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昕搜:瑞幸自爆造假後面臨的輿情風波

1月31日,國外調查機構“渾水研究MuddyWatersResearch”發佈一篇長達89頁的匿名報告,報告指向了2019年5月登陸納斯達克的瑞幸咖啡。

報告中含有大量數據。報告人聲稱通過對瑞幸咖啡近百名全職員工和上千名兼職員工,近千家門店暗查,獲取20000餘張瑞幸咖啡的購物小票以及多數門店錄像,最後得出結論認為,瑞幸咖啡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每家門店單天銷量至少誇大了69%和88%。之後瑞幸咖啡對此報告進行公開表態,否決了報告中的所有指控。

兩個月的4月2日,瑞幸咖啡發公佈了一份“偽造22億元交易”的內部調查報告,隔空證實了當初渾水發佈的內容。公告發生後,瑞幸盤前股價一度暴跌超過80%。開盤後股價暴跌78.55%,蒸發市值達到300億。

上海昕搜:瑞幸自爆造假後面臨的輿情風波

作為一家從成立到IPO僅僅18個月,創下全球最快紀錄的年輕公司。縱觀瑞幸的整個發展歷程,除了他廣開店面,大力補貼用戶等行為,上海昕搜對瑞幸咖啡公關運作能力以及輿情監控的行為極為感興趣。就像在營銷方式問題上,瑞幸咖啡一直以來就以補貼、優惠券等多種方式讓利於消費者,並且請與理念相匹配氣質或者流量明星做代言,逐漸打消行業和媒體的虛胖質疑,獲得一批年輕白領的喜歡,成功被打造成唯一一個能和“星巴克”碰一碰的 “小藍杯”品牌。

對公關和輿情、品牌的重視在瑞幸咖啡遇到的幾次事件中都有所體現,為瑞幸咖啡扭轉口碑可謂立下了不少功勞。瑞幸咖啡在融資成功之後,廣發優惠券,由於是在得到國外大佬的融資的情況下作此動作,又被廣大消費者戲稱為“割資本主義羊毛,請國人喝咖啡的國貨之光。”

目前瑞幸被推在輿情的浪頭上,對於事件真相,眾說紛紜。就上海昕搜的輿情監測系統進行的大數據信息抓取來看,對於瑞幸咖啡的這一場風波,消費者大多對於瑞幸造假事件抱有一種“吃瓜”態度,但對其前景並不樂觀。據瞭解,今日,北京多個瑞幸門店接單量巨大,有不少手中有優惠券,紛紛甩“券”。


上海昕搜:瑞幸自爆造假後面臨的輿情風波

(瑞幸微博官網)

除此之外,也有人對瑞幸咖啡本次事件持好奇或者同情態度,而資本市場的憂慮顯得更為深遠,有一些人員擔心瑞幸咖啡的事件會引起美國資本市場對中概股公司的不信任,從而引發危機,畢竟瑞幸咖啡是目前中國概念股財務數據造假規模先例的美國上市中概股公司。

對於本次“自爆”,有專業人士認為,瑞幸咖啡此舉看起來是自爆,而又不乏有“自保”的嫌疑在,專業人士認為,這一行為也許是瑞幸咖啡的“洗白”,而造假22億這個數字說不定也是“洗”後的結果。

而在公告發布一天後,瑞幸董事長陸正耀朋友圈發聲:“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夥伴加油!”。瑞幸咖啡微博官方網站也在平臺發佈相應微博:


上海昕搜:瑞幸自爆造假後面臨的輿情風波

(瑞幸咖啡微博內容)

目前對於整個事件,很多人可能只瞭解了一個數字,事情真相以及未來瑞幸咖啡終將如何還需要時間來證明。上海昕搜認為,面對突然重大事件,隨時隨地的輿情監測必不可少,只要信息暢通才能到就看到輿論所指方向。正如瑞幸咖啡的這次舉動,既然選擇了“自爆”想來是做好了應對之策,不管是輿情,還是未來,總有落腳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