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斌:越演越烈!油價割喉戰 後市怎麼看

長期以來,石油作為一種戰略資源,其價格變動與原油供需、國際局勢、地緣政治走勢息息相關。3月6日OPEC+減產協議破裂,3月8日,沙特宣佈調低官方油價,下調幅度創20年之最,並對外宣稱增產達每天1200萬桶,率先打響“價格戰”。這一舉動導致市場信心土崩瓦解。以諾【財富學堂】明星導師、前平安集團首席研究官、被譽為擁有最強實戰經驗的楊文斌教授做客以諾直播廳,為我們帶來《提“油”燒火的市場》

Q沙特大打油價“割喉戰”,底氣何在?

三大產油國——沙特、美國、俄羅斯

原油生產“生產成本”大解析


從今天來看,整個產油國,全世界的產油供給大概是有三大國,第一個是OPEC集團,其中最大的還是沙特,然後是俄羅斯,接下來是美國,這三方合計佔全球油量供給的70%。所以要分析原油的問題,基本上就把這三方清楚就好了。


現在全世界產油最便宜的當然是中東,中東基本上是地下就有油,所以它的成本是最低的,美國頁岩油的成本大概是40美元/桶左右,生產成本較高。另外石油還要看重量和含硫成分,品質比較差的油通常是提煉自油砂,油砂最大的產油是加拿大和委內瑞拉(委內瑞拉基本上被美國幹掉了,所以基本上就不談),現在就是加拿大的油砂成本,大概是40美元以上一桶。


全球的開採有個邊際成本跟平均成本,通常如果你的油價跌破你的邊際操作成本,大概就不會生產。北美的頁岩油的操作成本大概30塊到40美元,也就是油價目前是低於30美元的狀況下,北美的頁岩油的邊際操作成本就高過這個油價,所以生產就應該有逐漸的下降。至少它的投資人是不會讓它這麼幹的。

楊文斌:越演越烈!油價割喉戰 後市怎麼看

日產量(百萬桶/日)圖片來源:匯通網


另外我們還要需要注意,雖然中東產油的成本最低,但是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因為中東特別是沙特阿拉伯特,這些國家把石油作為它最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就好像香港它把賣地作為財政收入的來源),即使沙特產油的成本大概是10塊錢以下,但因為財政支出的依賴,沙特的油價需要提到90美元以上才會平衡(俄羅斯維持財政收支平衡所需油價為51美元/桶),也就是說目前因為油價,沙特是有很大的財政赤字,其他中東的產油國家整體的財政的支出所導出的油價的是70美元,所以目前在這個價格下,大家都蠻慘的,包括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以及所有產油國。


楊文斌:越演越烈!油價割喉戰 後市怎麼看

資料來源:彭博社(摩根大通統計數據)


沙特底氣何在?這就取決於各國有多少錢可以花?從沙特來看,截至2020年1月,沙特外匯儲備為5018.36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五,僅次於俄羅斯。此外,沙特的債務水平約為GDP的25%,也處於較低水平。。沙特還有一個石油公司叫做沙特阿美,在美國上市,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用增資的方式募資,所以沙特的底氣就是在目前可以打一個持久戰。


Q美元避險、黃金催化、油價何去何從?

如何從美元、黃金現在的位置判斷未來油價走勢?


記得我在【財富學堂】講課的時候,我把我們財富管理的核心策略分成四個口袋:一個叫做全天候的核心組合;第二個是衛星組合,就是大家目前談最多的股票、債券跟商品怎麼操作。我同時還談了資產管理的對沖策略,第一個抗通膨組合,就是如果通貨膨脹來的時候,你要有什麼樣的資產?另外一個組合就是說如果通縮來的時候,你要投資什麼資產?如果金融危機來的時候,你要投資什麼資產?這叫對沖資產。在對沖資產裡,黃金跟美元就是一個相反的的走勢,是個蹺蹺板,美元不行,黃金就行;美元行,黃金就不行。


黃金


黃金在過去一陣子有一兩個禮拜跌得很兇的,這種情況在2008年也發生過,08年次貸危機爆發時,黃金上漲,但是在上漲之前曾經大跌一次,這是因為危機爆發時大家突然覺得手上需要現金,可是股票一下子跌了一半,公司債券也少了,我們發現黃金是最好賣。所以是因為投資者需要流動性,而黃金提供了最佳最佳的流動性,因為這個好處反而變成它的負面因素最終把價格打下去,但是隨著市場的流動性逐漸的恢復正常,美聯儲無限放水,在這樣的狀況下,我想黃金會恢復它的強勢。


美元


美元是黃金的主要計價貨幣和單位,因此總體而言美元與黃金負向變動,但二者同向變動也不罕見,為什麼?因為大家雖然討厭美國這個壞人,但是對美元還是很有信心的。70年代美國宣告停止世界各國以美元兌換黃金後,美國找到了沙特,跟沙特商量用美元結算石油,叫做沙特的境外美元,可以用來理財購買美國、英國或其他歐洲國家的國債,這一系列協議造就了石油美元體系。這份協議讓美元約等於石油成為世界的共識,任何想進行石油交易的國家不得不把美元作為儲備。實際上,這等同於美元與石油的掛鉤。對美國來說,以美元作為國際石油交易的計價貨幣,重要的不是匯率的高低,而是美元作為交易媒介的壟斷地位,這就鞏固了美元的霸權地位。所以美元是一個信心的問題。我認為一旦全球的疫情受到控制的時候,美元就會開始走軟,因為大家就恢復生活,恢復正常,金融投資恢復正常。

楊文斌:越演越烈!油價割喉戰 後市怎麼看

金價與美元指數總體呈負相關關係,但兩者同向變動也不罕見

(美元/盎司)資料來源:wind、中信證劵研究部


石油


油價分短期跟長期因素。短期來看的話,只要全世界的疫情沒有受到控制,各國對於正常經濟活動的限制會越來越多,這是影響油價最大的一個實質跟心理的因素。在這樣一個前提下,短期來看的話,我覺得油價應該30塊左右封頂,往下我不敢說底在哪裡,但是我不排除跌破或接近20塊這個可能性,而且這個可能性還不小。


從中長期來看的話,石油裡有一大部分是用來給汽車用的,那麼基於汽車的新能源的應用和大家對環境汙染的考慮,未來對石油的需求會下降,所以石油也是有一個天花板在那邊。但是我還是要回到我剛剛講的,原油的價格在中期跟長期跟需求的關係比較小,還是要看這三個國家怎麼玩?如果這三個國家有談攏的話,那油價要上升的;如果這三個國家沒有談攏、談崩的話,油價大概上不去。


Q中國能躺賺,這算盤怎麼打?

通脹壓力、通縮可能性分析

CPI 消費者物價、PPI 生產者物價走勢變化


這個問題分為兩個層次,第一,有報道稱中國派遣了84艘30萬噸級別的超級油輪開往沙特囤油,這是把戰略儲油給加滿,這是有遠見的。但是有兩個問題,其一,石油的期貨有一個倉儲的成本,所以通常石油期貨是未來的期貨的價格會高於現貨。其二,沙特現在給的原油價格比現在的市場價再低20%,導致所有油商都去囤油,但是有人算過全球的油庫大概只剩下最多60天,就沒地方放,放了也用不掉。


第二個層次要說的就是中國,各位如果上過我在【財富學堂】裡講的資產配置,你要知道目前的經濟的週期,講到經濟週期的時候,我最喜歡講的就是美林時鐘,要判斷中國的經濟要看PPI的增幅、進口的同比的增幅、PMI、PPI的出廠價。


美林時鐘理論:

按照經濟增長與通脹的不同搭配,將經濟週期劃分四個階段,即復甦期買股基,衰退期買債基,滯漲買貨基,過熱買大宗商品(如黃金),以此幫助投資者識別經濟週期的重要轉折點,從而轉換資產以實現盈利。


PPI


油價繼續下跌的時候,那怎麼辦呢?其實我們身邊所有東西大概70%以上跟石油都有關係。所以油價往下跌的時候,我們的生產成本就會往下跌,在一個合理的社會,理論上廠商的出廠價格也會下跌。油價原來是40多,一下子跌到20多,跌了一半,但是我們汽車加油的價格絕對沒有減縮一半,中間汽油漲一樣的幅度,跌的時候就跌一半,所以我們的煉油公司就賺了很多。但是受到國際油價下跌影響,與石油相關的行業PPI下跌最為顯著。


PPI同比由正轉負

楊文斌:越演越烈!油價割喉戰 後市怎麼看

資料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劵研究


CPI


看物價正常你就看CPI就可以了,但是有時候如果某一些食品變化比較大,你要把這個食品拿掉,叫非食品的CPI。我在上課的時候,我特別讓大家來做比較,如果我們只把CPI跟PPI的出廠價作為一個比較的話,你可以看出來PPI往下跌,CPI往上走,所以表面看起來是制衡的。但是如果我們把非食品的CPI拿出來看的話,你發現非食品的CPI其實在走弱到接近1%。當然PPI的出廠價一直都是變成負數的,所以把非食品的CPI跟PPI的出廠價一起來看,中國處於收縮的局面,也就是說表象是滯漲,但是實際上是收縮。


食品和非食品CPI再度分化

楊文斌:越演越烈!油價割喉戰 後市怎麼看

資料來源:wind,國家統計局,國泰君安證劵研究


至於CPI漲不漲,我覺得如果按照過去非食品的CPI,其實非食品的CPI是也蠻弱的。另外,中國經濟強不強就看我們的進口,因為我們的進口要麼是用來給國內消費,要麼是用來加工,之後做成成品給國內,或者是轉出口到海外去,這兩種代表的就是國內的需求或者是海外的需求。因此如果我們將今年每個月的進口跟去年每個月的進口同比比較,做成一個趨勢線,如果進口的增長率沒有上升,我認為CPI的價格是很難上漲。


中國的經濟從美林時鐘來看,應該是在收縮的階段會保持比較長久的一個時間,我認為未來沒有通脹的壓力或預期,但我們是看得到PPI往下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