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種方式說話,孩子竟然這麼聽話!後悔沒早點知道

經常聽到一些父母說,他們的孩子很難管、不聽話。

在他們口中,孩子總是問題重重,就像個麻煩製造者,而父母則像是警察,整天處於警備狀態,隨時預備告訴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可以。

偏偏父母越是圍追堵截,孩子越要突破底線,甚至做出一些離經叛道的事情來,還一波接一波,讓人沒有喘息之機。

換種方式說話,孩子竟然這麼聽話!後悔沒早點知道

這裡不得不提心理學上的一個詞——禁果效應,意思是說一些事情越是被禁止,在人們看來它們越是散發著誘人的吸引力。

尤其對於叛逆期的孩子來說,越是父母禁止的事情,越充滿誘惑。他們被誘導著去突破禁止和限制,去向父母宣戰。

因為禁令來自父母。父母就是權威,是力量的代表。若能夠挑戰禁令,也就意味著自己具備戰勝權威的力量。

那父母會問:有時候孩子的行為的確需要干預,到底怎樣才能跳出權力的爭鬥,同時還能讓孩子“聽話”一些,懂得配合一些?


PS:這裡的“聽話”,特指大人給的建議性、引導性的話,孩子能夠聽懂、聽進去,而不是我們通常說的乖巧、懂事、隱忍。

換種方式說話,孩子竟然這麼聽話!後悔沒早點知道

對於孩子常見的一些“不聽話”行為,其實只要我們在溝通中注意一下用詞技巧,就能轉變孩子不配合的形勢。

記得兒子3歲的時候,有段時間對插座特別好奇,沒事兒就趴在地上摳摳。我馬上下單保護罩準備安裝,並且對兒子進行了一番“安全”教育。

換種方式說話,孩子竟然這麼聽話!後悔沒早點知道

那會兒擔心孩子理解不了什麼是“危險”, 於是跟他說:“寶貝,你知道嗎?插座裡面藏了一個會吃人的怪物,你千萬不要去碰,否則你的小手就會被怪物吃掉!”

結果自然是,孩子對插座的興趣更濃了,甚至對裡面的怪物充滿了好奇,即使裝好保護罩的插座,一有機會他依舊要去摳摳。

後來我才知道,孩子更關注的是“視覺化、形象化”的詞。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測試,大家不妨來試一試:不要想著一頭粉色的大象,不要想著一頭粉色的大象。

相信絕大多數的人,在聽到上面這句話時,都會下意識地去想象一頭粉色的大象,並且這隻大象在腦海中出現了兩次。

這說明了,相比起“不要”來,大多數人更關注的是那個更具體、更形象的事物——粉色的大象。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當我跟兒子說“不要碰插座,裡面有一隻可怕的怪物”,兒子下意識地被“怪物”吸引,自動忽略了“不要碰插座”的否定字詞。

這個時候,你可以把否定句式換成正向的指令,比如:

  • 你不要在牆上畫畫 → 在白紙上畫畫會更有趣
  • 你不要去碰插座 → 我們一起來看故事書吧

相比起負面的指令容易讓孩子因為錯誤而感到恐懼與羞愧,正向的指令可以幫助孩子更輕易地瞭解需要遵守的要求,同時,給孩子提供了通過完善自我的行為而收穫認可與自信的機會。

當然,你還可以引入其他關聯詞,諸如:

  • 不是用來玩的,這個……
  • 那件事很危險,但是看繪本或者出去玩兒,這兩者你可以選一樣。
  • 現在不能XXX,但是以後
    ……

這有點像在跟孩子玩兒組字詞的遊戲。別小看了這樣的小遊戲,它能夠幫助孩子緩衝失望感,延遲滿足,並試著考慮多種可能的解決辦法,而不是陷在沮喪當中出不去。

簡言之,當我們不許孩子走這一條路的時候,同時要給他留出另外一條出路來,讓他可以去探索、去感受、去做決定。

父母做到這一點,對孩子的成長非常可貴。

換種方式說話,孩子竟然這麼聽話!後悔沒早點知道

不過,也有的時候,孩子行為問題屢教不改,父母怎麼引導孩子都沒用。

比如,一個5歲女孩的吃手問題,讓她的媽媽苦惱極了。

媽媽說:

“女兒性格隨我,比較內向,遇事容易緊張,一緊張就愛啃手指,後咬到手指頭血淋淋的,現在她的手指動不動就受感染。後來,連牙齒都有一些變形了。”


為了阻止女兒吃手,媽媽好話歹話說盡,甚至還用上了各種偏方,如纏膠帶、抹辣椒水、塗清涼油等等,都沒用。咬指甲其實在孩子身上挺常見的。一個是牙齒,一個是指甲,這是一個小小孩身上兩個最具有攻擊性的部分。

但是,當一個孩子很乖,沒有辦法去表達攻擊性,也沒辦法去跟父母表達自己內心的抗拒,那麼他只能通過咬指甲去排解內心的焦慮。

指甲的那個血淋淋,對他而言不疼。他內心裡的苦和痛更甚。

換種方式說話,孩子竟然這麼聽話!後悔沒早點知道

果然,後面我們瞭解到,這個孩子父母很忙,陪伴她的時間很少。而且,短短几年內,這個小家庭數次搬遷、給孩子換幼兒園。

所以,這個孩子她的內心始終處於動盪不安的狀態裡。

她需要父母的關注、支持和愛。


可惜,父母沒能看到孩子的內心需求。於是,小女孩的咬指甲行為,後來進一步演變成了她吸引父母關注的方式,並日益固化了下來。

經驗告訴她:只有咬指甲的時候,父母才會關注她。

孩子通常就是這樣,他們乖的時候可能沒有得到關注,可是行為出現偏差的時候卻會得到關注,於是他們就去下意識重複那個行為。


所以,要解決孩子反覆吃手的問題,最關鍵是父母要看到孩子的問題行為背後藏著的那些複雜情緒,去容納孩子的那些情緒,傾聽孩子的感受和困擾,並與孩子一起思考如何解決或提供幫助。


說起來複雜,做起來很簡單,就是停止反覆告誡孩子說“不許再吃手”,相反,輕輕地抱住孩子,看著孩子的眼睛,問一句:“寶貝,我看到你好像有些緊張,是遇到什麼困難了嗎?”

換種方式說話,孩子竟然這麼聽話!後悔沒早點知道

事實上,讓孩子從“難管”變得“聽話”的,並非某一句神奇的話術,而是父母藏在話語背後的態度。

如前述案例展示給我們的,當我們不再試圖去“禁止”孩子,不再圍著問題本身轉,而是去站到孩子的角度,給孩子提供“幫助和支持”,事情往往就簡單多了。

這需要父母從高高在上的權威的位置上下來,真正去平視和尊重孩子。


我認識一位學心理學的朋友,她和女兒的關係非常好。女兒無論學習還是生活,自理能力都能強,遇到拿不準的還會主動尋求媽媽幫助,虛心聽取媽媽的建議。

這麼“聽話”的孩子怎麼養的呢?


除了極少會危害孩子自己或者他人的行為,媽媽會堅定地喊停,其他時候,媽媽基本不對孩子說“不要”、“不許”“停下”之類的詞。

大部分情況下,她都會跟孩子進行朋友式的閒聊。就是沒有評判、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沒有太多的意志輸出,只是我很好奇你的生活,同時也跟你講講我的生活,以及分享一下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分享完了,隨口問一句:你最近遇到什麼困難嗎?需要我幫忙嗎?


這樣的閒聊厲害在哪裡?

它不會帶給孩子負擔和壓迫感,相反,孩子會覺得你很真誠,覺得父母不把我當小屁孩看,覺得被尊重、被信任。這個時候,你們的親子關係就會建立得很好,因此你說話,孩子很容易就聽得進去。


一定得記住,孩子聽話,永遠不是因為懼怕你,而是因為愛你,相信你,心甘情願接受你的建議和引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