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發配犯人到邊關,來回需要幾千裡,衙役是不是也非常受罪!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風險與收益顯然是成正比的,但是關於衙役押送犯人來說,既可以算得上一份肥差,但也不失為一次荒野大冒險,儘管衙役與罪犯同行,但是犯人考慮的事兒就比較簡單,衙役則不然,面對路途之中出現的各種意外狀況,都必須要有妥善的處理方式。

古代發配犯人到邊關,來回需要幾千裡,衙役是不是也非常受罪!

正是由於我國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發達,所以才造就了這一特殊任務

罪犯被流放之地,一般都是荒無人煙,或者是蠻夷縱橫的邊塞地區,自然也就增加了諸多不確定性,就比如著名的流放之地寧古塔,路途遙遠僅僅是一方面,加之一路上並沒有車馬代駕,只能靠雙腳丈量數千裡的路程,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古代發配犯人到邊關,來回需要幾千裡,衙役是不是也非常受罪!

這個世界,本來就沒有平等可言,一切都是相對而論的,要不是看這幾千里路上,有油水可撈,不然才不會有人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罪犯也更願意有人同行押送,衙役當然爭著想去這一趟公差旅行

毫無疑問,路途艱辛而且遙遠,一路上如果讓犯人單獨前行,如果是不加以束縛,犯人中途逃離也不是不可能,儘管在當時也有腳鐐手銬,但是呢,這些有罪之人也怕別人報復,那些曾經傷害過的冤家找上門可就不好了,何況如果有衙役同行,還是可以一起聊聊天,也不會旅途寂寞。

古代發配犯人到邊關,來回需要幾千裡,衙役是不是也非常受罪!

其實最重要的是,如果罪犯尚有家人健在,還是會給隨行的衙役一些好處的,畢竟在當時,犯了罪的青壯年男子,如果真的到了別發配邊關的地步,如果不能夠回來,對於一個家庭的打擊不可謂不大,很多家庭自然也會盡可能讓衙役開心,好將罪犯們能夠安全送到。

路途遙遠其實這不是最苦的,畢竟路在腳下,而有些意外的發生才是不願意被看到的

這些押送任務一般少則半年,多則也需要一兩年之久,來去一趟還是能夠改變許多的,如果真的是那些窮兇極惡的歹徒,對於衙役來說,那日子可就不好過了,半路上要是遭遇其他災禍,也是他們萬萬承受不起的,有時候雖然衙役看似輕鬆,但是承擔的風險可一點也不小。

古代發配犯人到邊關,來回需要幾千裡,衙役是不是也非常受罪!

路上所花的錢財都是不用擔心的,但是生命安全保障,那可就只能靠自己扛著,衙役實際上也有等級之分,畢竟也分編外人員,和編制內人員,如果與縣府官員關係好的,自然日子過得也相對輕鬆一點,所有的那些髒活苦活,自然就下發給了那些無依無靠的臨時差役,之所以這一路有利可圖,也是因為那誘人的回報。

受罪那都是小事,如果為此賠上命,那就相當不值得了,畢竟這錢也不是那麼好拿的,但是要比起那微薄的薪水俸祿而言,對於那些本來就處於最底層的衙役們而言,為了生計,只能鋌而走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