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18724360
“滿目飛花萬點”出自出自宋代葛長庚的《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
全詩為:江上春山遠,山下暮雲長。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檣。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回雁峰前路,煙樹正蒼蒼。
漏聲殘,燈焰短,馬蹄香。浮雲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多少風前月下,迤邐天涯海角,魂夢亦淒涼。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
葛長庚的詞最顯著的特點,是語言講究,工於推敲。開頭的“江上春山遠,山下暮雲長”二句,選用江、山、雲這些巨幅背景入詞,同時用“遠”字、“長”字預示行人遼遠的去向,用“春”字、“暮”字勾勒出最叫人傷神的時令。因此,起首十字在點明“相留相送”之前,就已飽含了惜別的全部情緒。這首詞的開頭純用景語,由於一二句意境高遠,所以詞篇剛一開始就將離別的愁緒,渲染得分外的濃烈,接著就有“相留相送”一句,似乎感情的即將洶湧而出了。誰知剛說完了這四個字,作者卻突然打住,來了句“時見雙燕語風檣”。“相留相送”的心情如何?作者反而欲說還休,這種寫法既寫出情之切,難以表達,同時又使文勢跌宕,於一張一弛之中顯出了作者煉句謀篇的功夫。“雙燕語風檣”是借物寫人,從側面補敘“相留相送”中的情意。“滿目”以下三句分別將別時所見、分手遠去、別後獨處三個環節寫了出來。
微雨曉霜
全詞拼湊無佳句,應是餞行陌生人。
真是搞不明白,或許是小可的詩詞審美水平實在是LOW,如此沒有任何藝術水準的詞網上竟然有賞析文章!
果斷醉了!
江上春山遠,山下暮雲長。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檣。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回雁峰前路,煙樹正蒼蒼。
漏聲殘,燈焰短,馬蹄香。浮雲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多少風前月下,迤邐天涯海角,魂夢亦淒涼。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
這首詞從第一句就用一個“暮”字交待了時間——傍晚時分。而且我不明白,既然是“江上春山遠”,顯然這個江邊的山不會高到醒目,既然不醒目,偏偏第二句是“山下暮雲長”,雲的位置在山下,豈不是說這山極高,黃昏時分極高的山下有暮雲,這個畫面我是不敢想象,然後接著鏡頭一轉還有雙雙燕子,唯一的解釋是遠處有山即“春山遠”,所以看上去晚霞就像是在山腳下一般。
站在船上或渡口,能看到有落花(滿目即滿眼,飛花即落花,無數就是賊多),雙燕,顯然是離岸邊不遠,回首還能看到雁峰、前路、煙樹,所謂煙樹就是暮色之樹,前面是極高之山,後面是極高之山,中間是岸,這應當是刻畫出來的景色吧?然後竟然還有漏聲和燈焰,顯然這是一個有集市的地方。讓小可極為納悶的地方是,都已經點燈了,顯然是天黑得不像話,怎麼看太陽都落山了吧?
尾句的斜陽從哪裡冒出來的?
從全詞來看,這是一個挺大的城鎮,因為有漏聲,能騎馬,還有人點燈,靠在江邊,遠處有極高的山,另一邊有長滿樹的山,水邊還有花花草草,只是都已經點燈了,又出來的那個斜陽怎麼解釋?
全詞用字敷衍,山下不如山外,相留相送應當是說燕子,說的好像相留就能留下來一般,所以這一句明顯是湊字數,語字押得俗,至少我沒有看到了黃昏時分還有燕子嘰嘰喳喳。漏聲殘,一般都是指深夜時分,那個香字押得也俗氣,畢竟前面已經說花落盡了。
明顯是拼湊之作。
所以小可極為懷疑,這首詩真正的作者倒底是誰?
確切地說,這首詞真心不是我的菜!實在是看不出美來!
亦有所思
題主所言“滿目飛花萬點”出自南宋詞人葛長庚的《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原詞如下:
江上春山遠,山下暮雲長。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檣。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回雁峰前路,煙樹正蒼蒼。
漏聲殘,燈焰短,馬蹄香。浮雲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多少風前月下,迤邐天涯海角,魂夢亦淒涼。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
【賞析】:
葛長庚的詞最顯著的特點,是語言講究,工於推敲。開頭的“江上春山遠,山下暮雲長”二句,選用江、山、雲這些巨幅背景入詞 ,同時用“ 遠 ”字、“長”字預示行人遼遠的去向 ,用“春 ”字、“暮”字勾勒出最叫人傷神的時令。因此,起首十字在點明“相留相送”之前,就已飽含了惜別的全部情緒。這首詞的開頭純用景語,由於一二句意境高遠,所以詞篇剛一開始就將離別的愁緒,渲染得分外的濃烈,接著就有“相留相送”一句,似乎感情的即將洶湧而出了。誰知剛說完了這四個字,作者卻突然打住,來了句“ 時見雙燕語風檣 ”。“相留相送”的心情如何?作者反而欲說還休,這種寫法既寫出情之切,難以表達,同時又使文勢跌宕,於一張一弛之中顯出了作者煉句謀篇的功夫。“雙燕語風檣”是借物寫人 ,從側面補敘“ 相留相送”中的情意。“ 滿目 ”以下三句分別將別時所見、分手遠去、別後獨處三個環節寫了出來。
詞篇寫別離,但離別情緒卻沒有用一個字來正面點染,只用當時所見的江、山、雲、雙燕、飛花烘托離人的辛酸,這在古人詩詞中已屬少見;至於將別去的速度寫得那麼迅疾,近乎是疊用由言別到分手到孤單的一個個鏡頭,則無疑又是抒寫離人悽苦最有效的手段。用“ 千里 ”明提兩地遙遠的距離 ,用“沃”反襯愁腸迴繞的痛楚 ,都極有分量。“ 回雁峰前路”是設想中的來日前程 。回雁峰為衡山七十二峰之首,相傳秋雁南飛,至此而返。但是作者到了那裡,返得了還是返不了呢?“ 煙樹正蒼蒼 ”便暗示:那裡渺茫難測,何從預料歸期 !可知,前途中山、水正多,詞中獨寫“回雁峰”是有講究的。
下半闋,作者用三個字的短句,選取漏、燈、馬三種事物表現行人單調的旅途生涯。其中,寫漏聲用“殘”,寫燈焰用“短”,是在暗示作者經歷著一個不眠之夜。“ 馬蹄香”是用馬蹄尚有踏花餘香,來說明主人公駐足不久 。然而漏殘焰短 ,天亮在即,新的跋涉又將開始。“ 浮雲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寫的是未來的旅程 。詞用“ 浮雲飛絮”比喻旅人,是古人詩文中較為常見的 ;而“一身將影 ”用上“將”字,把“形隻影單”的意思予以翻新,就開始露出逋峭之勢 ;至“ 向瀟湘 ”三字雖只引入地名 ,但瀟湘為湘江的別稱,位置在衡山之,連繫上半闋中“回雁峰前路 ”一句 ,將詞人心中的留連眷念之情刻畫了出來。
“多少”以下三句寫“一身將影向瀟湘”時的情緒,其中“多少風前月下”即敘述自己的孤獨,又比照往日風前月下的幸福與團聚 ,在對比中寫盡思念,寫透悽切。“ 迤邐天涯海角”從回雁峰、瀟湘再往極遠推開,並從“ 多少風前月下”的美好回憶中驚醒,於是自然吐出了“ 魂夢亦淒涼 ”這一撕裂肝肺的呼聲。以“又是春將暮”結尾,既呼應“江上春山遠”,又挽住不盡的跋涉 ;“無語對斜陽 ”既呼應“ 山下暮雲長”,又挽住無窮的淒涼 。有了這兩句,就能總攬全篇大旨 ,使詞作首尾連貫 ,渾然一體 。此外,結處出現“ 無語對斜陽 ”的人形象,將所有的情思全凝聚在他那深沉的眼神裡,也極耐尋味。
葛長庚有云遊四方和道士生活的薰陶,因而他的作品清雋飄逸。這闋詞賦離愁,從“春山”、“暮雲”以下,選用一連串最能叫人愁絕的景物,間用比興與直接抒寫之法,多方面渲染個人情緒,寫得愁腸百轉,深沉鬱結。然而詞篇從“ 相留相送 ”寫起,一氣經過回雁峰、瀟湘,直至天涯海角,又似江河流注,雖千迴百轉,卻能一往直前。氣脈貫通,氣韻生動,實是詞中珍品。
白玉蟾(1134~1229),原名葛長庚,世稱紫清先生。北宋瓊管安撫司瓊山縣五原都顯屋上村(今海南省瓊山縣石山鎮典讀村)人。書法善篆、隸、草,其草書如龍蛇飛動;畫藝特長竹石、人物,所畫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於詩詞,文詞清亮高絕,其七絕詩《早春》被收入傳統蒙學經典《千家詩》。所著《道德寶章》(又稱《老子注》),文簡辭古,玄奧絕倫,獨樹一幟,被收入《四庫全書》。其他著作有《海瓊集》、《金華衝碧丹經秘旨》、《海瓊白真人語錄》、《羅浮山志》、《海瓊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歷史上第一位在全國有影響的文化名人。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古意新知
出自宋代葛長庚的《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
江上春山遠,山下暮雲長。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檣。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回雁峰前路,煙樹正蒼蒼。
漏聲殘,燈焰短,馬蹄香。浮雲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多少風前月下,迤邐天涯海角,魂夢亦淒涼。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
“雙燕語風檣”是借物寫人,從側面補敘“相留相送”中的情意。“滿目”以下三句分別將別時所見、分手遠去、別後獨處三個環節寫了出來。
境界的探索
“滿目飛花萬點”出自《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其作者為宋代葛長庚。
全詩如下:
江上春山遠,山下暮雲長。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檣。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回雁峰前路,煙樹正蒼蒼。
漏聲殘,燈焰短,馬蹄香。浮雲飛絮,一身將影向瀟湘。多少風前月下,迤邐天涯海角,魂夢亦淒涼。又是春將暮,無語對斜陽。
這是一首離別詩,但詞篇寫別離,離別情緒卻沒有用一個字來正面點染,只用當時所見的江、山、雲、雙燕、飛花烘托離人的辛酸。
“滿目”以下三句分別是離別時所見、分手遠去、別後獨處的三個環節。
“滿目飛花萬點”一句即為離別時詩人所看到的場景:一眼望去四處都是飄飛的落花。體現出了一種傷感的情緒。
南楓希
一眼望去,落英繽紛,飛花如蝶,雲落如絮,飛花漸欲迷人眼,天地如此妙逸輕靈,蕭散迤邐,曠古悠悠,卻滿含悽悽切切無言傷別離的愁腸百結。
花飛花落,夕照雁回,山已隱水已遠,路迢迢雲長長,今朝一別何日重見?
飛花踏馬,與君各自天涯,月盈月缺,斟春酌秋,獨自海角,煮酒吟月,何時相逢話新愁?
至此後,日日思君不見君,君將在,萬點飛花中一直翩若驚鴻……
“滿目飛花萬點”出自宋人葛長庚的《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葛長庚有云遊四方和道士生活的薰陶,因而他的作品清雋飄逸。這闋詞賦離愁,從“春山”、“暮雲”以下,選用一連串最能叫人愁絕的景物,間用比興與直接抒寫之法,多方面渲染個人情緒,寫得愁腸百轉,深沉鬱結。詞篇從“ 相留相送 ”寫起,一氣經過回雁峰、瀟湘,直至天涯海角,又似江河流注,雖千迴百轉,卻能一往直前。氣脈貫通,氣韻生動,實是詞中珍品。
藍顏色的巧克力豆
宋代葛長庚詞《水調歌頭·江上春山遠》:江上春山遠,山下暮雲長。相留相送,時見雙燕語風檣。滿目飛花萬點,回首故人千里,把酒沃愁腸。回雁峰前路,煙樹正蒼蒼。
這是上半闕,古人寫詞和我們寫日記差不多,當然規矩多。寫出來流傳下來就和古董一樣,至於寫的咋樣,需要專業大家點評。這一段寫景,就當看電影,先是遠景,大河遠山春天,還是下午,碼頭送友人,看見兩個鳥在船上叫喳喳,寫到這裡,我也滿目飛花萬點,估計這老哥當時會這麼寫,肯定是餓了哇,光顧著和朋友拉家長裡短,沒吃飯,血糖低,血壓低,和俺一個毛病。朋友受不了啦,敢緊逃之夭夭,這才消停下來喝點酒,看看風景,媽蛋,大馬路,幾棵樹,美女有木有。我也敢緊拿起鍋鏟,炒兩個菜,侍候家裡的兩個美女先。
大道無痕唯本心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意思是:
若是登臨之際,放眼遼闊河山,突然懷思遠別的親友;就算是獨處家中,看到風雨吹落了繁花,更令人感傷春光易逝。不如在酒宴上,好好愛憐眼前的人。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不如憐取眼前人。
此句出自《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是北宋詞人晏殊所作。這是一首傷別之作,嘆人生有限,抒寫離情別緒,所表現的及時行樂的思想,反映出詞人的無奈與灑脫。
天睛970
《飛花》
原是花季飄色香,
清風飛葉倩影瘦。
入眶盡飽美麗景。
知悉春光媚姿色。
山河戀花千般豔,
柔茵嬌草襯紅妝。
眷戀詩詞萬般贊。
還夢到來同齊香。
娜媽娜媽
表達了故人想送離別的哀傷,依依不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