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3000多倍的一塊錢硬幣,你有嗎

“建行”流通紀念幣的全稱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立40週年”流通紀念幣,發行於1988年12月1日,面值為1元,發行量為204.8萬枚。

升值3000多倍的一塊錢硬幣,你有嗎

“建行”流通幣

由於流通幣大全套冊子需求的緣故,使得作為龍頭品種的“建行”流通紀念幣的價格不斷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進一步彰顯出“建行”流通幣其獨特的收藏與投資價值。

市場自1997年夏季展開調整以來,幾乎所有品種的價格都在大幅度縮水,例如“宋慶齡”流通幣的價格曾經超過60元(而今的價格也就35元);即使是像“寧夏”(目前市場參考價為750元)“西藏”(目前市場參考價為300元)“六運會(目前市場參考價為500元)”等這樣的高檔流通幣也未能倖免。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惟有“建行”流通幣的需求不但沒有因為市場的長期調整出現萎縮,反而需求呈現一種穩步上升的格局,從而有效地提升了其投資價值,不斷鞏固著其龍頭的地位。

“建行”流通幣的發行量為204.8萬枚,是流通幣板塊中發行量最少的品種,當時的單枚流通幣的價格儘管已經高達1400元,但市場上整盒整封的原裝貨,幾乎是無處尋覓(現在更是毫無蹤跡)。

“庚申猴”(猴)郵票經過市場的洗禮之後,其價格也同樣出現了逐步走高的態勢,當時的價格已經達到了2100元,需求也較為旺盛。

但是,“庚申猴”郵票的價格雖然已經創出歷史的新高,但是其收益率卻遠低於“建行”流通幣,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建行”流通幣一直都能夠保持著較高的投資回報。

筆者認為,投資者對“建行”流通幣的看法存在一個始終沒有得到改變的誤區,那就是單純地從其價格上研判它的升值空間,而不是從其價值上認識它的上升潛力,從而多次失去了其絕佳的建倉機會。

筆者的一位朋友,曾在1988年的時候,以2500元的價格購買了2000枚“建行”流通幣,當價格漲到2.5元的時候將其全部賣出,非常得意,收益率實在是太高了。可是,目前它的市場價值至少已經達到了660萬元。每當提到這件事,這位朋友都感到萬分的後悔。

當時,雖然“建行”幣已處在1400元的高位,然而維持在上升通道運行的趨勢依舊尚未發生任何明顯的變化,簡單地說,它仍會繼續向新的高點邁進;一旦出現調整的跡象,那將是一次逢低吸納的大好時機。

但是,我們觀察“建行”流通幣近些年來的市場走勢不難發現,幾乎沒有出現過顯著的調整,始終保持一種穩步爬高的運行態勢;也就是說,投資者不要指望其出現大的調整,在相對高位買進已經成為一種無法改變的趨勢。

產品生命週期是投資者制定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產品生命週期一般分為四個階段:產品引入階段、市場成長階段、市場成熟階段和市場衰退階段。

筆者認為,“建行”流通幣現正處於市場成熟階段,其基本的價格定位預計將在3500~4000元之間,但那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這是因為市場一般性的需求所致,它的走勢已脫離單純性的投機,不像“泰山”流通幣那樣會有較大的波動。

就是“泰山”流通幣不都沒有動靜了嗎,資金的博弈已暫時告一段落,何時重拾博弈說也說不清楚,更何況以十分成熟的“建行”流通幣呢。

依筆者的愚見,隨著市場需求的緩步增加,“建行”流通幣所體現出來的“馬太效應”,將在未來時期必將得到新的體現。(周鳳遲)


升值3000多倍的一塊錢硬幣,你有嗎

“建行”流通幣評級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