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一所德國藝術院校,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方式

“包豪斯”來源於德語單詞Bauhaus的音譯,意為“房屋建造”的倒裝詞組。

生產力進步是文明發展的原動力:第一次產業革命,機器代替了大量的人力,農民因此脫離土地湧入城市。成為產業工人的農民急需在城市裡擁有大量的、合適的居住場所。這成為當時歐洲各個國家或者城市掌權者共同面臨的實際問題;

戰爭是文明發展的催化劑: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作為戰敗國,有將近四分之三的城市在戰火中淪為廢墟,並且面臨著鉅額的戰爭賠款。因此,德國急需建築一種經濟的、高效的、實用的建築來滿足其迫切需求。

包豪斯,一所德國藝術院校,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方式

包豪斯——現代設計藝術領域的起源地

包豪斯的誕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經當時的德國魏瑪政府批准,“國立魏瑪包豪斯”學院成立,確切地說是由一所美術學校和一所工藝技校合併而成。在這個組建過程不難發現其辦學理念,力求為繪畫這種純藝術形式,賦能更適合大工業生產時代,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包豪斯的核心價值觀:

美術繪畫這種純粹的藝術形式,在包豪斯之前,僅僅專注於視覺或精神層面的感受,而包豪斯的使命便是將這種形而上學的東西通通拋棄,以務實的方式為建築、傢俱、電器、機械、服裝、書刊報紙等各個領域提供服務,這種服務應該是講求經濟效益、滿足功能需求、適用於新材料和新工藝的服務。

在這樣的思想追求下,以往建築物中的那種文藝復興帶來的複雜的、精美的但毫無用處的裝飾線條得以拋棄,取而代之的是新型建築材料的應用——鋼材和玻璃,這種建築形式至今仍然佔據主流地位。

被拋棄的還有建築物上宗教的、精神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追求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這種建築物可以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的便捷、舒適和高效,同時還滿足於可以大規模建築的工藝要求和經濟效益。

這種建築風格在德國戰敗後的廢墟上短時間內被大量建造,隨後風靡整個歐洲直至蔓延到全世界,至今依然在影響的全人類的生活方式。

包豪斯,一所德國藝術院校,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方式

包豪斯對全人類的影響

1.現代的居住建築:衛生間、廚房、客廳、臥室這樣的功能區域劃分便是起源於包豪斯時代與設計風格,這種基本房屋佈局在如今的全世界範圍內隨處可見,今天人們的生活效率和舒適感得以大大提高,這不得不說包豪斯功不可沒;

2.鋼材和玻璃作為大工業生產下的產物:被包豪斯設計在新型的建築物中,這種風格延續至今並得以繼續發揚光大,以鋼鐵材料為骨,在玻璃的基礎上各種新型材料被陸續應用在新的建築物中,例如工程塑料、碳釺維材料等等廣泛應用。這些建築形式在其誕生以來的一百多年時間裡一直佔據主流地位,可參見各發達城市的座標類建築;

傢俱設計領域是建築設計的延深,如今,在是美術與工藝思想指引下,除木質材料外的各式材料被應用到傢俱的設計與製造中,例如皮革、石材、玻璃、金屬等等,這裡既有出於對視覺感受的追求,也有對其實用性、經濟性等方面的探索,而這種探索被證明是成功的;

毫無疑問,包豪斯的這種追求經濟、功能、技術的設計思想在電器時代得以發揚光大,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生產出來的產品,拋棄了華而不實的裝飾紋路、摒棄了唯心的圖案,而是轉而追求既可滿足大規模工藝生產的需求,也滿足了人們在高節奏下的生活要求。

隨著信息產業革命的到來,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包豪斯的設計理念和風格不僅沒有被拋棄,反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應用。基於科學技術的快數革新,人們在心中追求的工業產品更加符合包豪斯的設計——最求更薄、更小、更少的理念,相反的是賦予更多的功能應用。

包豪斯作為一個設計學院,核心價值在於摒棄了藝術純粹的唯心價值,進而去追求更適合時代發展的實用價值,使美學與工藝緊密結合在一起,為其自身的存在尋找到了更符合文明發展規律的意義。在此也不得不敬佩德國人的遠見卓識和理性的近乎苛刻的精神。

包豪斯,一所德國藝術院校,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