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種說法?你怎麼看?

幫戈的經典影視


很有深度的一個問題啊。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脾氣差的女人有人寵。

公平嗎?不公平。

揹負最多的那個人到頭來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反而最不缺寵愛的人越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但在認識這一點以前你需要知道三件事。

第一,給糖的根本原因不是因為哭鬧,而是別的關於愛的理由。

我是因為愛你才在你哭鬧時給予安慰的糖。從這個角度來說,不哭鬧的孩子不給糖,初步原因是覺得她不需要,深層原因是對她的喜歡不夠深。

設想兩邊都是孩子,你自己的孩子不哭鬧,別人家的孩子喜歡哭,正常人的做法是什麼?

答案是:人前安慰哭鬧的那一個,人後誇讚自己的孩子懂事,並給予更多的獎勵。

這是因為:給糖不取決於誰會哭,而是取決於給糖者內心的喜愛與偏好。

第二,沒有人會喜歡哭的最兇的那個孩子,同理脾氣差到一定程度,也只是在不停試探對方容忍的底線而已。

一群孩子裡叫囂最兇,哭的最狠的那一個,你要相信成年人對待他們的最常規方法永遠不是給糖,而是給予一定“顏色”,讓他們明白哭的太兇無濟於事。

這是一個適度原則。

即我們說的“會哭”,重點不在於“哭”,而在於“會”。為什麼說會哭的孩子有糖吃,因為哭是一種訴求,是向對方表明你的需要。這是溝通的魅力所在,首先很多時候不是對方不願意給你,而是你不說他不知道,他沒有辦法給你更多;其次良好的訴求方式,可以令給予者和被給予者雙方感到滿足。

脾氣差的女人有人寵。因為對於寵她們的人來說,她們表現的足夠可愛,弱小,使保護她們的行為,本身會給給予者帶來精神上的滿足。

但相反一味的脾氣差,超越了適度原則的度,相信我,這是對對方愛你有多深的一種試探和考量。

第三,視人而定。

聰明的給予者懂得誰才是真正需要他的人,跟會不會哭鬧沒什麼關係,只有那些拎不清現實的人,才會因為別人的撒嬌示弱,去反過來傷害最需要自己,或者說把愛隱藏在心底的人。

拎不清,一世苦。

他們自以為保護了最需要保護的人,到頭來不過淒涼的發現,人走茶涼,最愛自己的人早已絕望。

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這是世間痛苦的根源所在。

那些不明白誰才是付出最多的人,他們失去的東西,等真正暴露出來的一天會讓他們自己明白當初的行徑有多可笑可悲

所以啊姑娘。

還是那句話,遇人不淑,不足掛懷。

一段感情絕不會因為你的不會哭鬧而失敗,失敗只失敗在你沒有遇到一個能看到你心中淚水的人。


葫蘆裡的流年往事


人之初,性本善。哭也是示弱的一種,而大部分人對於弱小者都會同情,所以才會有“會哭的孩子有奶吃”。

這句話是對的,事實也確實如此。但是我個人卻不贊同這樣做。

剛出生的孩子,沒有這種意識,也就算了。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特別是大人的時候,再用這樣的方式,我個人不是很不喜歡。主要原因有下面兩點:

1、有綠茶的嫌疑

特別是在感情的事上,特別是對於男生來說,很多正常的男生都見不得女生哭,所以女生一哭,他就會整體偏向這一方,如果有競爭者,那麼這對競爭者很不公平。

2、能力有限

這種主要是在工作中,能力不足靠哭來贏得老闆的同情和支持,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當然這種不是隻工作中受了委屈,而是指哪種平時工作都是得過且過,沒什麼能力。但是為了升職加薪,卻用哭來達到比實際有能力的人更高的高度。這也是對其他人的不公平。

以上只是個人的觀點了,謝謝。



微笑的晨曦


在任何一段感情世界裡,只有不停的“哭”不那麼強勢,不那麼獨立,才能讓他有被需要感,感情才能長久。


82年的礦泉水a


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遠比讓人來揣摩來得效率,會哭會鬧也是聰明的表現啊,悶聲不語害自己啊!你覺得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