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要求給予信貸傾斜的“四類人員”,我們應該怎麼識別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稱“疫情”)防控期間,銀保監會、人民銀行、財政部等部門(下稱“監管機構”)下發通知,要求對於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員(下稱“四類人員”),金融機構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疫情期間因不便還款發生逾期的,不納入徵信失信記錄(下稱“政策支持”)。

在監管機構發佈政策支持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有的“老賴”已將疫情變成反催收的利器。如部分貸款群以及卡農、我愛卡等論壇充斥著各種以疫情為藉口不還款的“套路”。更有甚者“傳授”偽造證據的方法,如偽造體溫證據、隔離證據等。

在監管機構並未作出具體認定“四類人員”細則的情況下,為便於金融機構在實施政策支持時更具有可操作性,防止“老賴套利”,結合相關規定及我們的經驗,針對“四類人員”的識別,提出如下具體意見,供參考。

受疫情影響,要求給予信貸傾斜的“四類人員”,我們應該怎麼識別

對於該類人員,可根據該類人員提交的住院(隔離)證明、醫生的診斷證明和診斷報告、檢測報告、化驗單等相關醫療單據等進行甄別。

該類人員的甄別相對簡單。但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該類人員應當由定點醫院收治治療。因此,建議核實相關文件是否為當地定點醫院出具。各地定點醫院信息可以通過該地區政府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等途徑查詢獲悉。對於非定點醫院出具的相關文件證明,建議予以進一步核實並作出綜合判斷。

受疫情影響,要求給予信貸傾斜的“四類人員”,我們應該怎麼識別

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該類人員主要為疑似病例、確診病例、輕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衛生監管部門會要求該類人員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並要求醫護人員對其進行體溫測量並填寫《醫學觀察登記表》等文件。

因此可以要求該類人員在醫護工作人員允許的情況下,對《登記表》、其他材料文件、醫護人員現場工作行為進行拍照。對在集中隔離區進行隔離的,還可以要求其提供隔離區名稱、位置、聯繫電話,若有明確標識的可以要求其提供現場照片。或者要求其提供有關政府部門出具的證明性文件。

需要提醒的是,受一些居民區、村鎮採取的限制甚至禁止出入措施影響的普通民眾不在該類人員範圍內。

受疫情影響,要求給予信貸傾斜的“四類人員”,我們應該怎麼識別

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

該類人員範圍較廣,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該類人員包括參與疫情防控的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工作人員、政府工作人員、與應急設施、設備、救治藥品和醫療器械以及其他物資和技術的儲備與調用相關的工作人員等。通過我們從公開渠道查詢到的各大銀行發佈的文件看,主要將該類人員鎖定在醫護人員、政府工作人員。我們建議各大銀行應遵循上述規定,將認定範圍予以拓寬。

針對該類人員,可以要求其提供工作單位出具的證明、工作證、工牌、執業證書、資質證書等文件,也可以要求其提供防疫工作期間的視聽資料等文件。

受疫情影響,要求給予信貸傾斜的“四類人員”,我們應該怎麼識別

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員

該類人員範圍較為寬泛,認定難度較大。

從監管機構下發文件的精神來看,該類人員的重點可以設定在《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中提到的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包括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需要特別關注這些行業中的小微企業從業人員及個體工商戶

該類人員應提交的證明材料包括:工作單位出具的經營困難無法正常發放工資或減少工資的證明或通知文件、工作證、工牌、執業證書、資質證書、個體工商戶執照、停工通知、疫情期間工資收入證明、由公證處、貿促會等權威機構出具的不可抗力證明等文件。

另外,在處理上述“四類人員”的逾期問題上,我們提示三點注意事項:

1.特殊對待客戶隱私數據。對於該等四類人員,尤其前兩類人員,銀行可能會接收一些診斷證明、診斷報告、檢測報告、化驗單等“敏感”類個人隱私的數據,應進行特殊數據保護。

2.密切關注徵信失信事宜。此四類人員的逾期的豁免,對於銀行而言屬於非常規事項,不排除銀行固定的操作系統自動將部分逾期人員納入失信名單,故而經當事人申請,銀行確認其理由成立的,應及時修正,解除相關處罰措施,以免引起爭訟。

3.核查往期交易及還款記錄。建議核查違約客戶的往期還貸記錄是否及時、足額,信用記錄是否良好,以確認其遇到了“真麻煩”還是“假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