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城市為什麼這麼美!


我們的城市為什麼這麼美!

扼八百里秦川之首,踞千里秦嶺之要,襟千河而擁渭水,依秦嶺而阻隴坂。寶雞,位於關中平原的西端,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這座城四季分明,風光旖旎。近年來,城市煥發出無限活力,寶雞變得越來越現代的同時,也變得越來越綠色、宜居。

副省長、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說:“寶雞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山川秀美,城市不大,風景如畫。”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這個春天可以用不同以往的方式打開,城市依舊洋溢著春的氣息,既有顏值,又有內涵,更有氣質——

我們的城市

為什麼這麼美

我們的城市為什麼這麼美!

▲寶雞文化藝術中心

人之美,既來自於外在的優雅,更根植於內心的真誠。對於一個城市來講,美的表現不僅僅是環境、是建築、是山水,更來源於城市中蘊藏的文化味道,也體現在城市發展中所表現出來的包容與奮進。擁有2770餘年建城史的寶雞,正在變得越來越美,越來越有活力。

我們的城市為什麼這麼美!

▲渭水春色

人文之美一美千年

寶雞的美很久很久

寶雞之美,美在縈繞千年、韻味綿長的詩詞裡。

作為周文化的發祥之地,周公制禮作樂之所,生活在寶雞的周人采詩教詩,成為禮樂教化的特定形式,最終數百首詩歌被收入《詩經》中,便有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中最讓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寫的便是寶雞的愛情故事。

我們的城市為什麼這麼美!

▲張載祠

與愛情一樣,賦予故事內涵的,總是故事中的人。在8000年的文明史中,寶雞人的故事一直延續到現在,從未隔斷。

3000多年前,古公亶父為了族人不受外族侵擾,“率西水滸,至於岐下”,在岐山的沃野上辛勤勞作,為周王朝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那是有容乃大無欲則剛的智慧之美。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帶領周與各諸侯聯軍起兵討伐商王帝辛,最終在牧野取得決定性勝利後推翻商朝,那是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的正義之美。

1963年,出土於寶雞的何尊,內底鑄有銘文共12行122字,記載了周成王營建洛邑的歷史事件,其中“宅茲中國”更是“中國”一詞最早的出處,那是工藝精湛訓誡勉勵的自律之美。

在岐山縣鳳鳴鎮劉家塬村有一棵甘棠樹,見證了召公躬耕田壟體察民情,甘棠樹下聽訟斷獄的故事。召公逝世後,人們見到甘棠樹愈發追思召公,吟出了對甘棠樹“勿剪勿伐”的愛惜之情,《甘棠》一詩被孔子輯入《詩經》廣為傳誦。還有千陽縣崔家頭鎮段家塬村的一棵龍爪槐,見證了唐代名臣段秀實不畏強暴、廉潔愛民,深受百姓愛戴的故事。

還有周文王渭水訪賢的愛才之美、太伯奔吳的謙讓之美、中醫始祖岐伯製藥的仁愛之美、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謀略之美,還有吳氏兄弟大散關抗金的忠勇之美、張載眉塢教化的書香之美、蘇東坡太白祈雨的愛民之美,等等。幾千年來,在寶雞這片沃土上,雖有戰亂與災害,但寶雞卻因為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的奮發昂揚而愈加美麗。

自然之美美不勝收

寶雞的美太多太多

有一種山水園林之美,叫“人家的城市”景色。寶雞就是別人眼中“人家的城市”。

我們的城市為什麼這麼美!

▲黃柏塬山景

寶雞的山水風景之美,是大自然的恩賜。南西北三面環山,以渭河為中軸向東拓展,讓寶雞山、川、塬兼備,呈現出“六山一水三分田”格局,巍峨峻峭的秦嶺群峰與平疇沃野的渭河平原互為映襯,構成了寶雞的地貌主體,特殊的地貌,造就了寶雞奇特秀麗的自然風光。位於中國南北分界線上的太白山,總能吸引中外遊客的目光;更難得的是,它具有低山、中山、高山等地貌類型,界線清楚、特點各異,特別是第四紀冰川活動所雕琢的各種地貌形態保留完整、清晰可辨,被稱為“生物基因庫”和“地質博物館”。與太白山遙遙相望的,便是關山草原。關山草原是西北內陸地區唯一以高山草甸為主體的,具有歐式風情的風景名勝區,“關山六月猶凝霜,野老三春不見花”,高寒氣候使關山草原氣溫涼爽溫潤,這裡草甸豐茂、坡緩谷闊、綠草如茵,常年流水的渠道多達十餘條,享有“中國的愛蒙塔爾”之美譽。

美景終需懂的人欣賞,寶雞坐擁美景無數,也引得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讚歎。

晚唐時期的唐昭宗李曄,就曾經寫過寶雞。他的《巫山一段雲·上幸蜀宮人留題寶雞驛壁》中這樣寫道:“蝶舞梨園雪,鶯啼柳帶煙。小池殘日豔陽天,苧蘿山又山。青鳥不來愁絕,忍看鴛鴦雙結。春風一等少年心,閒情恨不禁。”

“蝶舞”“鶯啼”“豔陽天”,應該是春日的風光。彼時李曄尚為壽王,正隨其兄逃亡四川,也不知他詞中的“青鳥”“愁絕”,是因為思念愛人,還是哀嘆境遇。但因寶雞的美景而生情,則是千真萬確。

作為旅遊達人,詩仙李白也為寶雞的美景所著迷,寫下了多篇詩作,僅僅是太白山一地,就有《登太白山》《登太白峰》等。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將寶雞的美麗景緻總結為八個:太白積雪、五峰挺秀、雞峰插雲、潤德流泉、法門曉鍾、九成故址、東湖攬勝、雙清競渡。每一個精緻,都值得慢慢欣賞。

現代之美承前啟後

寶雞的美太近太近

寶雞的美,有一個不同尋常處:城市就是美景,美景融於城市。

我們的城市為什麼這麼美!

▲渭河植物園大橋

渭河植物園大橋不會想到,本來只是承載寶雞人通行的自己,一不小心成了“網紅”。人們讚歎橋的美,更讚歎寶雞與橋的故事。70年前,穿城而過的渭河上僅有一座木橋,而如今放眼望去,市區的橋一座接一座,一座美過一座,這是現代生活的便捷之美。

我們的城市為什麼這麼美!

▲人民公園

汽車不會想到,它們會和歷史寶雞有了聯繫。幾年前,在市委、市政府的積極爭取下,吉利控股集團順利落戶寶雞,隨後又引進了吉利汽車發動機項目,如今,吉利、陝汽、通力、通家、通運等整車企業在寶雞“排排坐”,法士特鑄造、金鼎鑄造、華強公司等30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業蜂擁而至,這是尖端科技的工業之美。

寶雞文化產業發展大會的召開,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覽的承辦,是“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向全世界發出的文化之邀,是九成宮醴泉銘、青銅器銘文與現代書法篆刻之間最親密的交流。寶雞在親歷一場場文化盛事的同時,也奏響了建設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的最強音,這是君子相交的文化之美。

最美的,仍舊是人。是寫下請戰書奔赴武漢的人,是堅守崗位盡職盡責的人,是放棄休息排查危險的人,是埋頭苦幹建設寶雞的人,他們有的白髮蒼蒼,有的正值年少,在成就美麗寶雞的時候,也成就了自己。

寶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