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所提倡的,是否影響著我們?為什麼說他是偉大的呢?

人性本善",我相信這段歷史一定是這樣的,孟三遷是在為齊國做善事,沒白吃齊國的飯。按照儒家的德性,滕國要是施仁政,真有效,肯定要大吹特吹了,口口相傳了。戰國時期儒是顯學,口碑傳播肯定非常好,非常快。但是,因為春秋筆法寫歷史,導致滕國的歷史居然很少,真是不可思議,儒們居然謙虛的不記載,忘卻了戰國時期一個"變儒"後變"強盛"的國家。太詭異了。

孟子所提倡的,是否影響著我們?為什麼說他是偉大的呢?

但我們不可以否定亞聖,他肯定是齊國打入他國的一把利器,所以,儒學在戰國時期,也是有用的。按照孟子的仁政模式,人口會增加,財富會積累,百姓可以在該國安居樂業,歸屬感也會更高,打仗自然將士用命,用木棍幹掉拿強大武器的敵人也不是沒可能。但是這只是理想狀態。孟子的理念如果是慢慢攀科技、發展生產力,通過提高該國綜合實力來帶動軍事實力提高。別的國家就是偏向於不管不顧玩命爆兵,以戰養戰了。

孟子所提倡的,是否影響著我們?為什麼說他是偉大的呢?

玩過即時戰略遊戲的都知道後者一般更容易贏。但是我還是更喜歡孟子一些。 孟子的思想生不逢時罷了。即使他的思想中有一些過於的理想主義,但是知其不可而為之才是英雄。孟子的功勞,主要就是發揚光大了儒家,復興了儒家。在孟子那個時代,墨家佔了上風,大部分人都去學墨家了。要不是孟子發揚光大了儒家,現代儒家流傳不下來,流傳下來的應該是墨家。

孟子所提倡的,是否影響著我們?為什麼說他是偉大的呢?

所以孟子被稱為亞聖。你讀了論語和孟子,就知道孟子和孔子的區別了。孔子是一個溫文爾雅的老師。而孟子是一個豪氣沖天的俠客。有了孟子,如加多了一點俠客之氣,所以才更有意思。在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還是算得上是親戚, 雖然互相之間人殺得多,人死得多,但是死的大多數是平民,對統治階級是不算傷筋動骨的。

孟子所提倡的,是否影響著我們?為什麼說他是偉大的呢?

所以孟子才會出來提倡——仁義,目的就是站在人民角度,提供理論基礎,讓統治者明白人民的重要性,讓統治階級能對下層階級有一點點的關心。儒家最大的問題是沒考慮到人性的惡,實踐不能。後來的荀子發現了人性的惡,建立了基礎理論,然而真正實踐出來的卻是——法家。但是法家建立了一套只為了統治者服務的制度,忽視了儒家的仁義,仁政雖不可行,但是孟子的光芒是如同太陽一樣,一直照耀著中華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