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热播新剧:别让孩子活成第二个樊胜美

你见过这样不完美的孙俪吗?

不苟言笑,自私强势,撬同事的资源毫不顾及。

租住凶宅,抛弃形象,出单成了生命的全部。

这,就是孙俪在《安家》中饰演的房屋中介店长房似锦。

孙俪热播新剧:别让孩子活成第二个樊胜美

一出场,利落的短发,黑白灰的普通职业装,连下属都默默吐槽“从包到箱子,再到全身,都是大陆货。”

为什么拿着丰厚佣金的店长,却没有过上与之相匹配的生活,反而还有些糟糕?

原因只有一个——原生家庭。


都说投胎是门技术活,有些人天生就是人生赢家,有些人就卑微如蝼蚁。很不幸,房似锦,是后者。

房似锦,乍听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联想到繁花似锦。

然而在聊天时,一句“你好,认识一下,我是房家扔在井里头没死成的老四,房四井。”心酸的自嘲让人却让人无法直视内心的悲凉。

在“重男轻女”思想的禁锢下,房似锦从小就受尽欺凌,家里更以贫困为由拒绝上学,要求她打工供弟弟读书。在爷爷的帮助下,好不容易熬到了毕业。

以为工作后,能用奋斗改写命运,但家庭和母亲就如同吸血的水蛭一般,步步紧逼让她时刻处于深渊边缘,毫无喘息机会。

孙俪热播新剧:别让孩子活成第二个樊胜美

母亲打电话张口就要100万给房似锦弟弟买房子,好不容易东拼西凑了20万做首付,却依然被逼迫负担弟弟余下的房贷。

但凡房似锦有一点不顺从,面对的就是母亲暴风骤雨般的电话短信、撒泼堵门,仿佛她的存在只是为了做房家的提款机。

几年来,她一直默默忍受没有任何尊严可言,甚至在和母亲大吵之后,仍然打电话问朋友借钱。

孙俪热播新剧:别让孩子活成第二个樊胜美

生活的逼仄,亲情的缺乏,让房似锦冷漠地面对职场和同事,只能用业绩不断温暖自己,舔舐伤口,填补房家这个深不见底的欲望黑洞。

哭的时候没人哄,学会了坚强;怕的时候没人陪,学会了勇敢,她像一个女战士一般,认为“从打击中变坚强,就是我一生的任务。”因为在她的身后,空无一人。


下面这副颇具争议的漫画,道尽了原生家庭关系的痛处,也让很多家庭教育者醍醐灌顶:原生家庭,竟有着命运的循环。

孙俪热播新剧:别让孩子活成第二个樊胜美

《纽约时报》排名第一的畅销书《You're Wearing That》中曾对孩子和原生家庭有这样的诠释: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关键的,家庭不仅创造了孩子所在的世界,还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应该怎样被诠释。

去年年底,《爸爸去哪儿6》改名为《一起出发吧》上线,谁都没想到,杨烁因为带娃的“打压式教育”,方式粗暴,被骂上了热搜。

连上一届最凶爸爸得主陈小春都惊叹道:“他太凶了吧!”究其原因,和他的原生家庭相关。

在节目中,他曾经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自己从小是被父亲打大的。

孙俪热播新剧:别让孩子活成第二个樊胜美

用暴力浇灌的孩子,成人后也不懂得怎么去爱,甚至会将这份暴力延续给了孩子,造成新的创伤。

心理咨询师赖佩霞在《我是演说家中》发表了一段《幸福为什么那么难》的演讲,讲述了她受母亲的影响,婚姻不幸,在生活中吃尽了苦头。

赖佩霞生在在离异家庭,父母离婚后,她随母亲一起生活。性格刚烈的母亲曾对她有两个重要的教导:

1.有话当面说出来;

2.我骂你是因为我爱你。

有话当面说出来,听起来是不是很对?但当赖佩霞把这个教条沿用在自己公婆身上,把她认为老人不对的地方指出来的时候,却遇上了情感的崩塌,她输得很惨。

我骂你是因为我爱你,更是把爱扭曲,可能直接导致孩子价值观的崩塌,把负面情绪误解为是爱。

四处碰壁之后,她才发现,我骂你更不是因为我爱你,就是情绪管理不好而已。只有真正放下对立,才能构建起坚固的亲密关系。

孙俪热播新剧:别让孩子活成第二个樊胜美

你看,原生家庭不仅仅是一代人的悲欢,更影响了孩子们的人生走向!

好在,我们不能选择父母,却可以选择做什么样的父母,可以选择自己和孩子过什么样的人生。


如何和解?房似锦的扮演者孙俪,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孙俪从小父母离异,父亲只甩下2000元便抛弃妻女而去。

家庭的变故让年轻时的孙俪好强、敏感又自卑,甚至对婚姻爱情不抱希望,曾亲口说:只想陪伴妈妈一生不嫁。

但如今,被原生家庭深深伤害过的她,放下了过往的包袱,轻装上阵,和邓超一起,组建了幸福家庭。

不仅和同父异母的妹妹相处融洽,更推荐她饰演《安家》中少女房似锦、《甄嬛传》中孩提时期的玉娆。而曾经被她怨恨的父母,如今也早已和解,享受天伦之乐。

孙俪热播新剧:别让孩子活成第二个樊胜美

而在文中提到的杨烁,在节目之后,也进行了教育上的反思,在奋力挣脱原生家庭枷锁的路上前行。

与自己和解,与过去告别,可能是卸下原生家庭包袱最正确的方式,也是对孩子最好的方式。这些来自原生家庭的阴暗面,在完全剥下正视之后,反而变为可以借鉴的案例,这是多么庆幸的一件事。

苏珊·福沃德曾在《原生家庭》一书中也有这样的诠释:“我们竭尽所能地做出种种抗争,希望父母可以对我们更加慈爱和宽容。可是这种斗争会耗尽我们的精力,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混乱和痛苦,注定徒劳无功。获胜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这种抗争。”

直面疼痛,才能真正治愈伤口;选择放弃,才是真正的和解放下。

无论原生家庭的好坏,命运的钥匙永远在你的口袋里,选择权都在自己手里。

愿更多人,冲破原生家庭的“茧房“。

愿更多的人,把“我”归还给自己,把孩子归还给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