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宋朝卒於明朝,跨越整個元朝的張三丰究竟活了多少歲?

引語

張三丰是金庸武俠小說中最出彩的配角,沒有之一。

僅在《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末節)》中略有提及,戲份加起來甚至不如周顛多,然而卻被千萬金庸武俠粉絲追捧,張三丰粉自成一體和眾多網友據理力爭勢要將張三丰塑造為“金庸體系武功第一人”。

歷史上張三丰也確有其人,事實上金庸書中張三丰的出場時的歲數和歷史背景結合起來跟史書文獻所記載的張三丰本人非常契合的,這一點在後面會有提及。關於張三丰終年多少歲坊間也是爭議不斷有149歲說、218歲說、長生說,那麼這位在宋朝出生、跨越元朝、在明朝音訊全無的張真人究竟活了多少歲呢?本文結合正史、野史、縣誌等史料中關於張三丰的信息,探究歷史上真實的張三丰

生於宋朝卒於明朝,跨越整個元朝的張三丰究竟活了多少歲?

張三丰祖師畫像

正史中的張三丰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正史中的張三丰是怎麼樣的。《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傳第一百八十七·方伎》中明確記載張三丰生平的第一書,開篇提到:

明初,周顛、張三丰之屬,蹤跡秘幻,莫可測識,而震動天子,要非妄誕取寵者所可幾。

為什麼筆者開始將周顛的戲份和張三丰作比較,就是因為《明史》中這句話。歷史上周顛和張三丰都被尊為“仙人”,二人行蹤飄忽且仙風道骨,連皇上都有所耳聞,並信以為真。在本卷中後面也提及朱元璋曾派人訪尋張三丰:

太祖故聞其名,洪武二十四年遣使覓之,不得。

生於宋朝卒於明朝,跨越整個元朝的張三丰究竟活了多少歲?

張三丰祖師畫像(二)

朱元璋為什麼要特意尋找傳說中可能不存在的張三丰呢?我們來分析一下,洪武24年是1391年,朱元璋此時已經63歲,垂垂老矣。而古代帝王沒有人能抵抗“長生不老”的養生之道,秦始皇就不提了,甚至有很多皇帝譬如嘉靖、雍正等人大量服食仙丹試圖續命。

而張三丰在洪武24年早已是百歲老人,且本身“道家真人”的名望世人皆知,我想如果你是朱元璋,你也一定寄希望張三丰本人傳授自己養生之道吧。且第二年朱元璋就大病一場,在朱元璋本人所著的《御製周顛仙人傳》中記載:

(洪武二十五年)(1392)朕患熱症,幾去世,俄赤腳僧至,言天眼尊者及周顛仙人遣某送藥至。……朕遂服之。當夜病癒,精神日強一日。服過三番,乃聞有葛蒲香,盞底有丹砂沉墜,鮮紅異世有者——《明史·卷二九九·周顛傳》也載有:「洪武中,帝親撰周顛仙傳,紀其事」。

值得一提的是洪武25年朱標太子去世,而朱元璋也在同一年重病幾乎身亡,二者有無關聯不得而知。

筆者一直認為朱元璋所作《御製周顛仙人傳》恐怕把他兒子朱棣乃至後世極個別明朝皇帝害的不慘,朱棣為了尋找張三丰比起朱元璋更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發詔“找不到張三丰,就去死”。以常人推斷,我家先祖曾經被“仙人”以仙藥續命,那自己無論如何也要效仿尋仙了。

生於宋朝卒於明朝,跨越整個元朝的張三丰究竟活了多少歲?

李連杰《太極張三丰》

張三丰卒年考

我們推論年齡不詳之古人通常從卒年往生年推,畢竟古之奇人逝世之時多有文獻記載,而生年則極為難考,張三丰也不例外。

《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傳第一百八十七·方伎》中寫道:

太祖故聞其名,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遣使覓之,不得。後居寶雞之金臺觀。一日自言當死,留頌而逝,縣人共棺殮之。及葬,聞棺內有聲,啟視則復活。

金臺觀位於中國陝西省寶雞市金臺區北坡森林公園半坡處,創建於元朝末年,為明代道士張三丰修道處。《明史》中記載朱元璋派人尋找張三丰沒找到,之後有一天,張三丰在金臺觀中自稱“我該去了”,隨後原地羽化。當地人用棺材收殮三豐屍體,可是在下葬當天突然聽到棺材中有聲音傳出,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張三丰死而復生”

生於宋朝卒於明朝,跨越整個元朝的張三丰究竟活了多少歲?

《倚天屠龍記·魔教教主》洪金寶飾演的張三丰

《明史》是清·順治年間開始修撰的,可是張三丰死而復生這件事卻不是清人杜撰的,明朝天順五年1461年成書的《大明一統志·仙釋》中談到張三丰有這樣一句話:

本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九月二十日,自言辭世,留頌而逝。民人楊軌山等置棺驗訖,監葬發視之,三豐復生。

在這本文獻中明確記載了張三丰卒年月是1393年9月20日,其他相關記載也比《明史》中更為詳細,甚至出現了證人“楊軌山”。在1991年何家勁版《少年張三丰》中楊軌山和張三丰是從小長大的好基友,而歷史上楊軌山則類似於張三丰的弟子之類,只不過關於楊軌山這個名字在其他地方並無記載,暫且以《大明一統志·仙釋》中所述內容為準吧。

生於宋朝卒於明朝,跨越整個元朝的張三丰究竟活了多少歲?

張衛健版《少年張三丰》

提起張三丰相關的影視劇,我一直很推崇張衛健版《少年張三丰》中開篇的一幕,這一幕和《大明一統志·仙釋》中所述一模一樣,張三丰原地羽化,一堆弟子在悼念,突然張三丰活了過來對眾人說“我沒有死,只不過做了一個夢,回到了125年前”。而且旁白中提到的“張三丰享年147歲”“死於明太祖洪武年間”也都非常契合史料,為什麼這麼說呢,接下來研究一下張三丰的生年。

張三丰生年考

張三丰的具體生年無論是正史、野史、地方縣誌中均無明確記載,我們只能通過張三丰本人所寫的幾首詞和後人所作的相關資料通過某一個年份往前推斷。

首先最有利的史證就是張三丰本人所著的《雲水集》,其中有一首《悠悠歌》全文如下

悠悠歌,悠悠歌。四十八歲空消磨,人生壽命能幾何!株守恆山十六載,燕趙往來成逝波。

生於宋朝卒於明朝,跨越整個元朝的張三丰究竟活了多少歲?

黎姿版《倚天屠龍記》張三丰

這首詞作於至元三十一年(1294)甲午歲,張三丰路過北嶽恆山,此時張三丰未開悟,凡夫俗子一名感慨自己空活了48年,照此往前推48年是1247年丁未歲,此時是南宋淳祐七年,蒙古帝國第三任大汗已經繼位,時元定宗2年。

自古“孤證不足為憑”,

清代道人汪錫齡對被神化為仙的張三丰欽敬崇拜之深,世人無出其右。《樂山縣誌》中記載:

三豐全集八卷,張三丰著。是書清康熙時,汪觀察錫齡字夢九所裒集,嘉慶道光間李氏刻之。

汪錫齡數十載研究張三丰的各種史料及著作,剖析了張三丰的一生,其中在他所著的《三豐先生本傳》中提到一句後世常常引用的一句話:

延祐元年,年六十七,始入終南,得遇火龍真人,傳以大道。

生於宋朝卒於明朝,跨越整個元朝的張三丰究竟活了多少歲?

張三丰雕像

說延祐元年,也就是元仁宗繼位那一年1314年,張三丰時年67歲,終於來到終南山,得以遇到火龍真人,悟道脫胎,終成一代宗師。1314年往前推67年正是1247年附近,這一年張三丰出生。

兩者相互印證,可以得出張三丰生於1247年(左右),具體月日不明。彼時是南宋理宗淳祜七年,金朝已亡十二年了。

金庸武俠中張三丰年歲考

金庸武俠中張三丰第一次出現是在《神鵰俠侶》最後一章《華山之巔》中:

只見那少年說道:“師父,這兩個惡徒心存不良,就是要偷盜寶經,豈是當真的心近佛法?”他小小身材,說話卻是中氣充沛,聲若洪鐘,眾人聽了都是一凜,只見他形貌甚奇,額尖頸細、胸闊腿長、環眼大耳,雖只十二三年紀,但凝氣卓立,甚有威嚴。

生於宋朝卒於明朝,跨越整個元朝的張三丰究竟活了多少歲?

張三丰雕像

這裡提到張君寶約莫十二三年紀,而這一年在蒙哥率軍圍攻釣魚城(書中是襄陽城)被反殺,歷史上蒙哥是1259年8月11日戰死,即使華山之巔往後推遲幾個月,最遲也是1260年初,那麼張三丰生於1247年,此時正是十二三歲,可見金庸先生在寫《神鵰俠侶》的時候,只出場一章的張君寶也是經過了大量史料考證才落筆的

不僅年齡,在《倚天屠龍記》中對於張三丰的性格描寫也是契合史書的,《明史·張三丰傳》中開篇就寫道:

張三丰,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以其不飾邊幅,又號張邋遢。頎而偉,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輒盡,或數日一食,或數月不食。

正史中寫道張三丰為人不修邊幅,世人笑稱“張邋遢”,和《倚天屠龍記》書中的張三丰如出一轍,可見金庸先生對於張三丰的研究表(作風)裡(年歲)如一了

生於宋朝卒於明朝,跨越整個元朝的張三丰究竟活了多少歲?

張三丰畫像

終言

綜上所述,張三丰是在宋末1247年出生,跨越了整個元朝,在明初洪武年間1393年駕鶴,享年147歲。雖然各地方縣誌偶有記載在清朝也有“三豐蹤跡”,實際上都是後世穿鑿附會的“假三豐”,至於張三丰死而復生一事,正史多半有浮誇之嫌,不足為信。

甚至有人認為張三丰在今天仍然隱世再生,那就更加荒唐了,但無論怎麼樣,張三丰本豐創立武當派,振興本土道教,必定是名留青史,萬古長存的“張真人”。

華夏在,三豐不滅,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