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鳳、楊瀾為牡丹文化節送上“雲祝福”

河南省洛陽市委副書記劉宛康說,此次洛陽牡丹文化節還要請馬金鳳、楊瀾、蔣大為、鮑國安等文藝界知名人士,以及日本岡山、法國圖爾等洛陽部分友好城市代表,在線上為牡丹文化節送上“雲祝福”。

4月2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行了第38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新聞發佈會,特批准第38屆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定於2020年4月5日至5月5日在洛陽市舉辦。

馬金鳳、楊瀾為牡丹文化節送上“雲祝福”

洛陽重生的牡丹

洛陽的牡丹,因為籠罩了一層神話色彩而顯得更加神秘動人。

相傳一年冬天,武則天帶宮女到上苑飲酒賞雪,到處皆是銀裝素裹,突然,她發現在白雪皚皚之中有點點燃燒跳躍的火苗。定睛一看,原來是點點紅梅,甚是歡喜。這時,便有宮女進言:“武后,梅花再好,畢竟是一花獨放。如果您能下道懿旨,讓這滿園百花齊放,豈不更好?”

武則天聽罷哈哈大笑說:“春時花開,不足為奇。百花鬥雪競放,方合我心意!”於是,令宮女拿來文房四寶,當即手握霜毫,蘸飽濃墨,在白絹上寫了一首五言詩:“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放,莫待曉風吹。”寫罷,她叫宮女拿到上苑焚燒,以報花神知曉。

百花仙子接令後,都知道武則天心毒手狠,什麼樣的事都幹得出來,便不敢違抗。唯有牡丹仙子十分氣憤的說:“武則天管人間事,而我們的花期則遵循天地時令,豈容她逆天亂地!只要我們意志堅定,看她能奈我何?”

第二天,除了牡丹,百花齊放。武則天知道後怒氣昇天,下令放火焚燒牡丹園,一個不留。待滿園牡丹焚燒成灰燼,武則天依然怒氣未消,惡狠狠的說:“連根剷除,貶出長安,扔到洛陽邙山,叫它斷種絕代!”

可是到了洛陽邙山,雖然土地貧瘠,但是牡丹彷彿迴歸故土,便在這裡紮了根。這裡的人很早就非常喜歡牡丹。於是家家移種,戶戶育植。遠鄉的人也紛紛跑來移栽。牡丹仙子看洛陽人這樣喜愛牡丹,非常高興,一到穀雨,株株怒放,千姿百態。觀賞牡丹的人,扶老攜幼,朝暮不斷,人海花海,盛況非凡。

牡丹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國的國花,就是因為牡丹代表了中華民族精神力量的優秀品格。她不畏權貴和惡勢力,不嬌柔脆弱,即便是貧瘠的土地上,仍然能開出絢麗的花朵。洛陽也因為各種意味悠遠的牡丹傳說而披上一層神聖的光彩,牡丹的堅貞、正氣也讓洛陽變成了一座聖城,而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節也讓洛陽的歷史文化得到了發揚傳承。

馬金鳳、楊瀾為牡丹文化節送上“雲祝福”

歷經38年 文化節形式日趨多樣化

從1983年起,洛陽已連續成功地舉辦了37屆牡丹文化節。38年來,牡丹文化節從單純的賞花燈活動發展成為現在的融合了賞花觀燈、旅遊觀光、經濟貿易、文化體育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節會活動。連年舉辦的洛陽牡丹文化節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吸引了國內外的遊客前來感受這座古城的文化內涵,也為牡丹花會賦予了更強烈的區域文化特色。

2017年6月,備受關注的二里頭遺址博物館奠基,為了讓更多人貼近源遠流長的河洛文明,在36屆文化節開幕式上,《解讀二里頭》以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為主線,採用視頻和深情朗誦的形式講述再現了“最早的中國”。情景歌舞劇《千年之約》則結合視頻、投影等,向大家展示隋唐洛陽城國家歷史文化公園的建設藍圖。情景歌舞劇《隋唐洛陽城》以情景歌舞劇形式再現隋唐洛陽城營建和大運河開鑿等恢宏場景。為了更好的演繹洛陽城故事,第36屆牡丹文化節開幕式表演以本土演員為主,實現了洛陽人演繹洛陽城故事。

在第37屆牡丹文化節開幕式上,大型歌舞詩組曲《牡丹賀中華》串聯經典歌曲《歌唱祖國》和《牡丹之歌》以歌舞結合朗誦的形式,展現人們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壯志豪情。

除了盛大的牡丹文化節開幕盛會,狂歡月活動期間,也有內容豐富多彩的演出。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演、百姓舞臺比賽、牡丹服飾創意模特大賽、戲曲票友大賽、“牡丹詩會”朗誦比賽等。還有各種形式專場,如曲藝專場、少兒專場、中學生專場、市舞蹈家協會專場等。

2019年洛陽市文明辦倡導了“國際志願者”活動,“國際志願者”為來洛陽參觀旅遊的外國遊客提供了外文資料、外文地圖、外文翻譯、景點引導等為期一個月的優質服務。通過國際志願者志願服務活動,為外國友人搭建了一座瞭解中國文化的橋樑。

馬金鳳、楊瀾為牡丹文化節送上“雲祝福”

2020牡丹文化節新看點

2020年度的洛陽牡丹文化節處在疫情防控這個特殊的時期,展現形式又有了新的變化。本屆牡丹文化節將遵循“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承辦思路,以“牡丹情、黃河魂”為主題,將黃河文化融入並著重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開幕式以“花開潮湧黃河風”為主旋律,通過“最早的中國”“最美的洛陽”“最新的黃河”等篇章,藝術渲染牡丹文化和壯美黃河。

本屆牡丹文化節特推出“雲賞牡丹、花開滿屏”——大型線上直播活動,並聯合人民網、新華網、騰訊、抖音、今日頭條、新浪等20餘家網站和平臺,推出“花之訊”“花之賞”“花之歌”“花之名”等24個板塊。此次“雲賞牡丹”活動將於4月6日上午10時開始,每天都會對各個板塊進行更新,直到5月5日結束,為期1個月。在洛陽的王城公園,盛開的牡丹爭奇鬥豔,園內已經裝好了高清鏡頭,為接下來的“雲賞牡丹,花開滿屏”24小時大型直播活動做好準備。

馬金鳳、楊瀾為牡丹文化節送上“雲祝福”

河南省洛陽市委副書記劉宛康說,此次洛陽牡丹文化節還要請馬金鳳、楊瀾、蔣大為、鮑國安等文藝界知名人士,以及日本岡山、法國圖爾等洛陽部分友好城市代表,在線上為牡丹文化節送上“雲祝福”。同時,精心開設了“牡丹閃耀全球”“為白衣衛士送牡丹”“牡丹詩詞挑戰賽”等特色欄目,與社會各界朋友進行深入廣泛的互動,為直播活動持續網上預熱、積累人氣。

節會期間,網上以“東方博物館之都”建設為龍頭,講述了二里頭遺址、龍門石窟、隋唐洛陽城、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文脈和時代價值。在一個多月的盛會中,將通過滾動播出,大數據融合、“雲”呈現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現牡丹藝術、牡丹文化、牡丹產業等內容。(資料由河南經濟報、天涯知識庫、搜狐網整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