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有個丟了名字的詩人,寫了2首《雪梅》,結果2首都流芳百世

南宋有個丟了名字的詩人,寫了2首《雪梅》,結果2首都流芳百世

以“梅”作詩之人,定然是風雅有趣,又是傲骨長留之人,你看王安石的《梅花》: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短短20字,卻是一副實景,而以梅擬人,凌寒獨開,喻典著品格高貴,暗香沁人,象徵其才氣譙溢。

南宋有個丟了名字的詩人,寫了2首《雪梅》,結果2首都流芳百世

此外還有我們熟知的“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至於古人為何喜歡以“梅”作詩,這還是得看古人的“矯情”,你看不論是“歲寒三友”還是“四君子”,梅花都在其中,古人對於梅花的偏愛,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僅僅是古人情緒的上的陶冶,還是所謂的矯情,梅花成了一種“訴苦”對象。

南宋有個丟了名字的詩人,寫了2首《雪梅》,結果2首都流芳百世

梅花開在寒冬,在白茫茫的世界中增添了一絲粉紅意,而其又不懼寒冷,處萬世於獨立,這樣的高潔讓古人一次次地折服讚歎,故而與其讚歎,所以大多數有點底子的文人,都以此來標榜自己,覺得自己在這個世道上就是一個獨立而又特殊的存在,而這此間也不乏有一些文人墨客,以此來“吹噓”自己。

南宋有個丟了名字的詩人,寫了2首《雪梅》,結果2首都流芳百世

南宋就有一個“丟了名字”的詩人,大家都叫他盧梅坡,可他的本名並非盧梅坡,這是他自封的名號,所以沒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以及他的字,至於他沒有名字卻流芳百世,這還是得益於他寫的2首《雪梅》,結果這2首《雪梅》流芳百世,所以他的這個盧梅坡名字也流傳了下來。

《雪梅》其一: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其二: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南宋有個丟了名字的詩人,寫了2首《雪梅》,結果2首都流芳百世

你看這兩首,字字細膩如纖纖之手,而那個“騷人”更是點睛之筆,擬人多話,梅雪自融,最後卻言及到雪沒有梅花香,這一種將你拉入懷抱有推出去的感覺,和前面的“騷人”一對比,這種意境直撲而來,似乎又有一點輕薄之意,但後面再讀卻是看見了梅花在白雪上“搔首弄姿”。

南宋有個丟了名字的詩人,寫了2首《雪梅》,結果2首都流芳百世

而其二這28個字,字字令得人犯難,至於是不是真的“搔首弄姿”也是爭議不斷,鮮有人去評說,也難評說,到底是梅花襯托了白雪,還是白雪點綴了梅花,又或是梅花賦詩意,還是雪花有深意?都難以去評論,最後到底是誰在報春,爭春,又是說不清,所以百年來,多少文人墨客因此抓破了頭腦,不好去評說梅雪還是雪梅,究竟誰好,不得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