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妻多夫”的巴里印第安人

前言

人類的配偶制可分為“單配偶制”和“多配偶制”,其中“單配偶制”也就是我們現在多見的“一夫一妻制”,而“多配偶制”又可分為“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

其中,對於“一夫多妻制”我們比較熟悉。比如中國古代,一個男子可以和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女人進行結婚和生育,這多見於大戶人家。

“一妻多夫”的巴里印第安人

中國古代的一夫多妻

現代社會中,“一夫多妻制”多見於伊斯蘭國家和非洲大陸國家。比如中亞的伊朗、伊拉克,這些伊斯蘭國家允許一個男人至多擁有四位妻子。早期的伊斯蘭教實行一夫多妻是為了建立穩定的個人家庭、保護無家可歸的孤兒和婦女,從而有利於維護社會的安定,並非是無限制的去支持一夫多妻制。

“一妻多夫”的巴里印第安人

伊斯蘭國家的一夫多妻

生活在非洲大陸的南非祖魯人也有一夫多妻的傳統,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南非前總統祖馬前後娶了7位妻子。當然,能擁有多位妻子的祖魯人也必定有一定的地位和經濟實力。

“一妻多夫”的巴里印第安人

祖馬和他的妻子們


實行一妻多夫制的巴里印第安人

在父權制的社會中,一妻多夫制常常藏在暗處,相較於“常見”的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往往不為我們所知。其實,在現代社會中也存在著這種難以令人想象的婚姻制度。一妻多夫制的主要形有兄弟共妻和朋友共妻。其中,兄弟共妻主要存在於我國的西藏以及周邊的尼泊爾地區,而朋友共妻主要存在於印度南部以及一些西亞地區。不同於上述地區,位於南美的巴里人也有著“一妻多夫”的傳統。

“一妻多夫”的巴里印第安人

巴里印第安人

巴里印第安人生活在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交界處,這個印第安土著部落有種奇異的風俗:部落裡的孩子不止有一個父親。當然,這裡的“父親”並不是指生理學上的父親,因為這裡的人們認為:女人生下的孩子不是某一個男人的而是好幾個男人的。

對於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來說,巴里人的這種說法顯得尤為弔詭。因為以現代科學來看,我們都知道一個卵子只會和一個精子結合,即當一個精子的頭部接觸到卵子時,精子頭部的頂體馬上破裂並釋放出酶來打通進入細胞核的通道,同時卵子所有開放的通道全部關閉。

但是,巴里人認為婦女的卵子和多個精子結合後才能生出孩子,或者是胎兒形成後需要多個男子的精液滋養胎兒才能生下孩子。如果你想當一個好媽媽就應該和好幾個不同的男人做愛,並且找那些最強壯、最體貼、最能說會道的男人,好讓自己的孩子能夠擁有這些品質。因此,懷孕女性的丈夫以及其他性伴侶對於胎兒的成長都有所貢獻。如此產下的嬰兒不是單一生父的後代,而是屬於好幾個“生父”共有。

“一妻多夫”的巴里印第安人

巴里印第安人

為何巴里人會有這種婚姻制度?主要原因還是生產力水平的低下。在幼兒死亡率高的社會里,多重父親的制度具有明顯可觀的效益。因為單一父親很難充分滿足家庭所需,而如果幾個男人同時都覺得自己有責任,即可提高幼兒的存活機會。在巴里印第安人社會里的女性,可以說是藉助和多名男性交合來換得撫養孩子的幫助。其本質是女性盡力尋求更多的保護而男性則是被性關係引誘。


結尾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以及生產力的提高,多偶制婚姻在道德、經濟、社會和法律上都會遇到困難,在不久的將來這種婚姻制度可能會逐漸消亡。


最後,歡迎大家的點贊、留言、收藏和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