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不是什麼


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恩格斯

數據不能產生理論,只有研究者才能。—— 明茲伯格

相對解釋機制,定量地去描述現象更加重要。——Van Maanen


理論不是什麼

Robert I. Sutton


Professor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chool of Engineering,Stanford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理論不是什麼

Barry M. Staw


Lorraine Tyson Mitchell Chair in Leadership and Communication ,Haas School of Business,

Professor Emeritus of Haas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Robert I. Sutton , Barry M. Staw ,What Theory Is Not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5.9 , Vol. 40, No. 3, pp. 371-384

[注]該文是Robert I. Sutton和Barry M. Staw發表在《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的一篇文章,出版者為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管理學院。本文提出了什麼不是理論並針對學術界和期刊提出了一些問題和建議。


摘譯:武超龍 王瑩 姜旭玲 杜運周


導讀:在當代管理學界,無論是作者本人,還是文章編輯、讀者等人,都認為一篇文章應該有自己的理論,最好這種理論能夠是一種強大的理論。與此同時,管理學界中還存在著這樣一種觀點,即如果一篇文章中不包含理論,那麼這篇文章的價值就值得懷疑。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學界對於什麼是理論、什麼是強理論存在著很大的分歧,雖然有學者和著名期刊梳理了管理學的理論目錄,但是這並不能告訴後來者什麼是強理論,決定強理論的是不是該理論的有趣性等等。

這篇文章的目的在於告訴我們什麼不是理論,以幫助我們在構建理論的時候避免一些問題的出現;在於告訴我們各種各樣類似理論的東西為什麼不是理論;在於告訴我們理論背後隱藏的東西是什麼,而不能僅僅看見理論的外在表現。

這篇文章一共包括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論述了引用、數據、變量等五種研究中的產物不是理論以及為什麼它們不是理論。

第二部分作者向讀者展示了什麼是理論以及學術界對如何構建理論的一些觀點。

最後一部分作者對學術界對待理論以及理論構建進行了一些思考,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與看法。


關鍵詞:什麼不是理論 強理論 方法 權衡


01

文章的構成不是理論


(一)引用不是理論。引用對於一篇文章來說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引用現有理論能夠為構建一個新的理論提供堅實的基礎。但是,引用時作者需要看到他們引用理論所隱含的邏輯,僅僅引用現有理論的名字並不能夠揭示其內在。許多作者或是由於其自身寫作技能的生疏,或是出於用大量的引用掩蓋自身不理解所討論的現象的目的,在完成自己的文章時,只有對理論名稱的引用,並沒有對理論細節的更多的探討,更沒有對理論做出解釋。在構建自己的理論時,文章的作者必須要知道自己需要做的是解釋哪些概念和論點是由引用所來,以及它們是如何與我們正在構建的理論聯繫起來的,而非文字與理論的堆砌。


(二)數據不是理論。學術界對數據與理論的區別幾乎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數據描述了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而理論解釋了我們觀察到的現象為什麼會發生或者是預測了我們將會觀察到什麼現象。作者認為,單由數據並不能推導出理論假設,對於觀察結果的總結與描述不能代替研究者因果邏輯的作用。作者在文章中引用了明茲伯格的一句話,富有哲理,“數據不能產生理論,只有研究者才能。”


(三)變量不是理論。變量自身並不能夠構成一個理論——一個理論的作用是解釋變量為什麼產生或者是變量之間為什麼會聯繫在一起,而非僅僅將這些變量羅列起來,事實上,如果將這些變量羅列起來更適合將其放入某種關係模型中,而不是像一種理論。作者在文中指出,關鍵問題是為什麼一組特定的變量被認為是強有力的預測因子——而非這些變量本身。


(四)圖表和圖形不是理論。圖表和圖形都應視為舞臺道具,而不是表演本身。圖表可能是論文中的一部分,它讓描述變得更加清晰,但本身很少構成理論。他們更像是一種描述工具。同樣的圖形也是一種描述工具,就像我們表達因果關係的時候喜歡用箭頭符號,通過箭頭符號可以清晰地看到從A到B到C這樣的因果邏輯,但A為什麼到B是圖形無法告訴我們的,這中間的關係需要文字敘述來闡明。單純的圖是不能被稱作理論的。


(五)假設不是理論。事實上,假設不包含我們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假設的原因。假設是一種我們基於經驗所做出的各種因素之間的關係的論點,但是假設不包含也不應該包含我們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假設。由於缺少為什麼的解釋,假設無法單獨構成理論。雖然假設和理論似乎沒有那麼容易混淆,但是確實有很多學者在犯這樣的錯誤。比如論文充斥著大量沒有充分解釋和動機的假設;又比如論文的介紹以一長串的假設,一個預測表或一個概括性數字結尾。但這些東西和分散在整個導言中的所謂的因果解釋毫無聯繫或者僅有微弱的聯繫。有些極端的例子,比如有一篇論文測試了21種關於工作壓力的假設,但沒有提出任何這些預測的因果邏輯;還有一些作者用多假設來“分散實證研究的風險”,因為研究項目投入大,他們就提出各種假設和實證檢驗來增加個人的發表記錄。


02

識別強理論


Kaplan和Merton認為理論是對“Why”的回答。認為理論是關於現象之間的聯繫,是關於行為,事件,結構和思想為何發生的解釋。理論強調因果關係的性質,識別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和時間。


強理論會深入研究潛在的過程,以便了解特定事件或非事件發生的系統原因。強理論會深入微過程,橫向進入相鄰概念或向上挖掘,從而將理論與更廣泛的社會現象聯繫在一起。通常來說,強理論帶有一組令人信服且邏輯上相互聯繫的論據。此外,它的含義可能與我們的常識背道而馳。


這些描述是不是更像是一種美好願望的清單,很難具有實操意義。這也是作者為什麼從反面去寫什麼不是理論的原因。


03

反對理論的聲音


1. 現象研究驅動理論研究

有一部分學者強調大家需要更多關於現象的研究。例如,John Van Maanen(1989)強調這個領域首先需要更多關於組織實踐的描述性敘述,並呼籲先暫停十年的理論論文。停止平庸的寫作和理論的擴散,打好基礎之後,才會有更廣泛的受眾和更好的理論。

就像《射箭藝術》中提到的禪宗邏輯一樣,如果我們避免長時間瞄準目標,而是先開發更多基礎知識,那麼當我們最終瞄準時,將會更好地擊中目標。


2. 定量地去描述現象更加重要

一些學者認為,定量地去研究去描述現象比了解任何特定結果的因果關係更重要 。類似的,一些元分析學者認為社會科學的使命是經驗發現的積累,而不是理論範式的起伏。研究出版物具有價值,僅僅是因為它們充當了獲得相關性的存儲設備,而不是因為它們闡述了一系列理論思想。

簡單點來說就是,社會科學重要的是通過經驗積累數據分析,找各種因素的相關性,而不是提出它們為什麼相關。


3. 對於不同理論的選擇,研究出版物就自然地分為了三派

(1) 更加註重描述方法,變量,數據分析技術和發現 ;比如The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和Personnel Psychology這些期刊拒絕稿件的通常原因是數據不能充分符合假設或研究設計中存在致命缺陷。假設的獨創性和理論論證的力量不太可能構成接受或拒絕的主要原因。

(2) 更加註重理論貢獻;比如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的編輯認為理論發展是其主要貢獻。如果提供了數據,則將其用於舉例說明而不是檢驗理論

(3) ASQ、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Organization Science等希望跨越這個鴻溝,達到二者兼顧的效果。但似乎大多數投稿人都只精通其中一個部分 ,要麼精通理論構建要麼精通理論測試。


04

一些思考


問題一: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可以通過建立具有互補技能的研究團隊來解決嗎?

理論構建能力的培養似乎沒有那麼簡單。很多博士課程都傾向於跳過理論構建,也許就是因為它不是一個可以像數據分析一樣進行逐步講授來傳授給學生的東西。另一方面,閱讀一些主流理論或者練習寫文獻綜述通常被當作理論建設方面的訓練,但這樣的訓練實際上並沒有教給人們如何構建理論。


問題二:如果這個問題沒有辦法解決,期刊是否應該做出決定,成為數據之家或理論之家,而不是兩者兼顧呢?

到目前為止,ASQ對上述難題的答案是“補償性教育”,在審閱過程對作者構建理論提出建議和批評,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作者的理論構建能力。但是對給出的建議,作者們要麼全盤接受,要麼惱羞成怒,直接去別的地方投稿。哪怕通過幾輪修訂理論變完善了,這和作者實際上已經學會寫更好的理論是不同的。


問題三:我們對於期刊作者的期望是否過高?

目前的頂級期刊給作者的壓力太大:一方面編輯和審稿人希望看到有趣的有創意的觀點提出來,但另一方面作者很難做到理論和數據的匹配,即既有理論的重大創新又有充分的數據支撐。在寫作論文時,如果作者提供的是寬泛的理論(broad theory),那他會被指責沒有測量模型中的全部變量;如果作者提供的是深度的理論(deep theory),那他又會被指責只對模型的前提和結果進行了測量而沒有進行實踐。

在如此強大的壓力下,導致了同時具備強理論(strong theory)和全面精確測量(precise measurement)的文章只能通過“虛偽寫作”來完成,作者通過種種手段精心粉飾,避免讓期刊或者評審覺察到,文章缺失一些變量或者過程。這導致了學術界產生了很不好的現象:論文寫作變成了圍繞已發現和測量的事物來擬合概念和論據的“藝術”。為了發論文,甚至建議研究生遠離沒有很好測量的變量,刪掉與論點不一致的數據,即便它們很有趣。如果這些問題廣泛存在,這些做法意味著我們的發表,很少真正的遵循方法論教科書,從事:理論發展、設計、測量以及分析。


問題四:期刊應該怎樣做才能解決強理論和強方法難以兼顧的矛盾?

在錄用論文的時候,期刊會從理論和方法兩個角度來考察文章。理論或方法有一方面薄弱的文章會被拒,理論和方法都強的文章會被接收並有望成為“瞬時經典”。但很少有論文在理論和方法上都突出,於是期刊編輯會進行一定的權衡粉飾來填充他們的頁面。在實際中,期刊和評審更青睞精心加工的實證論文,儘管這些論文沒什麼理論貢獻。那些提出新的理論貢獻,但在經驗檢驗上尚且薄弱的文章通常卻會被拒絕——“儘管提出了一些有趣的假設,但作者未能……”

太強調方法嚴謹的理論檢驗。對於ASQ這類期刊,作者壓力很大,幾乎超過能力極限,而且目前期刊給予修改機會的多是方法使用可接受,但是理論貢獻很少的文章,這不利於發展理論和構建組織研究數據庫。


針對以上問題,作者提出了以下建議:

在理論和方法上重新進行權衡。人的自然傾向是對於新思想要求更多的證據支持,這就構成了新理論出現的障礙。因而新理論如果很有趣,一開始需要放鬆對理論檢驗和現象基礎的評審要求。

不要在定性研究中過分重視理論檢驗標準,不要在定量研究中過分輕視理論貢獻。如同定量研究容易忽視理論貢獻,在一些定性文章,太注重理論貢獻, 如要求作者刪掉大量的描述,可能犧牲文章的豐富性。


總結:

作者由編輯和審稿人抱怨文章缺乏理論而提出本篇文章的主題。在文章的主體部分,作者提出了五個錯誤方向,但是作者也沒有天真的認為,這樣就可以創造新理論。而是希望指導論文寫作者避免將這些錯誤方向當作理論,此外,作者還探討了理論和方法失衡的原因,指出問題可能來源於辦刊方式和該領域人員被培訓的方式。針對學術界存在的問題,作者認為定量研究中學者需要更重視理論,定性研究中在實證支持的要求上應該給予更大的餘地,對理論本身予以重視等措施對改變現狀有一定的幫助。作者也指出了一些反對過度重視理論的觀點,包括先讓所謂的理論停擺,停止平庸的寫作和理論的擴散;相對解釋機制,定量地去描述現象更加重要。

理論不是什麼

END


審核:沒文化的henry

排版|島

整理|李小忙 | cyd的藝名


思得學術

思而得,思而復得!

管理哲學探討,前沿方法分享。


理論不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