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籠捕龍蝦什麼時候放最好?

用戶汽車尾氣治理


地籠要捕撈小龍蝦什麼時候放都可以,前提是隻要保證養殖水體裡面有小龍蝦就行。

對於小龍蝦養殖戶來說,尤其是稻蝦田養殖戶而言,放地籠捕撈小龍蝦的高峰期主要是從4月份一直持續到8月份,其他時候有小龍蝦存在的情況下也是可以放地籠的,不過不具有代表性。一般都是用來捕撈親蝦抱卵蝦的,有的也用來捕撈雜魚比如泥鰍鱔魚什麼的。

接下來我具體分析一下不同時候放置地籠的選擇以及不同的類型:

一,不同時間地籠放置的地方選擇:

1,四月份之前:四月份中旬以前,稻蝦田裡面的水溫還不是很高,加上這個時期的小龍蝦還是以蝦苗居多,而蝦苗的活動能力比較弱,活動範圍小,一般都是集中在稻蝦田環溝周邊水草茂盛的地方。所以這個時候的地籠一般都是放置在環溝周圍,稻蝦田中間的淺水種植區不需要放置地籠,這些地方小龍蝦也去不了。所以你可以看到這個時期的養殖戶基本上都是將地籠放置在這些地方。

除此之外,由於這段時間養殖水體裡面主要以蝦苗居多,而市場上的蝦苗需求也比較大,所以客觀上也需要地籠能夠捕撈很多蝦苗,所以這時候對於地籠的選擇主要是以小網格的地籠為主。因為可以捕撈大量的蝦苗。

2.五月份之後:五月份之後是小龍蝦的消費旺季,也是小龍蝦的生長旺季,這個季節成蝦開始大量上市,一方面主要是以成蝦的銷售為主,蝦苗的市場基本上已經沒有市場了,所以這個時候養殖戶一般都是選擇的大網格的地籠。可以將蝦苗無害過濾掉。而且這個時候小龍蝦大部分都已經長大,全水域活動,所以地籠的放置點也是全水域放置。

二,不同的時間地籠規格和種類的選擇:

在4月中旬以前,由於要捕撈大量的蝦苗,所以養殖戶這個時候對於地籠的選擇主要是以小網格的地籠為主,主要是方便路捕撈蝦苗,到了五月份之後,這個時候捕撈的對象主要是成蝦,因此主要是以大網格的地籠為主。8月份以後。大量龍蝦落溝這個時候養殖戶捕撈小龍蝦主要是為了自己吃,或者是留種蝦,因此環溝有水主要放置甩籠,也就是一段尾巴在水裡,一段尾巴在岸上。另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這時候由於稻蝦田裡面鱔魚肥美, 因此我們這裡很多養殖戶會使用一種水上漂的地籠來捕撈鱔魚,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放置之後漂浮在水上。

補充說明:

除了以上的幾點因素影響地籠的捕撈量之外,正確放置地籠也是至關重要的,地籠的正確放置方法簡單來說也就是兩點,意識儘量將地籠放置在平穩的地方,儘量完全伸展開來,,其次要儘量將地籠兩頭的尾巴露出水面,咋養可以i確保小龍蝦進籠之後不會死亡。這裡要著重強調一點,地籠兩邊的洞口千萬是左右放置的儘量不要上下放置。


小龍蝦曬太陽


地籠捕龍蝦什麼時候放最好?

現在氣溫已開始上升,對於養殖小龍蝦的朋友來說,又要開始起蝦出售了,特別是趕頭批蝦或者做苗的養殖戶,現在都已開始下籠起蝦。我們起蝦時通常都是用的地籠,而且下地籠時也有一些講究,那麼用地籠捕龍蝦什麼時候放籠子最好呢?


我們在放地籠時最主要的還是要看天氣來放,現在這種低溫天氣裡,一般水溫低於14度以下時,龍蝦都是不怎出來活動,這時放地籠效果並不會太理想,因此想讓效果好的話,則儘量選擇天氣晴朗時去放地籠。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在傍晚放籠子,第二天零晨時去起地籠。如果是放在龍蝦塘裡的話,則可以晚上再去放,並且要半夜就去起籠子,因為龍蝦塘裡蝦多這樣籠子一下就會裝滿,如不及時將蝦起上來,則籠子裡的蝦很易出現缺氧而死。

如果是氣溫高於28度的天氣,這時蝦也很少出來活動,如再按上面所說的方法來起蝦則效果也會差一些,因此這時要選擇溫度低的時候去放籠子,高溫天氣裡通常陰雨天裡小龍蝦出來活動的多,特別是晴天出現陣雨之後龍蝦特別活躍。

有一些在野外放籠子捕蝦的朋友,為了效果更好通常都會在籠子裡放一些誘餌,例如田螺肉、蚯蚓之類的臭魚爛肉、腥味重的東西都可以用來當誘餌,其效果都不錯。另外就是放籠子的位置也很關鍵,通常籠子放在那些水草多的地方或是池塘裡有水流進去的地方也更易起到蝦。


以上為踏火個人經驗、見解,僅供參考用,更多的水產、水族類經驗分享敬請關注踏火逍遙說魚,謝謝!


踏火逍遙說魚


1、缺氧不想動

在氣壓低、陰雨天或者水草極多,以至於水中溶氧很低時,小龍蝦會呈現浮頭症狀,這時的小龍蝦儘量會向水面靠近,有攀附物時,都會爬到攀附物上,呼吸表層水的溶氧,有露出水面的物質時,則呼吸空氣中的氧氣。這時候的蝦只顧自己的性命,根本就不想挪窩,所以地籠中自然難以捕捉到。

2、避災洞中藏

高溫避暑低溫避寒,生兒育女小龍蝦都會選擇掘洞藏身。小龍蝦在酷暑嚴冬及繁殖季節,都有入洞避災的生理習性,因此在這些特殊季節,小龍蝦很難按常規手段捕撈到。

3、食多不遠行

小龍蝦具有領地習性,在其領地內食物豐富時,是不願遠行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充足投料和水草特別豐茂時,我們很難捕到蝦的根源。

4、水壞岸邊爬

當水體變壞時,水中有毒物質濃度逐漸變大,當達到小龍蝦能耐受的極限時,小龍蝦為自身的生命著想,會向岸邊爬甚至直接越堤逃離。這時地籠安放在池中間,自然是捕不到蝦的。

5、不瞭解使用地籠的相關知識

地籠是守株待兔型的工具,只有小龍蝦主動爬入地籠才能捕得到。地籠大體由網身籠須和尾部三部分組成。市面上以二種地籠最為普遍,即甩籠和長籠。甩籠只有一個尾巴,一般較短,3-6米為多見。長籠二頭都有尾巴較長,長度一般都超過6米。地籠捕蝦的原理是,小龍蝦經籠須進入網身後,經最後一個倒須進入尾部。






輝子打工記


一般在池塘養殖小龍蝦的都是6-7點因為我個人是這樣的然後早上四五點去收,量大的可以更早,收回來正好販子就過來了。

用地籠捕蝦的話最好是吃剩的雞骨頭因為它效果最好。養殖戶如果短時間搞不到雞骨頭不用也可以,密度大下籠收籠多幾次就行,養殖不比野生。

地籠是中原地區用來捕鱔或泥鰍,河蝦小魚等的工具。地籠有很多入口,但內部構造比較複雜,魚類進去後就很難出來。地籠的長度可依據養殖水面的長度、寬度而定。

地籠選用直徑6毫米的鋼筋,加工製成40釐米的正方形框架,每50釐米為一節,用鋼繩連接起來,外面再用聚乙烯網布包纏,網的兩端或中間製成網兜。

每節設一個進口,框架與框架的網片上做成須門,使蝦只能進不能出。每相連兩節的進蝦口方向相反,這樣可捕來自兩個方向的魚蝦。

地籠的長度可依據養殖水面的長度、寬度而定,一般為15節左右,總長約7~8米。地籠是定置漁具,可以常年捕撈。將地籠置於池塘、湖泊、河溝等養殖水面或天然水域中,每天早晨倒出網兜中的魚、蝦,取大放小。

材質為塑料纖維。地籠有很多入口,內部構造比較複雜,魚類進去後就很難出來。故又稱迷魂陣。因為這種工具是沉入泥底的,簡便取名地籠。這種工具有許多結,相互連通。使用時尾部綁上沉重的東西,上部分綁上結實的繩子,拋入水中後把繩子綁在岸邊的固定物上






鄉村雞蛋哥九零後


使用地籠誘捕龍蝦,地籠中投放的誘餌:

  1、動物骨頭。例如豬骨、羊骨、雞骨等,各種骨頭的骨香味和肉腥味會吸引大量的龍蝦。

  2、肉皮。如豬肉皮、雞肉皮、鴨肉皮等,肉皮帶有肉腥味和大量的脂肪會吸引大量的龍蝦。

  3、動物內臟。如果豬腸子、雞腸子等,內臟含有大量脂肪和特有的腥臭味會吸引大量的龍蝦。



大自然love


一般最好是晚上三四點去下,過個一兩天去收,用地籠捕蝦的話最好是吃剩的雞骨頭

因為它效果最好。如果短時間搞不到雞骨頭也可以到菜市場殺雞的地方買雞腸子放到蝦籠裡來捕蝦。

地籠是中原地區用來捕鱔或泥鰍,河蝦小魚等的工具。。地籠有很多入口,但內部構造比較複雜,魚類進去後就很難出來。地籠的長度可依據養殖水面的長度、寬度而定。

據瞭解龍蝦一般都是早上4-5點的樣子收



不會放棄的小草


個人感覺是陰天。

尤其是下雨的時候。

水中的氧氣含量較低。

魚蝦喜歡上浮進行吸氧。

這個時候進行放置的話要比其他時候放置要好。

然後建議放置的誘餌,無論是鱔魚還是小龍蝦,都喜歡吃腥味比較大的餌料。考慮一下,蚯蚓是最合適的,獲取方便,又不要錢,每天扛個釘耙出去轉幾圈,蚯蚓就有了。所以大部分人下籠子都會選擇蚯蚓來做餌料。

希望可以幫到您。


是柚子丫丶


一般來說,夏季捉龍蝦最容易。因為在六到八月份,這段時間天氣比較熱,氣溫高,龍蝦一般都在水中生活,這個時候無論是用蝦簍子還是垂釣的方法,都可以有很大的收穫。當然到了冬秋季節,同樣也可以捉龍蝦,只是有些費事罷了。

捕龍蝦地籠使用技巧,用什麼誘餌

  1、利用淡水小龍蝦喜逆水爬行的習性,適當進行微流水刺激,增加淡水小龍蝦活動量,促使其擴大活動範圍,這個時候把龍蝦地籠按上,起到提高捕撈量的效果。

  2、利用淡水小龍蝦貪食的習性,捕撈前停食1——2天,捕撈時在地籠中加入魚腥味或清香味比較重的優質誘餌,引誘淡水小龍蝦進入地籠,可以提高捕撈效果。

  3、捕撈效果不十分明顯的池塘,首先要檢查池塘中的存蝦量,如果存蝦量大,可以採用升降水位的方法捕撈。方法是:先把池水降低1/2的深度,布好龍蝦地籠,適當增加地籠的數量,然後向池中緩緩加水,淡水小龍蝦受到降低水位的刺激,一旦有新鮮水加入,活動量會加大,逃跑欲也會增強,活動範圍會變大,進入地籠的幾率大大提高,捕撈效率會顯著提高。

 如何選擇龍蝦地籠

  我們小龍蝦池塘四周都有3-5米的溝,在選擇龍蝦地籠的時候,最好是用19節,12洞。大楷3米長。這種地籠過了夏至就不用到田溝裡面捕撈了,全部到田裡捕撈!在稻田中一般用的是15米長的,我們俗稱為“地籠王”這種好處是捕撈的量大,壞處是比較重,時間長了容易長青苔,清洗起來比較累!我們一般就用的是19節的。

  這個地籠能不能出貨,有兩個關鍵,一是看網布通透性,二是看地籠製作工藝,網布通透性比較有兩種選擇,1:是有結布,2:和無結布,有結布可分為1分.2分.3分.3.5分4分網眼,我們要捕撈蝦苗和4月份龍蝦抱卵前就用小眼,龍蝦卵脫離母體後我們就要改用3.5分網眼有地籠,捕撈規格蝦為2錢以上,4分網眼我們通常用在深水池塘,捕撈規格龍蝦為6錢以上.。

  一般有結布我們現在要3股或以下,儘量不要選擇很粗的有結布,粗的有結布還容易損壞一點,細一點的龍蝦還不如損壞。地籠也很通透,也好清洗乾淨。

  無結布龍蝦地籠我們一般是在野外捕撈的,或者捕撈小蝦苗。到了4月抱卵蝦脫離母體後,我們儘量不用無結布,會損傷和妨礙小蝦苗的成長。也可以換地龍套,換3.5分的,深水換4.0分。選擇說下製作工藝,地籠進口長比例為地籠寬度的75%左右就是最好比例,短了小龍蝦容易倒退出去。


鄉野山村老鄭


大家好,非常榮幸可以有這個機會解答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

  1、缺氧不想動

  當氣壓低,雨天或有太多水生植物,使水中的溶解氧很低,小龍蝦會出現浮頭症狀。這時,小龍蝦會盡可能靠近水面。當有登山者時,小龍蝦會爬到登山者身上,呼吸表層水中的溶解氧,當水面上有物質時,呼吸空氣中的氧氣。那時,蝦只關心它們自己的生命,根本不想移動它們的巢,所以在籠子裡很難抓住它們。

  2.躲在避災洞裡

  高溫的夏天和低溫的冬天,小龍蝦會選擇挖洞藏起來。在嚴冬和繁殖季節,小龍蝦有進入洞穴躲避災害的生理習性,因此在這種特殊的季節很難用常規方法捕捉小龍蝦。

  3、吃得比旅行多

  小龍蝦有領地習性,當領地食物豐富時,它們不願意長途跋涉。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有足夠的食物和水生植物特別豐富的時候,我們很難抓到小龍蝦。

  4、水不好爬上岸

  當水體惡化時,水中有毒物質的濃度逐漸增加。當小龍蝦達到它所能忍受的極限時,小龍蝦會爬到岸邊,甚至為了自己的生命而直接越過堤壩逃跑。這時,地上的籠子被放在池塘的中央,自然沒有蝦被捕獲。

  5、不瞭解使用地籠的相關知識

  地籠是一種等待兔子的工具,只有當小龍蝦自願爬進地籠時才能被抓住。地籠一般由網體、籠須和尾巴組成。市場上最常見的有兩種籠子,即投擲籠子和長籠子。搖擺的籠子只有一條尾巴,通常較短,3-6米更常見。長籠子的兩端都有長尾巴,一般長度超過6米。地籠式捕蝦的原理是小龍蝦必須通過籠子進入網後,通過最後一個進入尾巴。

以上這些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一些個人看法和見解,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能開開心心的做頭條,頭條作品能更進一步,最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回答,謝謝大家,祝大家每天工作開開心心,生活快快樂樂,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在田間


首先,我們需要在地籠中放入一些誘餌來吸引小龍蝦,因為小龍蝦是一種以腐肉為食的生物,所以我們可以使用豬肝之類的東西做誘餌。

而且,我們對於地籠放置的位置也是有講究的,要將地籠放在一些水草比較密集的地方,這樣可以抓到更多的小龍蝦。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地籠放的太密集,這樣會影響捕撈效果,最好隔五米左右放一個地籠比較合適。

用地籠捕龍蝦,要注意勤放勤收,這樣可以避免因為地籠中小龍蝦過多而影響捕撈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