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也會死嗎?”女兒好奇提問,媽媽的話讓女兒受益一生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全面教育,但對於“死亡”這個詞語的含義,卻不願向孩子提起。

大多數人都很忌諱提到“死”這個字,所以每當孩子問我們這件事,家長都會選擇編故事

“他只是睡著了,會睡很長時間”

“人死後會變成花朵、雨水、星星”

或者乾脆拒絕回答孩子的提問,但是人的生老病死是常態,我們該怎樣去跟孩子解釋呢?

“媽媽你也會死嗎?”女兒好奇提問,媽媽的話讓女兒受益一生

女兒突然提問:媽媽你也會死嗎?

清明節快到了,身邊的人也開始想著祭祀家中過世的親人,這天小娜在跟老公商量著今年該怎樣祭祀,就提到了去世的外婆。

過了一會女兒哭著跑過來,抱著媽媽問:媽媽人死了是不是就永遠看不到他了,媽媽你也會死嗎?

媽媽突然被女兒的問題難住了,但她想了想,女兒現在已經長大了,應該懂得“死亡”的含義。

“媽媽你也會死嗎?”女兒好奇提問,媽媽的話讓女兒受益一生

於是媽媽抱著女兒說,這個世界上每天有寶寶出生,每天也都有人失去生命。所以生命很寶貴,我們要好好好珍惜。

寶貝別擔心,現在還很年輕,可以陪伴你很多很多年,所以我們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要開開心心的。

女兒雖然還是很難過,但她懂得了“死亡”這件事的意義。

“媽媽你也會死嗎?”女兒好奇提問,媽媽的話讓女兒受益一生

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意義有哪些?

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不是拿死亡這件事請嚇唬他,而是讓孩子能夠體會到生命的真正含義。

1)“死亡教育”讓孩子更加珍惜生命

在我們身邊每年都有數十萬個年輕的生命消逝,有些小孩子模仿遊戲和動畫片裡的危險行為,發生意外。

還有一些青春期的孩子,僅僅因為小的困難和挫折,或者是跟父母鬧矛盾而做出輕生的行為。這正是因為他們不瞭解死亡的意義,才會如此的輕視生命。

“媽媽你也會死嗎?”女兒好奇提問,媽媽的話讓女兒受益一生

我們可以通過“死亡教育”讓孩子知道生命有多寶貴,沒有任何人和事值得自己去付出生命,傷害自己的身體,讓孩子懂得珍惜生命。

2)“死亡教育”讓孩子正確的理解死亡的含義

孩子在大概4歲就對死亡這件事產生好奇心,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很容易對死亡產生不必要的恐慌或者是不重視這樣錯誤認知。

所以當孩子對死亡這件事提示疑問時,家長要告知他正確的含義。

“媽媽你也會死嗎?”女兒好奇提問,媽媽的話讓女兒受益一生

3)“死亡教育”讓孩子不漠視生命

在網上經常會看到有孩子虐待小貓小狗的行為,在他們的眼裡不在乎動物的生命,殊不知這是一種極其殘忍的行為。

所以家長要告訴孩子,不僅人是有生命的,動物也是有生命的,不能隨意去傷害小動物。

4)會讓孩子變得更勇敢

換句話說,這個世界上無關生死的事,全都是小事。孩子瞭解了生命的珍貴以後,他們會更加勇敢的去面對困難和挫折,不會輕易放棄生命。

“媽媽你也會死嗎?”女兒好奇提問,媽媽的話讓女兒受益一生

怎樣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4歲以前的孩子不需要跟他講太多關於死亡的話題,因為那個時候他們並不能理解。4歲以後,尤其是上了幼兒園,當孩子主動提問時我們就可以講了。

✔ 用身邊的事物作比喻

家長可以用身邊凋謝的花朵、魚缸裡犧牲掉的小魚、這樣很直觀的感受,讓孩瞭解生命逝去的可惜。

也可以藉助一些教育類的書籍或者是繪本,對孩子進行解答。

“媽媽你也會死嗎?”女兒好奇提問,媽媽的話讓女兒受益一生

✔ 仍要積極地面對生活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生命的逝去雖然讓人感到悲傷,但我們還是要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過得更加有意義。

✔ 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珍愛生命

生命既頑強又脆弱,所以家長可以通過死亡教育之後,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不去模仿危險的行為,不輕易相信陌生人,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糰子媽心裡話:

從生命的誕生到成長再到逝去,是大自然所有生命要經歷的事,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生命裡,做出無限的事情,讓生命更加有意義。

【今日話題】你的孩子問過這類問題嗎?你是怎樣回答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