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平鄂:面對敵人的威脅,斬釘截鐵地說:“為了抗日,我視死如歸!”

胡平鄂,1914年出生於河北省鉅鹿縣后辛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從小泡在苦水裡。全家租種了地主幾畝鹽鹼地,整年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作,收穫的糧食除交租交稅所剩無幾,一家人過著衣不遮體、食不裹腹的苦難生活。稍長,胡平鄂便背井離鄉到北平門頭溝煤礦當了窯工,當時,人們管這些窯工叫“窯花子”。門頭溝煤礦名曰中英合辦,但實權完全操在英國資本家手中。外國資本家掠奪性的開採,工頭不擇手段地敲詐、勒索,使窯工們累死累活,仍然是吃不飽、穿不暖。資本家和工頭不顧窯工死活,窯工的工作條件極差,地下瓦斯不斷爆炸,經常有窯工葬身於地下。為了爭取窯工的生存條件,門頭溝中共地下黨組織領導窯工不斷舉行罷工鬥爭。胡平鄂也多次與窮兄弟們一起參加罷工鬥爭。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共門頭溝礦區支部迅速組織起一支抗日遊擊隊。八路軍也很快派人到達平西,宣傳抗日,擴大抗日武裝。這時,不少窯工跑出來參加了游擊隊、八路軍。胡平鄂和幾個窯工兄弟團結一心,痛打了賊工頭,然後逃出了礦井,回到家鄉即參加了抗日工作,任鉅鹿縣抗日交通站站長,並於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胡平鄂根據當時的形勢,為了適應抗日工作的需要,化名陳東科。他一面宣傳發動群眾,一面按照上級的要求,經常夜間帶領民兵和群眾割敵人電線、平封鎖溝、破壞敵人公路運輸線,使縣內敵人的通訊、交通經常陷於癱瘓狀態,有力地支援了八路軍和游擊隊的對日作戰。

胡平鄂在日軍連續“掃蕩”、不斷“清剿”的殘酷鬥爭形勢下,從事十分危險的交通工作。但為了早日打敗侵略者,為了同志們的安全,凡是接到重要文件或路途較遠的傳送任務,他總是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去送。一次,他外出傳送重要文件,途經小留莊的時候,突然遇上敵人“掃蕩”。在地裡收莊稼的群眾趕忙幫他把文件埋藏好,隨即遞來一把鐮刀,讓他和大夥一塊幹起活來。抗日群眾掩護了他的身份,也保護了文件的安全。在他從事交通站工作的幾年中,帶領全站同志依靠廣大群眾的支持,多次出色地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1940年,日軍對冀南抗日根據地大搞所謂的“以鐵路為柱,公路為鏈,碉堡為鎖”的封鎖與分割相結合的“囚籠”政策。國民黨頑固派石友三勾結日軍,狼狽為奸,不斷襲擊八路軍,殺害抗日干部。在這種嚴峻形勢下,臺頭據點偽軍中隊長謝學彥帶領日偽軍在第四區各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為了加強領導,發動群眾,打擊敵人,胡平鄂調任第四區區長。他根據區黨委和行署的統一部署,大力宣傳黨的統一戰線政策,加緊組織各村自衛隊,搞好示範。他經常帶領民兵配合正規部隊作戰。動員青抗先到處張貼標語,親自到炮樓外向敵人喊話,宣傳黨的政策,從政治上瓦解敵人。他時刻注意密切聯繫群眾、關心群眾生活,白天經常和群眾一起勞動,晚上積極開展各項群眾活動。在他的領導下,第四區群眾的抗日熱情大大提高,沉重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使全區的抗日局面有了很大的好轉。

1943年8月8日,胡平鄂去官亭佈置工作,正在開會時,村裡忽然響起了槍聲,這是由於漢奸告密,敵人包圍了村子。當胡平鄂發現時,轉移已經來不及了。於是,他站起來果斷地對大家說:“我把敵人引走,你們準備突圍。”為了保證同志們安全脫險,胡平鄂和敵人交上了火,後不幸被捕。敵人想從這位共產黨員口中得到中共黨組織的情況,對他軟硬兼施,首先由臺頭據點偽軍頭子謝學彥擺酒設宴,封官許願,企圖收買胡平鄂,引誘他變節。但敵人得到的卻只有痛罵和斥責。敵人的陰謀敗露以後,就變換了花招。鉅鹿縣偽警備大隊長張伯奎親自指揮對胡平鄂實行嚴刑拷打,動用了多種刑具。敵人反覆使用涼水、辣椒水灌,用燒紅了的烙鐵燙,用燒沸了的油澆等殘忍手段,把胡平鄂折磨得死去活來,但始終沒能得到想知道的任何情況。

敵人無計可施,便把胡平鄂綁赴刑場。張伯奎用死來威脅他,胡平鄂堅定地說:“死有什麼可怕?共產黨人是殺不絕的!”窮兇極惡的張伯奎命人搬來了血淋淋的鍘刀,胡平鄂面不改色心不跳,把刑場作為與敵人最後鬥爭的戰場,高呼抗日口號。張伯奎氣急敗壞地吼叫:“你就是鋼鐵鑄成的,我也叫你骨碎筋斷!”

胡平鄂斬釘截鐵地回答:“為了抗日,我視死如歸!”兇殘的敵人終於下了毒手,劊子手們把胡平鄂推到鍘刀下,將他鍘為三節。胡平鄂壯烈犧牲時,年僅29歲。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