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落榜“秀才”著書傳世居多,“狀元”平平無奇,真是這樣嗎?

最近看到“高考”時間推遲一個月,於是對從古至今考試選拔人才這個事情有些興趣,看到一篇文章《如何看待廣為流傳的清朝狀元名單與落第秀才名單?》,想必這篇文章很多人都看過,確實蠻有意思的。

第一份名單裡,傅以漸、王武丹、劉子壯等等人物名字是一概不知,第二份名單,曹雪芹、胡雪巖、金聖嘆、袁世凱等等,這些人名如雷貫耳,兩者一對比確實蠻有意思的。這篇文章也許是想要向大眾表達這樣一個觀點,考上的好學校也不一定有多大出息,考不上也沒事,如果過度解讀的話會成為“上學的意義不大,不如早點到社會賺錢養家餬口”。

古代落榜“秀才”著書傳世居多,“狀元”平平無奇,真是這樣嗎?

首先對於“學習”這件事情要搞清楚“學習”的意義是什麼?大多數人認為上學就是為了考上好學校,出了學校可以分配到好的單位,這樣日子就過得好起來了。在人們固有認知中這樣的想法是對的,但如今這個時代,這種想法就太片面了。首先在學校學習獲得怎麼樣的證書,學習了多少知識,這些都是為了鍛鍊自己學習能力的結果,在學校學習的是“方法”是“過程”,是出了學校之後還可以自我學習的“能力”,要把這個搞清楚。

那再來看看以上那些名單,第二份名單裡的人之所以能夠出名,那也是建立在有能力的基礎之上。狀元郎已經進入了體制,在那樣一個複雜的情形下能夠保住自身就已經相當不錯了,並且那個時候選拔人才的方法是“八股文”,本就束縛住人們的思想。有想法的人都被篩選在外了,當然這只是個人的小小猜測,沒什麼依據。但值得肯定的是“落地秀才”肚子中的“墨水”並不會比那些狀元郎少多少。

古代落榜“秀才”著書傳世居多,“狀元”平平無奇,真是這樣嗎?

如果從數學這個角度進行分析就更能解決我們的疑惑了,每次科舉考試才中一個“狀元”,與之相對應的有對少“落第秀才”。這麼多“落第秀才”中肯定也有大量的人才,只是時運不濟,說不定考試那天“拉肚子”,狀態不好導致沒考上,你讓一個狀元郎超出一群“落第秀才”,狀元郎表示壓力山大,你行你上。

古代落榜“秀才”著書傳世居多,“狀元”平平無奇,真是這樣嗎?

同樣的道理,狀元走上人生巔峰的人很少,為啥?能考上狀元已經夠他吹牛了,還要再來一個人生小高峰,這兩者交集在一起,概率更是小之又小。相比較那麼多“落第秀才”中有一兩個冒尖的人物走上人生巔峰,這屬實很正常吧,有可比較性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古代落榜“秀才”著書傳世居多,“狀元”平平無奇,真是這樣嗎?

再來說一個,為什麼非得拿“落第秀才”和“狀元”做比較呢?中間的“榜眼”和“探花”表示不服氣,要比較大家一起比較嘛!張居正、曾國藩、王陽明等等人物,這個大名大家更是“如雷貫耳”吧!一個人的成就為什麼非得從某段時間的某些觀念上加以看待呢?古話不是有這樣一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別人只是此刻沒有取得一些成績,不代表未來就取不到成績了。

古代落榜“秀才”著書傳世居多,“狀元”平平無奇,真是這樣嗎?

​說句實在的,這樣的文章只能說是一個段子給大家參考看看就好了,實際上有什麼確切價值嗎?很少有,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並且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也不一樣,畢竟“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你覺得讓你快樂的事情別人不一定覺得快樂。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才是最為真實的,至於別人的言論,居其位做其事,是非真假不過問,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便好了,尤其是這個知識碎片化的時代,這一點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