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信軍:疫情何時結束?世界經濟將如何發展?

作者丨梁信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引發了全球危機,截至目前,全球累積確診人數已經超過53萬,疫情波及186個國家。雖然國內很多城市已經清零,但輸入病例仍在增加。

梁信軍:疫情何時結束?世界經濟將如何發展?

△全球疫情地圖,數據截至2020年3月27日16:00

梁信軍:疫情何時結束?世界經濟將如何發展?

△中國疫情地圖,數據截至2020年3月27日16:00

除中國以外,全球日新增確診病例數在4萬以上,甚至有專家預測,全球疫情高峰並未到來,很可能人們將面臨更為黑暗的時刻,恐慌情緒蔓延,大家都在關注疫情什麼時候結束,經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如何有效應對,怎樣將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高山大學2017級班長,復星集團聯合創始人梁信軍曾在高山夜話中分享過自己對疫情的看法和預測,隨著疫情變化,3月22日,梁班長也在高山大學社群裡對自己的想法做了深度解讀。


梁信軍:疫情何時結束?世界經濟將如何發展?

以下為梁班長的分享摘要(後附全文):

1. 全球大概率要到9月才會全面恢復生產生活;

2. 今年兩三個季度的訂單和供應鏈的損失,會帶來大量實體企業的破產和倒閉;

3. 石油危機算是全球經濟危機中的一個亮點;

4. 政府補貼有限,全球供應鏈受到的影響依舊會很大;

5. 波音和空客以及旅遊業受創鉅大;

6. 企業家要主動尋求尋求改變,降低出局的危險。


對疫情進展和解禁預測

中國

1月23號武漢啟動封城,政府希望四月初能恢復正常生產生活,我個人認為,最樂觀估計要到四月底五月初,才有可能解除交通旅遊限制。但整個經濟生活的人流、物流完全恢復正常,至少還要延後一個月,到六月份或者七月份才能夠完全恢復正常。

歐洲

歐洲是從二月下旬開始採取“緊”和“封”的措施,也有部分國家跟美國一樣,三月中旬開始封城,所以整個歐洲疫情進程就要比中國延遲1-1.5個月,到七八月份才能恢復正常。

美國

美國相比於歐洲,又要延遲0.5-1個月。但考慮到北半球氣溫升高不利於病毒感染和傳播,美國八月份恢復正常可能性也是比較大的。考慮到如果不封城不封國,就存在外來輸入威脅。所以全球大概率要到九月初一起跨入平穩期,那時生產生活才全面恢復

全球範圍經濟影響

對全球供應鏈來說,可能從一月底到九月初完全都是不正常的,所以市場對供應鏈的負面認識認為:今年的兩個季度甚至三個季度的增長可能就沒有了。而且是真金白銀的損失。

首先,這兩三個季度的訂單和供應鏈的損失,會帶來大量實體企業的破產和倒閉。

我們已經看到,全球很多政府都採取了補貼企業及企業僱員的方式來進行補救,但政府補貼也是有限度的,補貼一兩個月、個把季度就不得了了,沒能力補貼全年。所以對全球供應鏈的切實損害影響還是巨大的。

第二,對老百姓家庭影響也很大。

百姓們被禁足,不能出家門,各類消費會快速降低,這其中,必需品的消費還會有;但非必需品包括服務業在內的消費,全部都會接近歸零。

在服務業裡面,很多企業資產儲備不大、並且輕資產居多,大部分資產都是高流動性的,無論是餐飲娛樂、航空旅遊都是一樣的:淨資產底子不厚、生產和利潤高度依賴每月每週的經營現金流;如果真的有三五個月,甚至七八個月沒有收益,但固定支出還存在,相當部分企業會破產。所以服務業的壓力也不亞於實體企業的供應鏈的壓力,

一個企業或者國家的危機通常由兩類因素引發:

一個是槓桿太高;

另一個就是現金流斷裂。

有很多企業,即使有淨資產、負債率不是很高,但現金流斷了、沒有人貸款和接續融資了、企業的錢付不出來,也就倒閉了。

國家的經濟危機也是一樣的。

過去幾次大危機都是槓桿率過高,像2008和2009年的美債歐債危機,就是家庭槓桿率過高、疊加金融部門槓桿率過高,從而引發了危機,最終是通過國家出面救濟,槓桿部分轉給國家承擔、部分市場消化,這才慢慢恢復起來的。

此次疫情造成的危機,就美國而言,它的政府部門槓桿、企業部門槓桿,包括金融部門槓桿、家庭部門槓桿,都比2008年都好,所以這次美國不會有槓桿過度導致的危機。

但這次實際上是通過供應和消費兩端的現金流擠壓,導致了供應方面的生產企業破產,服務業的企業破產,從而引發失業飆升,進一步導致需求消費萎縮,影響產業和服務業的恢復。

這些破產至今還沒完全發生、但是預期信息很透明,一旦有這個預期之後,金融市場就把這個預期放大了。

海外股市比實體經濟表現經常要先行一步的。中國則是相反的,股市是落後於實體經濟的,所以市場一旦估計到有5-8個月失速,金融市場情況就會很糟。

關於石油危機

石油價格暴跌,實際上對用油國、石油淨進口國、用油的終端用戶、行業等來說都是利好的。因為這相當於產油國拿出真金白銀來補貼你。你消費一桶油,對方就補貼你40美元,那不是很好嗎?所以我覺得這是這次全球經濟危機當中唯一一個亮點。然而石油價格暴跌,會對石油的衍生品等金融參與者帶來一些破壞性影響,部分參與石油金融遊戲的人、部分產油企業、國家的石油部門都有可能會破產。但是,他們的破產,是以全球其他部門和國家得利為結果的,因此我覺得不能把石油暴跌看成一個危機。

關於航空公司和旅遊業

中國疫情曝光後,一月底全球就減少甚至斷絕了跟中國的航空往來;二月底歐洲,三月中旬美國都紛紛大幅減少了或斷絕了航空往來。

航班收入大幅減少後,中小型航空企業就會倒閉,大的航空公司會削減成本,首先會推遲資本性開支——所有的跟買飛機有關的交付、跟交付飛機有關的要付錢的業務全部都暫停!

那什麼時候能恢復呢?

前面提過、旅行禁令解除之後,生產生活完全恢復正常還要滯後一個月,而且全球彼此牽連,所以可能要到八九月份航空才會恢復正常。

那麼對於航空公司來講,從一月底到八月份,相當於半年的業績就沒有了。

所以他們第一,會推遲現在購買飛機付款的節奏或者暫時不付了;第二,未來購買飛機的計劃肯定也就往後推遲了。換句話說,對波音這樣的公司來說,肯定今年的業績就沒戲了;旅遊公司遇到的問題,類似航空公司,起碼要到六月下旬才會見底。

企業家應該怎麼做

※本部分內容來源於2020年2月21日高山夜話之對話梁信軍受疫情的影響,企業家要做些什麼?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受疫情影響的行業。

交通行業、旅遊、娛樂、傳統零售、餐飲、奢侈品、房地產、汽車,甚至金融產品銷售都出現問題了。

這些方面國家都注意到了,我認為企業家要做幾件事。

第一步,積極申請補助。我相信各級政府的財政政策會迅速出臺。海底撈2月19日從中信銀行拿了21億的貸款額度,到賬8.1億,而且三天就審批完了。如果你的企業也處於我列舉的受衝擊的行業的話,你怎麼沒有想到去拿貸款?海底撈怎麼就拿到了?

第二步,快速申請優惠貸款或者是企業融資。我認為貨幣政策會快速轉向。2月初8個部委和交易所,包括央行、發改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管理局、交易商協會、交易所,都推出了防疫期間融資融券的規定。

到2月19日為止,債券的名字有“疫情防控債”“戰疫專項債”在申報的債券有40只了,集資的資金300億人民幣,審批很快,利率很低,是抗疫債兩個重要的標籤。

第三步,把業務向線上轉型。

第四步,作為行業龍頭要主動併購,作為中小企業要主動向龍頭靠攏,抱團取暖。因為行業不會消失,財務壓力大的企業就會出局,最好讓自己出局前還有一點盼頭。

第五步,優化供應鏈。企業至少培養2個以上供應商,一個是中國一個是非中國的,應該重視快速增長的印度、新加坡、越南、柬埔寨和泰國等市場。

小結

我覺得這場危機簡單的說就是:由於疫情管控封鎖交通,封國封城等行為,帶來的供應鏈和消費的真金白銀的損失,然後帶來整個家庭收入的下降跟就業率的下降,最終帶來的一場供需兩側現金流枯竭引發的危機。

但這個現金流問題,在國家層面上是不會破產的。不會有國家危機,因為國家可以通過印鈔來解決。但對行業和家庭來說,是實實在在的危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