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影響別人,獲得別人的信任?影響別人的十個細節告訴你答案

主要是從影響心理學領域,分享一些方法跟技巧,然後教大家怎麼樣更好地影響別人。在這個領域,你想學習怎麼影響別人,包括你想學演講,你想學表達、銷售,那一定要讀這三本書。

怎麼影響別人,獲得別人的信任?影響別人的十個細節告訴你答案


第一本叫《細節》,怎麼通過細節去影響別人。

第二本叫《影響力》,是這個領域的經典著作。

第三本叫《先發影響力》,第三本跟第二本的作者是同一個人,只不過《影響力》比《先發影響力》的影響要大很多,這三本書是必讀書。

今天我主要簡單的跟大家分享幾個實操性比較強的,大家都喜歡說服別人,但沒有人喜歡被說服,除非這個人本身就沒有主意,或者是有選擇焦慮。

大部分人被說服,就意味著要改變自己原來的想法,改變自己原來的行為,就意味著對自己原來的否定,在心理學上這就是不一致,他就會很難受,甚至當他被說服的時候,會有一種被挑戰感,會覺得不安全。

在演講領域有一種演講,我覺得特別傻,我管它叫做說教式演講。演講者一登臺,就數落大家一遍:你們天天看娛樂綜藝,沒出息,膚淺,你們應該看點什麼什麼。

說教似的,上來就教別人怎麼做人,教別人怎麼做事,而且教的前提是對別人都不認可。這種說教式演講,一般情況下效果都很差,除非他本身社會地位或者是權威性都特別好,可能才會有好的效果,但一般情況下沒什麼好效果。


怎麼影響別人,獲得別人的信任?影響別人的十個細節告訴你答案


我們在表達的時候一定要深懷敬畏的,我們在跟聽眾做交易,我們是平等的。所以你上來就說教別人,很容易被牴觸,一旦被牴觸就很難說服他了。

第一:強化自主權。

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減少這種牴觸感呢?很簡單,讓聽眾感覺是他自己在做選擇,讓他擁有自主感。怎麼讓他擁有自主感,明明是我要改變它,明明是我要說服他。

第一個方法是給他選擇。

當你要說服一個人的時候,你不要說你就按我說的做,你可以讓它有兩個選擇,然後2選1就可以,這時候他就會覺得是他自己做的選擇,不是被你說服了。

第二個方法是提問。

你不能上來就問人家:你為什麼不聽我的,你為什麼不按我說的做。

這種方式太有挑釁性了,你應該怎麼問?在這再推薦一本書,叫《6個問題竟能說服各種人》,裡面有經典的邁克爾六問:

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想做這件事情?

很奇怪,對不對?我們是想說服一個不想做這事的人。你問他為什麼想做,他怎麼回答。沒關係,邁克爾說關注微弱的動機比關注阻力要好。

第二個問題,你有多想做?

1到10,程度加深,10是很想做,1是一點點想做,動機非常微弱。

第三問,你選擇的原因是什麼?

如果他選擇了3號,你可以問他,你為什麼沒有選擇1和2,你為什麼沒有選擇更小的數字?

第四問,想一下,如果你做到了,會發生什麼好的結果?

第五問,對你來說,這些好的結果為什麼非常重要?

第六問,接下來你會做什麼?

這六問,你可以去書裡面更細緻地瞭解一下。

而在現實生活當中應用的時候,我不會直接問這六個問題,就有的時候會顯得特別傻。但是你在說服別人的時候,可以嘗試這種關注它微弱動機的角度。

比如說對方來了你的銷售會,一直都強烈地拒絕買東西,那你可以問問他,你當時為什麼想來來著。你可以問問他,你當時是因為什麼原因促使你來到這的。一般我都會這麼問,然後問完之後氣氛就會緩和很多。

所以這是邁克爾六問,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

邁克爾六問當中,有一個點跟我一向以為的很一致,所以我推薦給大家。就是不要總是有那種非常強勢地說服別人的想法,一定要強化對方的自主權。這樣的話,對方才不會因為被說服而難受,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第二:從眾和反從眾。

怎麼影響別人,獲得別人的信任?影響別人的十個細節告訴你答案


從眾心理大家都知道,英國政府徵稅的時候,如果在催繳單上寫上已經有一億兩千人交稅了,接下來收到催繳單的這個人,他交稅的概率就會大。

因為他看到已經有很多人做了,所以他就會有一種從眾心理。他不想顯得他自己好像格外不行一樣。在生活當中,大家也可以經常用。

還有一個心理叫反從眾心理,這個是大家要注意的,就是我們從眾,從的是什麼眾?你必須要照顧到這個人他自己的屬性,他只從自己屬性相同的眾。

這句話有一點繞,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比如拼多多,很多人都在用,但是拼多多這個產品的定位,最後就成了那種好像特別在意價格,然後為了圖個便宜,各種喊朋友去砍一刀的人才會用。

所以我周圍有一波朋友是絕對不用拼多多的,他們不會從這個眾的,不管拼多多再火。因為他認為拼多多的用戶跟他不是同一個屬性,所以有的時候,你不要因為利用從眾心理,結果反而適得其反。

第三:主動承諾的力量。

這個方法真的非常好用。你讓你要說服的對象,自己主動去承諾,那他履約的概率就會很大。

比如說你是老闆,你在分配任務的時候,你可以讓被分配到任務的同事,去重複一下自己的工作內容,這樣的話,任務就會得到更好的執行。

再比如你在表達當中,可以設置一個這樣的環節,你讓全體人員都站起來去喊一個口號,比如你們接下來要做什麼事情,這樣喊過之後,大家為這個事情奮鬥的概率就會更高。

第四:指出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大家都知道,就是我選擇了其中一個,那麼我就會損失掉另外一個可能帶來的好處。那這個機會成本對於我們說服別人有什麼幫助?

舉個例子,小米手機跟iPhone,一個貴一個便宜。

如果你賣的是小米手機,也就說你賣的是有價格優勢的東西,你就可以跟對方說你買這小米手機便宜,省下來的錢你還可以再買兩個小米手機,或者說你還可以再買一個什麼你喜歡的東西,對方就會覺得很心動,這時候你等於是把機會成本給指出來了。

如果你賣的是iPhone,你就不要強調機會成本了,你要把機會成本說得好像不存在一樣,比如說:你要是買了iPhone,你三年之內就不用考慮換手機了。所以這就是機會成本,對於我們如何說服別人的方式的影響。

把我舉這個例子可以類比到你生活當中,看看怎麼利用機會成本來說服別人很好用。

第五:化整為零。

如果你想讓別人答應你一個很大的請求,你可以先讓他想想這個請求當中,單個的比較小的部分。

比如你想申請一個團建的經費,你不要上來就問領導:願意出5萬,出10萬還出100萬?

你不要這麼整筆的去問,你可以問問領導,你覺得一個人身上你願意花多少錢,一個人的經費是多少,然後再問一起可以批多少,這樣的話你就有更大概率批下來,而且批更多。

第六:事半功倍。

如果說你賣了一個特別棒的東西,或者是你給出了一個非常好的提案,然後你在其中加了一些額外的好處。這時候反而會有反面的效果,會降低你原來的那個東西的說服力。

同樣的,如果你們家的產品本來價值就很好,然後你又加了一些額外的不相關的功能,就會降低你原來的產品的價值感。

iPhone本來質量很好,還送你一個什麼驗鈔功能,你一下就覺得好像iPhone沒有那麼好了。

所以你不要額外的投入資源,去給每個人提供不上檔次的附加價值,而是用同樣的資源,給少數精選的客戶提供更誘人的價值。

這是事半功倍的原理,給我們的指導意義。

第七:順序感。

在不容易清算的時候,人們更喜歡收益在前面,成本在後面的表述順序。這一條是說表述順序對於影響力的大小也有影響。

怎麼影響別人,獲得別人的信任?影響別人的十個細節告訴你答案


比如說付279塊錢,可以看580小時的節目,就不如先說收益,看580小時的節目收費279塊錢要好。

給我們的啟發是什麼呢?銷售的時候先說服務再報價;求職的時候,先說自己取得的業績總數,再說你的工作年數。

第八:錨定效應。

兩方談判的時候,哪一方先出價,那麼最終的價格,就會定在這個價格的附近,這就是錨點效應。

所以在談判的時候,如果有哪個因素能夠充當錨點,就率先提出來,不要等著對方說,這樣的話就很容易被動。

第九:報價的時候精準一點會更好。

一旦我們給對方的報價特別精確,精確到可能小數點以後了,就會讓對方覺得你提出的這個數字不是瞎報的,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是有意義的。所以你報的更精確,一般情況下如願的可能性也更大。

時間也是一樣的,如果你希望對方按時給東西,你時間也是一樣的,如果你希望對方按時把東西給你,你一定要給他一個非常精確的時間點。比如說你可以在2:52的時候把什麼東西給我嗎?對方一般情況下就會在這個時間點之前真的給你。

第十:厭惡損失。

什麼叫厭惡損失?其實我在前面稍微提過一下,就是人們對於損失的厭惡程度,有的時候超過他得到的意願。所以如果你想說服對方,可以跟對方強調:如果不這麼做的話,對方會失去什麼。

這是十個可以影響別人的細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