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在即,“安”務有“屋”——疫情之下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導語

新冠肺炎疫情的拐點即將來臨,復工返崗的高峰也悄然而至,雖然交通、防疫、企事業單位自身都在嚴格控制,但可預期的人流聚集依然時有可能。公司朝不保夕,行業生死存亡之時,誰又來保障復工的安全與未來的希望?

復工在即,“安”務有“屋”——疫情之下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進入2月,新冠肺炎疫情的全國治癒率已經連續多天超過死亡率,湖北外其他地區的確診與疑似數據也在不斷下降。而經濟的晴雨表——A股,今天同步大漲。

形勢一片大好,復工緊隨其後。


復工在即,左右為難


企業都在疫情中掙扎。北京奔馳只有一天的安全庫存,停產在即。西貝莜麵村董事長賈國龍表示,現金流只夠維持三個月。

行業執牛耳者尚且如此,中小型企業更是高呼兩個字:復工。第一個拉響警報一級響應的浙江,從電力和交通數據來看,小商貿之都早已按耐不住,超五成規上工業企業已經復工。製造業之都的廣東也在漸漸起步,大灣區重點項目更是吹響了復工的號角,東莞佛山的廠房之外,測試體溫的隊伍綿延如龍。

沒有生產就沒有效益,沒有效益,只能就地解散。

公司急,公司也怕。

雖然雷神山醫院院長的那句“拐點已經出現”,讓很多關注疫情的世人振奮而雀躍,可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只是,還有很多存量。

究竟該屈從利益而不管不顧,背信於員工與社會?還是該大義於道德,坐等心血煙消雲散?

安全防護,有“屋”如是


疫情下的復工,公共安全該如何保障?2月14日,廣州珠江新城某超甲寫字樓內,確診無症狀感染新冠肺炎病例的事實,讓這一問題愈加迫切。

面對復工救市的現狀,針對疫情防控需求,結合新型建築技術特色,景森新產業公司協同中輝綠建集裝箱有限公司、上海物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裝配式應急安全屋,另闢蹊徑,助力企事業單位有效實施疫情防控工作。


什麼是裝配式安全屋?

其以衛生保障科技為基礎,融合身份識別,紅外線熱成像測溫,流量統計,數據聯動,無菌潔淨走廊,物資發放,安全宣講等多種功能,同時集成消殺、應急、救援以及互聯網醫療設備的應急救援醫療站點,使用全程無觸碰,無感染,能有效達到消毒、滅菌、隔離等多種防疫功能需求,可廣泛應用於社區、園區、寫字樓等多種區域場所,不受場地限制,無需資質審批

裝配式安全屋採用3mx3mx3m的裝配式模塊建築,快速組合裝配,快速成型,功能平戰結合,應急具備測溫、消毒、口罩發放等功能,平時可以成為社區應急物資儲備點,應急安全教育屋,互聯網醫療、緊急聯網救援等功能。


科技力量,精準管制


事實一再告訴我們,抗擊疫情,防護是關鍵,科學有效的防護更是重中之重。

裝配式應急安全屋正是在此需求下,針對社區、企事業單位而研發推出的有效防護措施之一。該設施具有紅外線測溫,臭氧消毒,互聯網醫療/救援,防疫物資儲備四大核心功能,在疫情針對性、高效性、安全性等方面,乃至於未來公共安全防護方面,都擁有不可忽視的價值與意義。

復工在即,“安”務有“屋”——疫情之下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適用於群體性單位。目前而言,大範圍消毒與隔離的工具及方式,還掌握在相應監控部門及專業單位手中,企事業單位及社區在遭遇類似新冠肺炎的疫情時,大多隻能個人單打獨鬥,管理不及時,效果也不好。而裝配式安全屋採用裝配式建築模式,安裝便捷靈活,適用於各種企事業單位及社區。

復工在即,“安”務有“屋”——疫情之下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消毒機制高效無害。消毒物質而言,市面上採取較多的是酒精和氯氣,也有些化學制劑,但氣味難聞,可能引起接觸性不適。裝配式安全屋採用病毒預防性臭氧消毒機(該機型已經適用於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隔離病房),以紫外線殺菌有效預防,對人體無害。

多功能集一體,高效便捷。市面上其他消毒通道產品僅能提供人員消毒,不提供其他功能,而裝配式安全屋則一站式全方位安全殺菌保障,集消毒,物資發放,應急安全教育於一體。

復工在即,“安”務有“屋”——疫情之下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獨具高科技聯網應急指揮中心。市面上的其他消毒通道產品消毒大多是以個體為單位,無聯網應急措施,僅能單線處理,更無法提供數據上報。裝配式安全屋獨具高科技聯網應急指揮中心。

復工在即,“安”務有“屋”——疫情之下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響應政策,預防未來


疫情之下,每個企業都有義務和擔當承擔起社會責任,景森新產業公司亦是如此。全力致力於裝配式安全屋項目,正是為了積極響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上提到的,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指導方針。

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我們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的同時,也要正面危機,查漏補缺。2003年的非典,讓我們認識到了快速高效的應急措施的意義,7天小湯山的崛起更是刷新了建築行業對“高效”的認知。而這一次,我們在奮起抗爭的同時,也在不斷成長與進步:

一、重視平戰結合,補齊短板,健全優化重大疫情救治體系;

二、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監測疫情,溯源病毒,防控救治,調配資源等;

三、整體優化、協同融合基礎設施,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

春天將至,希望復甦,每一次進步,都是我們對未來的保障。


.END.


復工在即,“安”務有“屋”——疫情之下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大地研究院

廣東大地城市建設與房地產研究院(以下簡稱大地研究院),成立於2013年9月,由五位業內專家共同發起,是經廣東省社會組織管理局登記註冊,致力於城市建設與房地產研究的首家省級非營利性專業研究機構。

大地研究院集結多方機構及專家,專注新型城市與鄉村規劃、市政建設、城市更新、鄉村振興、文化旅遊、特色小鎮、田園綜合體、主題產業園區、醫養健康等領域專項專題研究,為城市、鄉村及地產行業的發展出謀獻策。

關注中國城鄉未來!


復工在即,“安”務有“屋”——疫情之下公共安全如何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