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北大天才,精神分裂的愛情失敗者?留5封遺書,讓火車了結自己

15歲北大天才,精神分裂的愛情失敗者?留5封遺書,讓火車了結自己

“我不能放棄幸福,或相反,我以痛苦為生”。春暖花開的海岸可以是海子生命裡動人的幸福,苦難也可以是他賴以生存的最直接養分,作家的文字如果足夠動人,那就需要足夠深刻的感悟。

每個人都想去感悟快樂,但海子卻最終沉浸在痛苦裡,留下五封遺書,最終臥軌自殺,留下無數懸念讓後人去挖掘和猜測。

一 吟唱出一個時代的詩人

1964年出生在安徽省懷寧縣的海子,原名其實叫查海生。海子是個天才,不僅是因為他後來成為文學家才這樣說,海子其實從小到大都天賦異稟得像個傳奇,四歲時他就能去參加“毛澤東語錄背誦比賽”,考上北京大學法律系時,海子也才15歲。

15歲北大天才,精神分裂的愛情失敗者?留5封遺書,讓火車了結自己

海子在1981年結識了後來成為《十月》主編的駱一禾。第二年,海子開始拿起筆開始創作他的詩歌,直到1984年《亞洲銅》免試,海子真正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在世俗裡去渴望意境超絕的美好,敬畏著生命,也敬畏著死亡,詩人的浪漫,都在浸潤在了海子的身上。

海子的浪漫是矛盾的,但他的矛盾和他的浪漫一樣的迷人。海子的專業是法律,並且出生在了那樣一個樸實的年代,現實主義的烙印在海子的思想上印得很深。

但他又用極度的浪漫主義去描繪自己的情感,他歌頌英雄,譜寫史詩,將情感用最神聖的唱法去歌頌給這個世界。文學的創作,沒有現實主義,會立不住腳,缺少了浪漫主義會失去很多味道,海子倔強地將兩者揉進他的創作裡,給讀者最別緻的感悟。

八零年代對於是詩歌來說,是一個烙印深刻的年代,改革開放初期的激情與淳樸的人民碰撞出的是最浪漫的詞句。而海子,對於這個詩歌的黃金年代來說,又是一個最特別的角落,他代表著那個年代最浪漫的先鋒性

。他和他的詩歌是如此特別的存在,以至於在他死後,很多文學家都認為,中國詩歌的先鋒性也隨著他的離開而消失了。

15歲北大天才,精神分裂的愛情失敗者?留5封遺書,讓火車了結自己

二 “離奇”的五封遺書

海子對於任何事情都會有深刻的思考,對於自己的死,他也深深地去思考過,在他奔赴死亡之前,他留下了五封遺書。第一封,強調了常遠和孫舸兩個人要對他的突然死亡負刑事責任,

他斷言他一系列精神分裂的幻覺幻聽症狀都是他們兩人搞的鬼。第二封則是再次強調了他們兩人用“幻聽”的方式對他進行了語言威脅,將內心沉鬱的大部分原因也歸咎給了他們。

第三封是寫給爸爸、媽媽、弟弟的,這封信更是囑託家人要找常遠為他的死報仇,更加離譜的是,他還囑託家人在復仇之前要練好氣功。

第四封,海子選擇寫給駱一禾的,這時候駱一禾已經是《十月》的主編,除了再次重申常遠的“罪惡”,海子在自殺之前還不忘囑託老友幫他整理一下自己的詩稿,並且用稿費幫他還錢,從這個小細節可以看出海子本質上那種淳樸的可愛

15歲北大天才,精神分裂的愛情失敗者?留5封遺書,讓火車了結自己

第五封是投遞給校領導的,他向校方控訴了常遠和孫舸對他的精神折磨,囑咐校方無論如何也要追究他們對自己死亡的責任。

但從這些沒頭沒腦的遺書,幾乎就能夠斷定海子有嚴重的精神分裂了,但因為他的控訴態度太過於堅決,有關部門還是對海子提到的人進行了調查。其中被海子反覆控訴的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的常遠,更是因此專門遞交了書面材料。這份材料涉及的證人很多,每件事情都是有跡可循的,可信度是比較高的。

常遠在報告中提到,他和海子的交往從未產生過什麼矛盾,他們是可以聊的上話的朋友,他知道遺書上的內容是,完全是一種不可思議的態度, 因為實在是找不出原因,也沒有任何的預兆。

如果要說唯一的疑點的話,還是“氣功”,長遠最後一次見到海子時,海子剛從西藏回來,這之前海子已經十分喜愛氣功一類的東西了,這次去西藏也是為了“修煉”。專門講氣功提出來講,不僅是因為這有關自己與海子的最後一次見面,還有一個原因是,海子是常遠聽到的第三個可能因為“

氣功”而產生幻覺的事情了。

15歲北大天才,精神分裂的愛情失敗者?留5封遺書,讓火車了結自己

三 追尋不盡的“真相”

雖然一切證據都將海子自殺的真相指向為精神分裂,但對海子死因的追究從未停止過。詩人需要有追求才能創造出更好的作品,但那時候的海子在自己的領域已經站穩了金字塔尖,有人認為他正是成就太高,反而找不到進步的動力了,創作進入瓶頸,這種“江郎才盡”的痛苦情況將海子折磨出了精神分裂。

再浪漫的人,也無法擺脫生活種種折磨,關於海子的死,還有很多人猜測海子是否是因為生活無能。在愛情上,海子一直是一個失敗者,他留不住愛的人,自己對於愛情也是極度地潔癖,這幾乎決定了他永遠無法在愛情上找到人生的幸福。生活的確不止有情情愛愛,但就算是最基本的工作,對於海子來說都是折磨。

15歲北大天才,精神分裂的愛情失敗者?留5封遺書,讓火車了結自己

詩人的心都是曠野的鳥,他們需要自由,需要去找尋自己的天空,但是海子從19歲參加工作開始,做的都是一些穩定得死板的工作,海子想要辭職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他的父親堅決不允許他就這樣拋棄自己的鐵飯碗。海子父親的思維,完全是那個年代農民最淳樸的思維,淳樸到了迂腐的地步,以至於海子父親堅持認為海子辭職就是丟掉了讀書人的體面。

生活的每一記重擊,都狠狠地打在了海子的心頭,1989年3月26日,海子捧著《聖經》、《瓦爾登湖》、《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說選》四本書握在了鐵軌上,這一刻的海子,不 同於當時寫下遺書憤怒地去控訴他人的樣子,他只留下了九個字,“我的死與任何人無關”。

也許海子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突然跳出了生活長久以來帶給他的陰霾,又或許,他選擇了用自己最後的浪漫和純真,去與世界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