斯“東方-2018”戰略演習用如此大的體量震撼了世界。更重要的是,作為鞏固發展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重要內容,中國軍隊首次參演,正如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強調的,這有助於深化兩軍務實友好合作,進一步增強兩軍共同應對各種安全威脅的能力,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全。吳謙還表示,“演習不針對第三方,和地區局勢無關”。

俄國防部長紹伊古透露,作為俄獨立後舉行的最大規模演習,演習地幅從外貝加爾邊疆區延伸到堪察加半島,東西長達4000公里的地域內安排了五個地面訓練場、四個航空兵對抗空域和四個海上作戰演習區,跨越好幾個時區,組織協調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外軍參演方面,中國出動約3200名軍人,大體相當於合成旅規模,投入各型主戰裝備和車輛1000輛(套),外加30多架飛機和直升機,而蒙古出動一個機械化步兵營。中方兵力主要經鐵路輸送,由於俄鐵路軌距為1520毫米,無法直接兼容軌距為1435毫米的中國鐵路車輛。一般來說,普通客運和貨運列車通過抬升車體,更換車廂轉向架來解決軌距問題。根據公開照片,我陸軍重裝備是通過俄鐵路平車運輸,這意味著陸軍梯隊不是按民用列車在口岸更換轉向架的方式進行國際聯運,而是直接在口岸換乘,即首先從中國鐵路列車上開下,又重新開上俄方提供的列車。

據新華社報道,中俄兩軍戰略指揮機構共同組建導演部,這是中國軍隊經過革命性改革重塑後首次以軍委聯合參謀部為主、抽組軍委機關相關部門精幹人員編成中方導演部赴境外組織聯合戰役行動演練,也是中國軍隊歷史上派兵出境參演規模最大的一次。與歷次“和平使命”演習相比,這次戰略演習層級更高、規模更大、要素更全、聯合性更強,標誌著中俄雙方政治戰略互信和軍事合作水平達到了歷史新高。

“東方-2018”戰略演習五大看點

中国军队首次参加俄“东方-2018”演习

俄軍非常注重貼近實戰展開訓練,要求所有演習都必須在“最大限度接近實戰條件的環境下”進行。“東方-2018”戰略演習作為高級指揮機關對各軍兵種戰鬥訓練活動的集中檢驗,就是要檢驗實戰條件下軍隊的野戰素養以及空中、海上作戰技能。此次演習的主靶場位於東部軍區的跨軍兵種靶場楚戈爾,主要用於開展空地聯合訓練。儘管俄軍每年都要在這裡舉行數十場不同規模的演習,現場卻沒有一幢固定建築物,所有參演官兵均在野戰帳篷內宿營,所有保障完全在野戰條件下進行。在實兵演練的準備階段,俄軍參演的主戰裝備就多次組織了密集的實彈射擊。此外,參加此次演習的俄軍官兵不少都有參戰經歷,他們將從戰場上獲得的經驗帶到演習場。

種類、數量眾多的武器裝備密集出動,是此次演習的一個鮮明特點,也是外界關注的一個焦點。我們在演練現場看到,圖-95MC和圖-22戰略轟炸機呼嘯而過,將重達數百公斤的炸彈投向遠處的靶標,準確擊中目標。蘇-24M、蘇-27、蘇-30CM、蘇-34、蘇-35等戰機也紛紛出動。參演的直升機中,既有米-8、米-24和米-26等,還有外號“短吻鱷”的卡-52武裝直升機。伊爾-76運輸機、A-50預警機及多型無人機也參加了演練。此外,俄軍T72B3坦克、TOS噴火坦克、2S19自行榴彈炮、“旋風”火箭炮、道爾M2U和山毛櫸M2防空導彈、伊斯坎德爾導彈都會在演習中大顯身手。

自8月20日中俄兩國國防部宣佈將在“東方-2018”框架下共同組織聯合行動演練開始,中國軍隊參演就引發廣泛關注,各國媒體紛紛猜測此舉的背景與意圖。實際上,同以往兩軍在多邊和雙邊框架下的歷次演練活動一樣,此次演習依然不針對任何第三方,而是基於鞏固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和拓展兩軍合作深度廣度的需要所開創的一種演習新模式。這種合作形式,較之以往的聯合反恐演習,可以使兩軍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和交流。對於我軍來說,既是對聯合作戰指揮體制的一次檢驗,也是一次學習借鑑的機會。中方參演部隊官兵士氣高昂,以良好的戰鬥作風、戰鬥素養贏得俄軍的好評。

軍事合作凸顯中俄關系親密

中国军队首次参加俄“东方-2018”演习

當前,中俄軍事關係不斷髮展,這是兩國政治和經濟關係深化的自然結果。正如俄新社指出的,中俄兩國戰略伙伴關係越來越落實到實際行動中。

分析指出,中方在演習中扮演的角色也至關重要:根據中俄雙方達成的共識,中俄兩軍戰略指揮機構共同組建導演部,聯合戰役指揮機構分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俄聯邦武裝力量東部軍區派出。解放軍將從戰略背景想定與導調,戰役指揮和實兵演練三個層面深入參與俄軍戰略演習。

“東方—2018”軍演中的軍事合作讓世界看到了中俄兩國的友誼在升溫。美國《新聞週刊》網站引用分析人士的話稱,這場軍演與其說彰顯了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不如說彰顯了俄羅斯與中國日益緊密的關係。

美國《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網站報道都指出,目前中俄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軍隊改革和實現軍事現代化。中俄之間軍事互信的深化為中國提供寶貴的資源:中國可以接觸到俄羅斯的軍事科技,還可以直接學習俄羅斯在敘利亞和烏克蘭的實戰經驗。

不過,正如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所說,此次演習旨在鞏固發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深化兩軍務實友好合作,進一步增強兩軍共同應對各種安全威脅的能力,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全。演習不針對第三方,和地區局勢無關。

“中國速度”展示在國際舞臺

中国军队首次参加俄“东方-2018”演习

“中國飛行員的戰術素養和戰鬥作風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為與這樣的軍人並肩戰鬥感到榮幸。”俄羅斯上校亞歷山大·烏里揚洛夫這樣評價參演的中國空軍。

烏里揚洛夫告訴記者,在此前的“航空飛鏢”比賽活動中,他曾多次與中國空軍接觸。此次“東方-2018”戰略演習,他擔負俄方與中方空軍參演部隊的對接任務,他認為“中國軍人是一個值得欽佩的群體”。

夜幕下,某旅正在為遠程投送做最後的檢查準備。列車平板上,固定好的各式車輛裝載誤差嚴格控制在2釐米以內;列車平板下,遠程投送調度員、合成一營首席參謀劉向左手捧著秒錶和一沓數據記錄本,右手拿著鉛筆不停記錄車輛裝載用時、核對車輛型號、檢查物資……

中国军队首次参加俄“东方-2018”演习

精益求精才能萬無一失。俄羅斯遠東鐵路幹線上,第78集團軍參演人裝晝夜兼程千餘公里,於8月30日零點30分全部“零故障”抵達楚戈爾訓練場。鐵運梯隊在俄羅斯後貝加爾斯克車站卸載後,連夜向預定地域進發。

楚戈爾訓練場內土路多、坡度大,捲起的煙塵一度讓後續車輛無法看清周圍情況,裝備維修處助理員王利軍說:“這不僅對車輛裝備是個考驗,對已經連續駕駛7個小時的駕駛員更是考驗。”

俄軍哨兵伊萬記憶猶新:赤塔時間8月21日凌晨3點半,天剛矇矇亮,他發現對面不遠處的草原上多出幾頂中國帳篷。更讓他沒想到的是,3天后,住在這幾頂帳篷裡的中國軍人,竟然構設出佔地15000平方米的野戰工事。

伊萬也許並不清楚,為了給後期到達的指揮機構爭取時間,這些中國軍人用3天時間,完成了平常需要半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這期間,他們平均每天只睡3個小時。

中国军队首次参加俄“东方-2018”演习

後來,在中俄兩軍指揮機構的例行磋商中,俄方人員多次對這種“中國標準”“中國速度”表示欽佩。

9月3日,中俄實兵合練。飛馳的戰車上,中方乘員精準協同,炮彈出膛,目標霎時開花,某合成旅所有參演坦克射擊命中率均達到90%以上,俄軍軍官頻頻豎起大拇指。

談及此事,中方導演部一位指揮員感慨地說:“在外軍官兵的眼裡,在國際大舞臺上,我們怎樣,中國和中國軍隊就是怎樣!”

近年來中俄軍隊共同參加的主要軍事演習

中国军队首次参加俄“东方-2018”演习

■2005年8月18日至25日,“和平使命-2005”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託克和中國山東半島及附近海域舉行,中俄雙方派出陸、海、空軍和空降兵、海軍陸戰隊近萬人參演。

■2007年8月9日至17日,“和平使命-2007”在中國烏魯木齊和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舉行,哈薩克斯坦、中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等國參演總兵力約4000人,其中中方約1600人,俄方約2000人。

■2009年7月22日至26日,“和平使命-2009”在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和中國洮南合同戰術訓練基地舉行,中俄雙方各派出約1300人參演。

■2012年4月22日至27日,“海上聯合-2012”在中國青島附近海域舉行,中俄共派出各型艦艇25艘、飛機13架、直升機9架和特戰分隊參演。

■2013年7月5日至12日,“海上聯合-2013”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舉行,中俄共派出各型水面艦艇18艘、潛艇1艘、固定翼飛機3架、艦載直升機5架和特戰分隊參演。

■2013年7月27日至8月15日,“和平使命-2013”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切巴爾庫爾訓練基地舉行,中方派出646人、俄方派出約600人參演。

■2014年5月20日至26日,“海上聯合-2014”在中國長江口以東的東海北部海空域舉行,中俄海軍共派出各型水面艦艇14艘、潛艇2艘、固定翼飛機9架,以及艦載直升機、特戰分隊等參演。

■2014年8月24日至29日,“和平使命-2014”在中國朱日和訓練基地舉行,中俄派出近萬人參演。

■2015年5月中旬和8月下旬,“海上聯合-2015”第一、二階段演習在地中海海域和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海域舉行,中俄海軍派出各型水面艦艇、艦載直升機、特戰分隊、兩棲裝備參演。

■2016年9月12日至19日,“海上聯合-2016”在廣東湛江以東海空域舉行,中方派出8艘水面艦艇、19架飛機和部分兩棲裝備、陸戰隊員,俄方派出5艘艦艇參演。

■2016年9月15日至21日,“和平使命-2016”在吉爾吉斯斯坦舉行,哈薩克斯坦、中國、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和塔吉克斯坦分別派出陸軍、空軍力量參演,參演總兵力約1100人。

■2017年7月21日至28日,“海上聯合-2017”在波羅的海東南部海域舉行,中俄派出水面艦艇、飛機以及陸戰隊員參演。

■2018年8月24日至29日,“和平使命-2018”在俄羅斯切巴爾庫爾訓練基地舉行,中國、俄羅斯等上合組織成員國共派出3000餘人參演,動用各型武器裝備500餘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