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結婚、生子···這不是人生必答題

2020年的開端就足以讓人感慨萬千,疫情籠罩,全國停工停產停學,科比和女兒gigi意外去世,一個接一個暴擊,讓大家把2020年的宏偉目標全部清零,變成了一句“活著就好”。

每個意外離去的人都不曾想過災難會降臨在自己頭上,所以在平常的每一天仍舊奮力博取著世俗所謂的成功,也是啊,畢竟還沒有離開這人世間,也不知哪一天會離去,該爭取的還是要爭取,總不能因為不知那一天會掛掉,就渾渾噩噩過每一天,買車,買房,結婚,生子,哪一步能停下來?

自從在外唸書,我回老家的日子屈指可數,因為父母實在混的太差,憑我一己之力很難在老家翻身,又心高氣傲不想攀高枝嫁人,所以一直在外工作生活,這兩年過年都把父母接到身邊,雖是租的房子,一家人待著倒也算舒心,父母其實也不太願意去走親戚,賠笑臉,因為就我家混的最慘,沒車沒房。

在外7年,回老家少了,自然和親戚同學聯繫的少了,偶爾回家,親戚免不了問:“有男朋友嗎?什麼時候結婚?買房了嗎?為啥不回家考個公務員、老師啥的?”非常好奇全中國的親戚是怎麼在這點上做到統一的!

至於小學、初中、高中的同學聯繫的也逐漸少了,我這人本性有些許淡漠,不是很注重去維護這些遙遠的感情,因為大家在一起實在沒什麼可聊的,只能憶往事,可是往事憶多了沒有什麼好處,樂趣也少了許多,再加上同學逐漸結婚生子,人生階段完全不同,可聊的也少,但是偶爾聊起也逃不開那些問題:

同學:“啥時候結婚?”

我:“暫時還沒打算。”

同學:“為啥不結?”

我:“暫時還沒這個打算,而且人也不是一定非要結婚。”

同學:“這怎麼可能呢?人肯定是要結婚的,早晚都要結,不如早點。”

我:“(勉為其難回應)嗯,也是,就現在還不急。”

同學:“你們房子買了嗎?”

我:“一線城市首付最少也得八九十萬,買不起。”

同學:“也是啊,那你們就一直打算呆在那邊。”

我:“說不上啊,再看吧。”

至此無話,大概再聯繫就是結婚隨份子,她的娃滿月隨份子,她的娃百日隨份子,她的娃週歲隨份子,突然發現生個娃可以有這麼收錢的機會啊!要是再來個二胎,這些步驟還要重複一次···

什麼時候人與人之間的聊天可以不以追命“三問”開始,可以不從詢問他人的隱私作為聊天切入點,可以真誠的給予對方關心,發自問對方一句最近過得好嗎?而不是通過詢問對方的隱私獲得安全感。

當然,我身邊也不全是這樣的朋友,或者說這樣的人已經不能稱之為朋友了,真正的朋友不講客套話,張口就胡侃,真遇到點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鄭天嘰嘰喳喳互相吐槽,煩心事大大方方拿出來講,真朋友也會互相比較,而這種比較是為了說出我的悲慘,成全你的幸福,讓你知道這點事不算什麼,人生的路還長著呢,咱們慢慢走,好好拼。

我需要這樣的朋友,而不是那種假客套,問隱私,通過比較讓自身獲得優越感的“朋友”,但是礙於面子,我們還是需要應付著這樣的“朋友”。

買不買房,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這完全都是自己的事,不該為了任何一個除了自己願意以外的想法去做這些事,可能到最後我們還是會活成一個樣子,但人生階段各有不同,實在沒必要劃分一條統一的線,更沒必要把這些作為炫耀的資本,這只是你人生想做的事,不一定是別人人生一定要做的事。

希望我們能按自己喜歡的樣子過好這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