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國內離婚量激增,疫情“甜蜜期”膩守為什麼感情不增反降?

根據有關機構統計,3月份多省份離婚率呈上升趨勢。


之前也有春節後辦理離婚的小高潮,但不像疫情過後,積攢了一部分排隊預約,導致工作人員沒空喝水上廁所的情況,還是讓人不得不引起重視。


反應出以下幾個問題:

、夫妻及家庭關係的培訓學習,有待重視加強。


沒有人天生會做伴侶、成為父母,自動就會扮演好各種臉色。而絕大部分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會結婚生子,所以“無證”上崗的這些配偶、父母們,自己累、他人煩,最後破裂解體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二、疫情期間每位個體都在承受壓力,如果這種時候伴侶之間沒辦法互相支持理解,容易產生更大的裂痕,終致分道揚鑣。


前天英國有位父親,因為疫情期間的失業壓力,殺死了兩個女兒和妻子後開槍自殺,釀成了慘劇。我們的國家大力支持、人民萬眾團結,目前還沒有這種大的社會案件,但仍然會是有不良情緒存在的可能。


呼籲每一位成年人都要關照好自己的情緒狀態,學會調節,再去關愛家人,一起共渡難關。


三、人與人之間的界限感很重要。


再親密親近的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得道尊重,有權力保持適度的自我邊界。


疫情期間,一家人長期關在一所房子裡,稍不注意,就會越界。會讓人產生抗拒、厭煩、被吞噬的感覺,從而對關係帶來破壞。


以上是我對疫情後期離婚潮現象的解讀。朋友們有什麼看法,歡迎互動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