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唱未結束不能停,人不聽鬼神亦在。——戲曲

講到戲曲,大家可能都知道有這麼一個規矩:一旦開唱就必須唱完,就算沒有人聽,也會有鬼神在聽。其實這與中國戲曲是發源於遠古時期祭祀鬼神的儀式有關。

按照當時的習俗來說,祭祀鬼神時要用人扮裝成“屍”,作為鬼神所憑依的實體,同時,巫師拿著道具在音樂的伴奏下載歌載舞,從而來娛樂鬼神,後面這種儀式成了後世戲劇的萌芽。

開唱未結束不能停,人不聽鬼神亦在。——戲曲

後面經過漢魏時期的百戲,隋唐時期的歌舞民間表演藝術有了很大的進步。因為在唐代的歌舞戲和參軍戲,已經有現在戲曲的一個格局。而在北宋以後,“雜劇”成為了一個獨立的藝術門類,當時民間出現了專門演雜劇的勾欄。

而在南宋以後,因為有著不同民族的交融,雜劇有著不同的發展。比如在南宋統治地區出現了以南方曲調作為唱腔的南戲,而在金國統治地區,則發展為北方曲調說唱故事的諸官調。這從某種意義上說為元朝的戲曲發展做下了基調。

開唱未結束不能停,人不聽鬼神亦在。——戲曲

當然,眾所周知。因為元朝對我們漢族讀書人十分的不友好,當時面對政治無法有出路,大量的讀書人開始從事其它原來看不上的職業來進行謀生和排遣。從而中國戲曲迎來了一個輝煌的時期,現在來說也可以說是當時文人的不幸,而有了戲曲的大幸。

在當時來說,元雜劇雖然名為雜劇,但是以宋初那種短篇雜劇已經很不相同。元朝雜劇故事情節逐漸開始複雜,演出時間也開始明顯的加長,這樣容納了更豐富的內容,也更有效,更深刻的反映出了當時的社會生活。

開唱未結束不能停,人不聽鬼神亦在。——戲曲

比如元朝關漢卿寫的《感天動地竇娥冤》,這個我們應該都知道,因為在語文課本上就有。這反應了當時社會政治、經濟和社會趨勢方面的一些內容,同時也廣泛反映了元代社會的現實。為我們後人瞭解當時的社會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和條件。

不僅如此,元雜戲的角色分工更趨於細膩化。當時除了主要的角色,正末和正旦之外,根據劇情的需要還設置了:沖末、副末、外旦、色旦、淨、醜等等配角,但是演出時唱詞只有主要角色演唱,配角只要做獨白或旁白。此外為了使普通老百姓是能夠更容易聽懂,也為了更加自由的表達詞意,曲詞中常常夾雜一些方言或者俗語。所以說,元雜劇這些特徵都標誌著中國戲曲的成熟。

開唱未結束不能停,人不聽鬼神亦在。——戲曲

當然,中國戲劇成熟以後就迎來了一大波的高潮發展。在明清也是,特別是在清朝與元朝相似。但是因為清朝更多的文人更傾向於小說,雖然說戲曲也有了比較大的發展,但是相比元朝還是差了一點的。

但是在當時來說,各個地方劇種的紛紛興起,這也是中國戲曲的巨大成就。比如後面形成的崑劇,京劇,川劇,秦腔等中國著名的地方戲曲,就是那時候的成就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中國戲曲也是在那時候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從而加深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底蘊。

開唱未結束不能停,人不聽鬼神亦在。——戲曲

雖然我們中國戲曲的種類非常多,流派也非常多。但是總體上有很多特點還是相同的,因為總體的根源是一樣的。比如中國的戲曲,都不強求道具的準備,而是用虛擬化的動作象徵的提示,如揚鞭表示騎馬。

這與我們寫作中虛實的應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說這種“以虛代實”的寫意表演比完全使用真實道具,更能和我們中華的文化底蘊的相共鳴。其實這也反映了中國古代藝術審美觀念的追求,還有,這也是我們中國戲曲文化區別於西方戲曲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

開唱未結束不能停,人不聽鬼神亦在。——戲曲

這是我們中華文明的底蘊,希望我們應該能去保護,還有傳承他們。

你想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底蘊嗎?關注我,我們一起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