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讓孩子往東他偏要往西,他這樣看似很有個性的狀態有問題嗎?要怎麼做?

秋堯開心屋


其實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很正常呢,寶媽也不必太過於擔心,放大問題反而讓問題變得更嚴重哦。

而孩子的問題大多數是由家長的態度和反應決定的。我們也要多多反思是否自己哪裡做的不好。

有時候我們如果改變一下方式方法,還有心態,很多事情就會變得不一樣。

而且我們也要想一想,我們是隻要一個完全聽自己指揮的乖寶寶,還是要一個有自己的思想,有創造力的寶寶呢?

小孩子對很多東西都有天然的好奇心,他的想法和我們的想法不一樣也很正常呢,如果這個時候,我們因為孩子沒有聽自己的就兇他,對他大吼大叫,甚至使用暴力,那孩子就可能會越來越叛逆。

我們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平靜的跟孩子交流會更好哦。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到你。


嗨小南南


你好,我是醬紫媽媽很高興能解答你的提問。

要想解決問題,首先我們得了解您家的孩子多大了,您在這裡沒有提到,那麼我在這裡給你分享幾點建議和與孩子溝通的說話方式。

其實沒有天生叛逆的孩子,只有沒溝通好的父母。在孩子成長的路上,請給他們多一份耐心,少一些嘮叨。

下面的場景對於很多家長來說應該並不陌生。

“現在都幾點了,你怎麼還不起床?”

孩子確懶洋洋地“嗯”一聲,然後蒙上被子繼續睡覺。

“吃飯快一點,上學要遲到了!”

孩子漫不經心地瞅你一眼,然後不緊不慢地將包子塞進嘴裡。

您讓孩子收拾自己的房間,一個小時後,房間還是一團糟。

不論你是大吼大叫,還是小心勸導,孩子總是左耳進右耳出,絲毫不把你的話放在心上。

為什麼我們說了800遍,孩子還是聽不見,喊不動呢?

我們看一樣東西看久了會產生視覺疲勞,同樣孩子聽多了也會產生聽覺疲勞,如果你每天在他耳邊嘮叨,時間一久,孩子對你的話已經產生了免疫力,無論你說什麼,他都能自動屏蔽掉。

家長也不要太過擔心,如果你瞭解了孩子的生長髮育過程,就會釋然了。

他是在用這種方式來拒絕大人的要求,來滿足體驗自我的掌控感,就是我想怎麼樣我能說了算。在六歲前,會在三個階段裡上演:

第一階段(0-3歲):這一階段其他人的語言指令並不能讓孩子有效的停止正在進行的活動,相反會激化他正在進行的行為,這是孩子最早“報復性”行為的開始。

第二階段(4歲):“報復性”行為愈演愈烈,孩子瘋狂的體會自我掌控的快感,而忽略其他感受。

第三階段(5歲及以上):孩子到5歲以上,才能完全通過其他人的語言指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既然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那麼作為家長來說,我們必須陪伴孩子經歷,而不是企圖避開這個階段,或要求孩子快速成長,這等於揠苗助長,是不現實和違背成長規律的。

現實生活中,孩子有些行為的確具有一定的危險性。

如果不加以制止,很可能發生危險,但是面對孩子的充耳不聞,家長朋友在遇到需要明確禁止的危險性活動時,應該如何去做呢?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正在進行的這件事是真的危險的,不能做的。

如何讓孩子知道呢?比如孩子錯拿了剪刀在手上把玩,我們可以象徵意義的要過孩子的剪刀,並輕輕的在孩子手上扎一下,問問孩子痛不痛,並結合以前家裡人受傷流血的案例,明確的告訴孩子拿剪刀玩的危險性。

制止的整個過程家長們要做到目的堅決,且態度溫和,這樣孩子的接受程度會更高。

其次,改變說話方式,改變說話語氣。

有時候,我們往往看到孩子正在進行一些有危險的動作或我們明確禁止的行為時,會採用大聲喝止的方法,讓孩子聽話,用的句式也大多是“xxx,快下來,不準……”

孩子處在自我意識的發展時期,對於這種說話方式和說話語氣自然是極力排斥的,這樣的教育不但起不到正面的效果,還會起到反作用。

正確的說話方式是把不準做某事,變成我們去做另一件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自己停下手中正在進行的動作,事後,再用上面說的方法,幫助孩子分清利害,講明白道理。

成長是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的過程,孩子有些看似無厘頭、不聽話的行為背後,可能蘊含著孩子自我成長階段不同的行為規律。

做一個愛學習的父母,在各方面都瞭解的情況下對孩子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的用言語喝止。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解決疑惑和煩惱,其實我們都是在學習中的父母,我的寶寶現在就在經歷第一階段,多一點耐心(每次想發火的時候就深呼吸,心裡默唸,親生的,親生的)少一份嘮叨,相信我們會看自己所付出的成果的。









醬紫媽媽


在父母教育子女的過程中,經常會碰到類似的情況。當孩子慢慢長大,特別是八九歲之後,家長會發現,孩子不像以前那樣聽話了,喜歡頂嘴、較勁。經常跟父母唱反調,脾氣也越來越暴躁。

兒童期的逆反行為給家長帶來了很大的煩惱與困惑,那麼,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可以從兒童自身、家庭兩個方面來探討一下兒童逆反行為發生的原因。

首先,從兒童自身來說,這些都是兒童心理正常的發展過程。隨著孩子的成長,身體各方面的技能都有了很大的發展,運動能力和協調能力已漸趨成熟,語言和思維能力也有了巨大的飛躍和突破,這使得他們具有了獨立活動的能力。同時,隨著年齡的增大,兒童的自我意識也迅速發展,他們已經能夠將自己和環境區分開來,將自己看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了,並且能夠進行自我評價、自我控制了。他們開始用自己的眼睛來觀察世界,用自己的頭腦來探索世界,評價周圍的事物,而不再像以前那樣完全相信父母的話了。

自我意識的發展,也使兒童出現了自我控制,他們能夠對自己的行為進行適當的調節,以適應環境的要求。同時他們也希望對環境具有一種控制感,能夠對他人、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而不只是被動地遵從父母、老師和成人的安排。他們希望成人將他們看成是一個獨立的、成熟的個體,尊重他們的意見、想法。為了顯示自己的力量,他們通常就會以一種與成人的要求相反的方式來行動,以此來突出自己的重要性。

然而,很多做家長卻沒有意識到孩子身上發生的這些急劇的、顯著的變化,沒有意識到孩子對獨立性的需求和對尊重的渴望,沒有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成長,不能夠根據孩子的變化對自己的教養方式作出相應的調整,這樣自然會產生很多問題。產生逆反行為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各個孩子的情況也不完全一樣,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家長對子女過分關心,過多地約束和干涉孩子,剝奪了兒童的自主性。

八九歲的兒童各方面的機能逐漸成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很多家長仍然覺得孩子還小,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擔心他們會犯錯誤。因此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飲食起居安排得井井有條,生活學習娛樂面面俱到。孩子吃什麼東西,穿什麼衣服,看什麼電視節目,選擇什麼課外讀物,與什麼樣的同伴交往,閒暇時間怎麼安排,什麼時間睡覺等等這些細節問題,家長都一一過問,孩子沒有一點自主空間,什麼事情都得聽父母的安排,什麼事情都處於父母的監控之下。家長一發現孩子有什麼事情做得不夠好,就嘮嘮叨叨,時間一長,孩子自然會生出厭煩情緒。

2.家長過多批評招致了孩子的反感。

兒童由於自身知識經驗的缺乏和自我調控能力的不足,經常會在無意中犯一些過失性的錯誤。很多孩子犯了錯誤後能夠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妥,產生內疚心理,並下決心改正。這個時候如果能夠正確地進行引導,這些錯誤反而能夠成為孩子發展的催化劑。但很多家長在這個時候往往表現得不夠冷靜和理智,他們對孩子的錯誤過於敏感,一旦發現孩子犯錯,就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甚至打罵孩子。有很多家長不懂得批評的藝術,不給孩子面子,當著外人的面批評孩子,使孩子在外人面前抬不起頭來。有的家長批評的時候愛拿別的孩子跟自己的孩子比較,數落自己孩子的不是,諷刺、挖苦孩子。一味地批評,會傷害孩子的自尊,使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受到威脅,長期下去,必然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消極的影響,要麼使他們產生自卑、內疚的情緒,變得鬱鬱寡歡,要麼就會產生逆反行為。

3.專制型的教養方式造成了孩子的逆反。

通常,兒童的自我意識很強,他們希望成人把他們當作一個平等的個體來對待,尊重他們的意見和想法。然而,很多父母卻不瞭解孩子的這種心理,經常以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說話,動不動就訓斥、責罵孩子。對孩子的不同意見,家長不能夠有效地說服引導,提出的理由經常在邏輯上、理性上站不住腳,卻一味地要孩子服從,壓制孩子的不同意見。那些個性很強的孩子會覺得父母在以他們的權威壓制自己,他們會以反抗來顯示自己的力量。

4.家長教育方式的不一致招致孩子的逆反。

有的家長教育孩子時很隨意,沒有統一的行為標準,在一種情況下要求孩子這樣做,在另外一種情況下又要求孩子那樣做。孩子不知道到底怎樣做才是正確的,為什麼要這麼做。另外一些家長對自己的要求和對孩子的要求不一致,經常要求孩子做這做那,而自己卻不能夠做到,或者不讓孩子做的事情自己卻經常做。試想一下,你自己興致勃勃地欣賞電視節目,卻不許孩子看電視,逼著孩子做作業,孩子能服氣嗎,能不頂嘴嗎?

5.家長平時對孩子的關注過少,孩子以逆反行為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有的父母工作太忙,沒有時間關心孩子,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但又不能以正常的途徑來解決這個問題,就只好訴諸問題行為。父母一旦發現孩子有這些不良行為,自然而然地會對孩子


ordinary日記


題主您在提問時應該要標明孩子幾歲?

人有三個叛逆期,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7~9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處於"寶寶叛逆期"的孩子,其心理是以自我為中心,喜歡做一些誇張行為引起別人的注意,以做對抗性行為為快樂;這個時候的孩子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像個大人,所以什麼事情喜歡親力親為不喜歡別人幫助他完成。這個時候的孩子心理第一、首先要理解兒童做某件事的動機及願望也特別需要尊重,是一平起平坐的尊重,所以他們不喜歡被指揮,被使喚,因此你叫他走東他走西。但2歲的孩子也會突然很粘人,害怕失去最親的人。這個階段的孩子感情劇烈,又變化無常。他會在兩個極端搖擺不定:"要----不要,行----不行",有的寶寶還很難接受新的事物,沒有吃過的食物,沒有穿過的衣服等他都不要。

如何應對?

第一、首先要理解兒童做某件事的動機及願望

第二、要適當採取"不理睬"的態度

第三、要培養兒童的愛心、同情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