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創業離開了孩子和家庭,孩子1週歲的時候分開,到今年馬上2週歲了,該繼續嗎?

一切一切都沒了


我覺得不該繼續,一直以來,寶媽在工作和育兒這兩者之間是最難抉擇的。但是工作可以晚幾年再去,可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錯過了就再也彌補不了了!

我有一個朋友,她就是在孩子一歲多得時候把孩子放在婆婆自己和老公出去上班,雖然平時一個月也回來一兩次,但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跟媽媽的也逐漸產生了距離感,而且身上有了很多壞毛病。自己覺得很後悔,沒有在孩子身邊陪伴和教育!也不是說婆婆照顧的不好,只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而且三歲之前是一個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好的性格,和父母培養感情的關鍵時刻,不要為了工作,耽誤了孩子的成長和教育。

或許有的寶媽也是被逼無奈,家裡經濟條件不好,沒辦法,但是為了孩子,我們做家長的辛苦一點,可以在家附近工作,或者做做兼職貼補家用,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孩子,教育一個優秀的孩子,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吧!




蘑菇貓仔仔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創業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肯定和讚揚的,畢竟是為了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題主的疑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考量,再做決定!

工作和陪伴哪個更重要?

題主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心中是怎麼衡量的?

工作是為了提高家庭生活條件和經濟基礎,只有經濟條件提高了,才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條件和生活條件!

但陪伴卻又是孩子最直接的需求,孩子小時候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可以陪在自己身邊。不論貧窮還是富貴,最孩子而言,關心和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

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做法

如果情況允許的話,可以將孩子和愛人接過來和自己一起生活!我想,這麼長時間的分開,題主也是非常想念愛人和孩子的!將她們接過來是可以兩者兼顧的。

如果情況不允許的話,個人建議題主回去陪著孩子!可以在當地繼續創業或尋找工作,孩子小時候正是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應該孩子充分擁有父愛!


寶貝用心幫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為了創業離開了孩子和家庭,孩子1週歲時分開,馬上都2歲了,該繼續嗎?

我覺得不該繼續。因為孩子從出生到3歲這三年是非常關鍵的,無論是在免疫系統的發展完善方面、還是在人格的健 全發展、智商和情商的全面發展方面,毫不誇張的說 每一天對於寶寶來說都是很重要。

如果爸爸媽媽不在身邊陪伴,而是讓老人去帶的話,很可能會耽誤孩子的各方面能力的發展。你掙再多的錢不還是為了孩子嗎?如果因為掙錢而耽誤了孩子,那豈不是得不償失?本末倒置?所以,我覺得你不應該繼續為了創業離開孩子。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小檸檬生活記


我覺得不該繼續,給你說一下我的故事,也是我這前半生最後悔的事情,我孩子四個月的時候我不得不去工作,孩子一直在我身邊,我是做企業培訓的,要經常出差,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是週末,我的工作一直做的很不錯,我也喜歡我的工作,工作那麼忙我就沒有辦法兼顧孩子,我把孩子給阿姨和老人一起看,老人比較內向阿姨也一樣,結果孩子經常在家裡玩很少接觸外面,十五個月的時候見到人就哭,不願意開口和別人說話,我真的很害怕也很難過,一個健康的帥氣的小男孩竟然不願意和外面接觸,不願意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我都懷疑是不是抑鬱症了。我和我的先生意識到自己為了工作,都沒有用心好好陪過自己的孩子,我們是得到了事業上的成績,但是我們的孩子竟然這樣,我們痛哭了一場,我決定停下我的工作,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我的先生給我說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工作可以隨時再來,有錢的生活可以過,沒有錢的生活也能過,但是再也不能為了工作把孩子丟在一邊。你的孩子還那麼的小,他肯定需要你的,你也不想看到孩子見了你很生疏或者不認識你的感覺。

俗話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但是我們可以儘量平衡,把孩子接到身邊,一起生活,你也能享受到家庭的溫暖。



女人風尚


該,肯定是不該的。但不該,我們又能怎樣呢?帶在身邊吧,或者就回去做自媒體吧,有出來賭創業會成功的信心、決心和恆心,難得還怕做不好自媒體嗎?除非,你創業成功的目標是馬雲之輩。




袁天東


所有的決定都是一種選擇,如果覺得會後悔就趕緊回頭。

條條大路通羅馬,創業的形式,路徑有很多,找到一條能兼顧的路吧。

一個人同時做兩件事,還是能夠做到的,加油。


小林紺晃


對孩子來說,陪伴是很重要的!可能平時不太有感覺,但是他長大後的做事方法,考慮問題的角度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遇見張張兒


孩子還是要多抽時間陪啊


天時地利人和


你好...我感覺是應該的...畢竟上有老下有小...想想為了家人的以後...現在的分離是畢竟是佔時的...以後的幸福才最重要...不要糾結於過程...去看結果...加油...奮鬥路上的年輕人...


一人一步


為了創業而離開孩子是迫不得已,不用過度擔心和責怪自己,現在您既然提出來這個問題,說明您也意識到了,可能需要更多的去陪伴孩子。所以我覺得主要還是看您目前個人的情況,仔細分析一下,哪一個是當下最好的選擇,您心中會有答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