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不到8倍還隱藏利潤,這樣的萬科你買不買

在二級市場,內房股被低估是常有的事情。

截至今日收盤,港股房地產板塊平均市盈率5倍,A股房地產企業平均市盈率8.5倍。作為全宇宙最大的房企之一,萬科市盈率也僅有 7.78倍。

房地產企業不受投資者待見的原因也很簡單。大部分房企槓桿加滿,危險係數太高,一招不慎就要變成“浮雲”。

但顯然,萬科(SZ:000002)不屬於這一行列。萬科一向以穩健著稱,截至2019年末,淨負債率不過33%,遠低於很多傳統制造業企業。

從成長性角度看,被隱藏鉅額的利潤和行業集中度提高,也保證了萬科未來幾年業績的穩定增長。

某種程度上說,市盈率不到8倍的萬科,顯然是被低估了。

/ 01 /淨利潤被“藏”起來了

2020年3月17日,萬科披露年報。根據年報顯示,萬科全年營收3678.9億元,同比增長23.6%;淨利潤為388.7億元,同比增長15.1%。

從增速看,雖然整體業績仍保持較高增速,但相較於前兩年已經有明顯下滑。

PE不到8倍還隱藏利潤,這樣的萬科你買不買

而更讓投資人想不通的是,這個業績與他們的期待有很大差距。

原因是,房地產公司業績具有滯後性的特點,即“銷售在前,結算在後”,營收和利潤通常會滯後銷售收入1.5年至2年。所以,萬科2019年的收入和淨利潤,實際上反映的是公司2017年的銷售結果。

要知道,那一年,地產行業相當火爆,萬科銷售金額增幅更是高達45.3%。但為什麼萬科的淨利潤只有15.1%的增長。

某種程度上說,萬科的利潤被隱藏起來了。而萬科調節利潤的武器是,合同負債和土地增值稅清算準備金。

先來給大家介紹下什麼是合同負債?因為房地產公司銷售的房子,大部分都是期房,也就是還沒建好的房子,需要在一年後、甚至多年後才能交房。根據會計準則,沒有交房,地產公司就不能將預收的房款計為收入,只能計做負債。

對房地產公司來說,合同負債堪稱房地產公司調節業績的“蓄水池”。

房企可以通過適當控制交房的節奏,調節合同負債的金額,以達到平滑業績的目的。而萬科就是這麼做的。

2019年,萬科的合同負債為5770.5億元,同比增長14.3%,而銷售收入增長只有1.8%,意味公司繼續在增厚合同負債這個蓄水池。於萬科而言,將更多的合同負債轉化為收入,只是從左口袋拿到右口袋,時間早晚而已。

另外,5770.5億元的合同負債,已經相當於萬科2019年營業收入的1.57倍,基本可以保障公司未來兩年的收入增速。

而萬科調節利潤的另一個武器是土地增值稅清算準備金。

所謂土地增值稅清算準備金,是房地產公司對未來可能繳納的土地增值稅進行預估,提前計提的費用,而這部分費用未來是可以用來抵扣稅項。

由於費用大小是通過預估得出的,這其中就存在調整的空間了。2019年萬科土地增值稅清算金為367.9億元,較2018年的219.9億元,增加148億元,同比增長67.3%。

無論是合同負債,還是土地增值稅準備金大幅增加,都只是一種會計手段。當下“吞進去”的利潤,也會在未來“吐出來”。

更重要的是,這也為萬科未來的業績增長提供了保證。

/ 02 /未來增長很穩健

目前市場對房企有一個擔憂:當全年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規模都到了“天花板”,房地產公司未來的增長也將放緩。

從事實看,似乎確實如此。2017—2019年,房地產行業銷售規模較為平穩,分別為16.94億平方、17.17億平方、17.16億平方。

PE不到8倍還隱藏利潤,這樣的萬科你買不買

雖然近幾年銷售規模較為平穩,但長期來看,這一趨勢顯然難以維持。

為什麼說難以維持?我們可以算一筆賬。17.16億平方米,相當於2019年每個中國人買了1.2平方米至1.3平方米的房子。如果房地產行業一直保持如此龐大的銷售規模,估計用不了多少年,中國人都能住上大house了。但這顯然不現實。

銷售面積很難增長,銷售金額就更不可能增長了。

想想看,當銷售面積不再增長、甚至收縮,房地產銷售金額增長只能依靠漲價了。在過去,這是一個可行的方式;但當下,房住不炒,漲價顯然不現實。

可以預見的是,不管是行業銷售面積,還是銷售金額,都很難保持高增長。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房地產公司將不再增長。

原因是,隨著房地產行業變成存量市場,競爭激化,往往會帶來行業集中度的提高。這個邏輯仍然能支撐萬科這樣的頭部公司的穩定增長。

從目前看,作為房地產龍頭公司,萬科當前市場佔有率僅有4%,並不算高。在現金流週轉要求較高的房地產行業,只有足夠穩健的房企,才擁有持續提高市場佔有率的能力。

而頭部公司提升市佔率的方式主要方式就是,降價。

熟悉萬科的投資者應該知道,近一年萬科產品價格相對穩定,甚至小漲。而行業很多頭部公司,迫於現金流壓力,產品都在降價促銷。如果萬科也採取“降價增量”的措施,公司銷售規模勢必會大幅提升。

考慮到目前萬科每平米售價超過1萬5,而每平米成本不過6000餘元。這意味著,萬科降價的空間很大,因為即便小幅降價,利潤依然豐厚。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行業進入存量競爭階段,財務結構更穩健的萬科,進一步提升市佔率大概率會發生。

/ 03 /萬科估值很誘人

對於房地產行業,投資者還有一個普遍的擔憂,就是負債率太高,風險太大。

但由於合同負債的存在,負債率往往無法真實反映房地產的負債水平。在房地產行業,核心償債能力指標是淨負債率(有息負債減去貨幣資金/淨資產)。

這個數據,萬科只有33.9%,甚至比很多傳統制造企業還低。儘管房地產是高槓杆經營的行當,萬科表現得仍然相當穩健。

從目前看,市場對房地產行業的悲觀,已經充分反映到股價上。當前,房地產公司的估值又處於一個歷史的低點,這也極大影響了萬科的估值。

截至4月3日收盤,萬科的總市值為3025億元,2019年歸屬上市公司淨利潤為389億元。換句話說,萬科的市盈率還不到8倍。

考慮到萬科較低的負債率,以及隱藏的利潤和行業集中度提高,帶來業績的潛在增長。這樣的估值,顯然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