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自由並不是隨心所欲,只有真正厲害的人,才能“自由”

疫情期間,西方一直崇尚自由、民主。美國更是以世界的燈塔自稱。民眾對待戴口罩這種小事情都很難達成一致,民眾認為只要不違法犯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將此稱為自由。可是真正的自由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隨心所欲。

富蘭克林:自由並不是隨心所欲,只有真正厲害的人,才能“自由”

什麼是真正的自由?

在美國,富蘭克林提出的自由:“是擁有各種美德,並且已成為日常行為和習慣。擺脫了惡行的控制。有獨立判斷的能力,只做善行。”在我國,郝景芳提出:“行動自由不能保證真的自由。自由歸根結底是心裡的事。”

真正的自由,並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做善事,主宰自己的內心,擁有美好的品德。否則即使你看起來多麼自由,也只是行動自由,而不是真正的自由。

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由,真正的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富蘭克林:自由並不是隨心所欲,只有真正厲害的人,才能“自由”

什麼是虛假的自由?

自律使其真正自由,虛假的自由只會使其墮落。

在我國,張愛玲在諷刺那些追求虛假自由的人,曾說過:"自由的人到處磕頭禮拜求人家收下他的自由" ​​​在法國,羅蘭夫人是這麼評價虛假的自由,“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疫情期間,某些國家因為物資不夠,不提倡民眾戴口罩。而民眾即使想戴口罩,都極其艱難。然後政府不斷提倡:口罩無用論。這種情況下民眾選擇不帶口罩,這就是虛假的自由。

有些人假借自由之名達成自己的目的,有些人用卑躬屈膝的方式,去獲得虛假的自由。可是獲得這樣的自由,我們的心不會痛嗎?

富蘭克林:自由並不是隨心所欲,只有真正厲害的人,才能“自由”

真正的自由會有什麼代價?

真正的自由不是依靠別人的給予,而是依靠自己的爭取。

巴金說:真正酷愛自由的人並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們要在沒有自由或失去自由的地方創造自由,奪回自由。

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想》。為黑人爭取到了自由,結束了黑人在美國受到長達幾百年的歧視。這是馬丁路德金,一個真正酷愛自由的人所爭取到的真正的自由。可現實並不是電視劇,總會有美好的結局。馬丁路德金在1968年,被種族主義者暗殺。馬丁路德金,為黑人的自由,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想要自由,先想想有沒有自由的資本。所有人都向往自由,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自由。

富蘭克林:自由並不是隨心所欲,只有真正厲害的人,才能“自由”

怎麼爭取真正的自由?

只有成為一個厲害的人,才能收穫真正的自由,因為你的選擇會越來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越來越多,你也可以越來越主宰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那麼怎麼成為一個厲害的人?

1.永遠不要給自己思想設限。定義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我們要知道,只要我們想做一件事,我們什麼時候都可以改變。很多卓越的人並不是從小就一直優秀的。愛因斯坦小時候口吃,牛頓小時候數學不好。天才亦是如此,更何況我們。古語有云:“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人生又有無數個三日。

在做事情之前,不要先說自己不會。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不會”這回事,當你失去所有依靠的時候,你自然就什麼都會了。

沒有一個人成功的背後,不是經歷無數次否定與失敗的。即使在某些人看來一夜爆紅的明星。也是付出了很多遠超常人的努力。上帝是公平的,如果是純靠運氣獲得的成功,慢慢的會被上帝收走。

富蘭克林:自由並不是隨心所欲,只有真正厲害的人,才能“自由”

2.真正主宰我們命運的不是我們經歷過什麼。而是從這些經歷中打破自我設限。超越自卑的強大內心。隨時隨地活出全新的自己。

之前有人說,真正的成長不是你年齡的增長,而是你經歷過多少事情,對此我不贊同。有些人即使經歷過再多的事情,不會從經歷中分析,經歷中吸取經驗,和沒有經歷過這些事情的人,並無太大區別。

在學生時期,成績優異的學生並不是不會做錯題,但他們會很快保證下次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但成績差的學生,一錯再錯,進步很慢。而成績優異的學生,在內心享受不斷進步,心情愉悅,老師會誇獎他,同學會羨慕他,他也因此帶上了光環,越來越好。

人生不亦是如此,只是曾經的考試卷子,變成了一個個項目,一件件具體事務。反思加上痛苦的經歷,我們才會飛速成長。

富蘭克林:自由並不是隨心所欲,只有真正厲害的人,才能“自由”

看完記得關注作者,轉發給好友,你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前進的動力。關注我的文章,看透生活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