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擁有好成績,家長要培養孩子4種“習慣”,孩子更易接受

對上學的孩子來說,成績已經成為家長評判他們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隨時關注孩子在學校的成績,一旦哪次考的分數不如意,家長們就覺得是孩子上課沒有認真聽件,才會導致成績如此差。於是乎,為了讓孩子儘快趕上別的同學,在孩子業餘時間也給他們報了好多補習班。

家長認為,勤能補拙,多學點成績肯定就上去了。但是現實卻發現,影響孩子成績的不是單純的補課,很多沒有補過課,上過輔導班的孩子成績也不差。其實孩子成績好壞,歸根到底是受學習習慣的制約,要想孩子有個不錯的成績,就應該從學習習慣上改變。

想要孩子擁有好成績,家長要培養孩子4種“習慣”,孩子更易接受

習慣成自然,要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應該從這幾點出發:

1、建立閱讀習慣

學生變得聰明,最大的點就在於閱讀能力了。俗話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會閱讀才能獲得書中廣闊的世界,愛閱讀才會提高他的理解能力和分析思考的能力,這些能力又是所有學習中都要具備的能力。沒有閱讀能力,不光語文這樣需要理解和分析文章的習題做不好,就連數學中的習題也會因為不理解題目內容而出現邏輯偏差,那數學成績肯定也不能好到哪裡去。可見一個很好的閱讀能力對學習上的幫助有多大,它關係到各個學科上的理解和思考。

想要孩子擁有好成績,家長要培養孩子4種“習慣”,孩子更易接受

2、培養作業上的習慣

作業是檢驗孩子學堂中內容是否消化吸收的途徑,所以想要讓孩子能真正的理解和吸收所學的知識,就要把控好他們的作業這一關。做作業不是主要目的,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寫作業習慣,只有習慣養成了才能更高質量的完成和吸收知識點的記憶。

首先,應該讓孩子學會對作業進行分配。每天按照老師佈置的作業由易到難的分配好,先做簡單的,容易完成的,把相對複雜和有難度的科目放在最後,這樣會加快寫作業的效率,縮短在寫作業上磨蹭的時間,以便能給複習留出時間;其次,要學會總結作業中的錯題。

建立一個錯題本是很好的方法,把每次做錯的作業習題歸總到本子上,並把同一個知識點的錯題都放在一起,把錯誤標註,同時也做出正確的糾正,定時拿出錯題本看一看,充分的去理解這一知識點,融會貫通,徹底把不會不懂的內容搞懂,以後再出現同樣的問題就不容易再犯錯了;第三,教育孩子寫作業要專心。讓孩子在安靜的地方寫作業,不要有電視和家人的干擾,獨立思考,不依賴別人,這樣會讓作業完成的更高效。

想要孩子擁有好成績,家長要培養孩子4種“習慣”,孩子更易接受

3、培養寫字習慣

都說字如其人,一個人的字體能夠反應人的精神特徵,沒見到人之前我們大概能從他們寫的字上感受到一個人的力量,性格和氣質,這些也是孩子們以後走向社會所必備的品質。因此從小讓孩子練就一副好字也很必要。

成績好的孩子他們寫的字體也會比較工整,而看那些學習不怎麼樣的孩子,書上的筆記都是龍飛鳳舞的,看不清具體寫的什麼。一個對寫的字都認真對待的孩子,肯定在學習上是更認真更努力,同樣的道理,一個連自己所記的筆記都糊弄,潦草的寫上去,就算事後複習估計自己也都忘了當初寫的是什麼了吧,這樣還怎麼能很好的複習知識點,考試成績不好也就不奇怪了。

給孩子買幾本字帖,每天規定他們練幾篇,長久堅持下去,在字體問題上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平時書寫要一筆一劃,不可為了趕時間而潦草應付。

想要孩子擁有好成績,家長要培養孩子4種“習慣”,孩子更易接受

4、教會孩子正確聽課

會聽課,有很好的課堂聽講的習慣,是有個好成績的重中之重。考試的重點都是在課堂中吸取的,課堂的效率決定了你成績的好壞。

家長和老師要告訴孩子們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能開小差,不會不懂的地方要標註下來,下課繼續問老師,直到搞明白為止。要善於聽同學的發言和提問,這都是自己吸取知識的過程。課前應該對本堂課要學的內容先做預習。大概瞭解老師要講什麼,讓自己的思路和老師同步,會大大提高學習效率,有個好成績也就不成問題。

習慣是會一直陪伴孩子長大成人的,只要小時候的學習習慣養成了,那麼這種習慣所帶來的優勢就會充分地發揮出來,變成對你成績的饋贈。我們要知道,補課並不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唯一方式,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學習,才是提高成績的根源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