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藥17年回收過期藥品,新創“線上預約線下門店收換”

廣藥17年回收過期藥品,新創“線上預約線下門店收換”

3月13日,廣州市民熟悉的“穗康”微信小程序上線“穗康公益”頻道,廣藥集團在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廣場舉行簡單的儀式,啟動通過“穗康公益”舉行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

廣藥17年回收過期藥品,新創“線上預約線下門店收換”

據悉,每年3月13日舉行的廣藥白雲山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已經進入第17個年頭,今年活動主題為“攜手抗疫 愛心回收”。考慮到尚處於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為避免人群聚集,並進一步擴大過期藥品回收活動的可及面,廣藥集團特別在“穗康”微信小程序開發了“穗康公益”頻道,上線家庭過期藥品回收預約系統,採取“線上預約,線下門店免費回收更換”的方式,為成功預約的市民免費回收家庭過期藥品,並更換“廣藥白雲山抗疫產品組合”,包含口罩一個及白雲山星群夏桑菊顆粒等抗病毒藥品2-3款。

“穗康”上線過期藥回收預約系統

據介紹,參加活動的市民可以進入“穗康公益”進行活動預約,只需登記姓名、電話、身份證等相關信息,選擇適合的線下回收門店即可。預約登記開放時間為3月13日至19日每天20:00-21:00,每個微信號可預約一次,成功預約後不能重複參加活動。

完成登記後,市民可以在當天21:00後登錄小程序“我的預約”中查詢預約結果。預約成功的市民,需在次日下午帶上家裡的過期藥品(數量不限)、小程序預約成功通知及有效身份證明到預約的門店免費換取廣藥集團抗疫組合一份,其中包含口罩一個及白雲山星群夏桑菊顆粒等抗病毒藥品2-3款。

廣藥17年回收過期藥品,新創“線上預約線下門店收換”

廣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楚源表示,“穗康”微信小程序具有傳播快、覆蓋廣、效率高等優勢,通過“穗康”小程序,廣藥白雲山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將更廣泛、更有效地傳遞到市民當中,讓更多人能夠了解、支持、參與垃圾分類和舊藥回收,同時在這個防疫的特殊時期,通過線上預約、到店更換的方式,也能夠避免人群聚集,保持防控工作的有序推進。

廣藥集團是廣東省和廣州市的藥品及應急物資儲備單位,新冠疫情發生後,率先提出“兩不兩保”四個承諾,即不提價,不停工,保證產品質量,保證公益為上,承擔了口罩門店銷售和“穗康”小程序口罩預約購買的落地執行,一直根據民意持續優化口罩預約購買的規則。據悉“穗康”實施搖號首日(2月17日)至3月12日,已累計超過496萬人中籤,共發放口罩超過4500萬個,目前登記用戶人數超過200萬人。

廣藥白雲山家庭過期藥回收持續17年

2004年,廣藥集團在全球首創了“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機制”,並於 2014年創下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吉尼斯世界紀錄。每年將家庭過期藥品回收以後,廣藥集團工作人員將把收集來的過期藥密封打包,貼上標籤,註明回收點、經手人、回收單位及回收日期等信息,通過危害品運輸轉車集中運輸至具備資質的棄置廢物處理工廠中,由專業人員進行處理後,投入最高溫可達1200餘度的熱解氣化焚燒爐中進行無害化銷燬,完全不用擔心過期藥品流向灰色地帶。

17年來,活動從廣州本地擴展到全國200多個城市,合作藥店從起初的5家增加至6000多家,回收網絡從城市擴大到農村,從線下升級到網上和移動端,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機制的每一次升級都帶來了便民、利民、惠民的新變化,讓更多人行動起來,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全社會人人動手,一起來為改善生活環境作努力,一起來為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為了讓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從公益活動轉變成為長效性機制,助力國家垃圾分類,廣藥集團每年均投入數千萬元,惠及6億多人次,被譽為垃圾分類的先行者和排頭兵,活動長期以來受到國家藥監局、省人大、省政協、廣州市食藥局等關注和指導,北京大學過期藥回收課題組還對活動進行了專題研究。此外,廣藥集團不斷擴大過期藥品回收的“朋友圈”,近年來,除成立回收終端聯盟,聯合廣大藥企、連鎖共同參與,更與京東、阿里健康、中國聯通等探索跨界合作,不斷創新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機制。

特別提醒:

必須預約成功後才能到預約門店更換過期藥品,切勿聚集排隊。

市民可預約下列藥店參與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活動:

廣藥17年回收過期藥品,新創“線上預約線下門店收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