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職業之路|一個女CEO是如何通過利用自身資源走向成功的

作為一本被書名耽誤了的自傳書籍,《深度思考》的原版名是<beyond>,翻譯成《超越標籤.一個全球女CEO的職業成功之路》更適合。書名與簡介,是會影響讀者的選擇的。每一本書適宜的群體不一樣,後一個名稱更加與內容掛鉤,也更吸引作為女性的我。/<beyond>

看似被幸運兒眷顧的主角莫琳,其實並非一帆風順。她不斷在擺脫煩人的負面標籤。

1

社交笨拙,反應遲鈍是她的人際表現,內向是她的性格特點。在她的孩子時期,人們都認為內向不是好事,需要糾正。在同學中,她也是離群索居,喜歡活在自己世界中的那一個。被同學們說自己“勢利”“冷漠”。

因為內向而遭遇的負面評價,跟我的成長環境也挺像的。人們喜歡外向的孩子,總會勸你要開朗一些。有的孩子會努力改變自己,表現出熱情的一面,實際痛苦只有自己知道。但莫琳似乎沒有明顯的行動,仍然沉迷於閱讀與自己的幻想世界裡。

她對自我內向性格的接納,應該得益於自己的家庭。

莫琳成長於美國中西部地區的猶太人家庭,父母崇尚自由。父親是律師,懂法語,在語言的學習上給了她良好的榜樣;母親則會盡量帶著她到每一個美麗的角落,引導她品味和區分不同事物的美。

良好的家庭成長環境,會給一個人的未來帶來無窮無盡的力量。優秀的父母培養了她的好奇心,也讓她學會從不給自己或者他人貼標籤。莫琳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什麼。

女性職業之路|一個女CEO是如何通過利用自身資源走向成功的

你能接受孩子的內向性格,獨來獨往的行為嗎?

2

15歲那年,莫琳就讀於公立學校,但學校的學習氛圍很差,同學們喜歡上課睡大覺,老師喜歡照搬書本。她跟家人申請轉學到校風嚴謹的私立學校。

在私立中學,她因為猶太人的身份被同學排擠。“猶太人”的標籤讓她發現了自己的陰暗面。

一個人在面對偏見的時候,要麼進行反擊,反擊可能會讓別人認為你小題大做;要麼取悅他人,取悅卻會壓抑自我。莫琳選擇了一種不激烈的反抗方式,參加活動,也只與猶太人一起。

這樣的高中生活是很艱難的,但也無需喪氣。莫琳逆流而上,沉浸在優秀老師的課堂裡。一次劇場體驗,讓她體會到轉換角色,換位思考的好處。

在這件事情可以看出來,莫琳在面對不良環境時,如果無法改變環境,自己也無法適應的時候,會選擇更換環境。

成語“孟母三遷”,講得是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境教育孩子,多次遷居的故事。

人與環境的關係是相互的,良好的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更多正向的作用。

“從個體縱向發展的角度看,人類發展經歷不同階段;從橫向角度來看,家庭、朋輩群體、組織、社區和社會對個人發展有不同影響。”-社會工作理論

女性職業之路|一個女CEO是如何通過利用自身資源走向成功的

當你面對他人的偏見(如一些“身高、衣著、性別”的暗示),你會作何反應呢?

3

在我們畢業出來就業的時候會發現,自己能找到的工作,也許與所學專業不對口,進入職場的新人會不知所措,熟悉工作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更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成功。

莫琳同樣有相同的苦惱。她一直對美有著自己的追求,第一次意識到,在她第一次到法國體驗生活的時候。她與法國人一起用餐,吃了一次山羊奶酪。法國人吃山羊奶酪的方式,與她所品嚐到的味道,像一種藝術,讓她深深愛上了法國。

進入耶魯大學學習,她曾經想要學習與創作類似的藝術,最後以挫敗告終。她把“藝術創作”改為“藝術研究”,舒適地研究自己的愛好:觀看法國電影,研究電影展示的法國藝術。

“法國新浪潮電影介紹”專業讓她發現,電影與文學作品有共同之處:“符號”。聲音、圖像、燈光、音樂的相互作用,就像符號一樣向觀眾傳遞信息。對於創作者來說,這種“符號”傳遞的信息只有一種,但觀眾的理解卻全然不同。“1000個人就有1000個哈姆雷特”,觀眾的情緒反應不是由創作者自己決定的,而是由創作者與觀眾共同創造的。

轉化為莫琳利用在營銷上的作用就是:顧客面對廣告時,會用心去感受,感覺它與自己的情感、生活、理想的關係。而這些感受與數據、市場調查是有很大差異的。

活學活用,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大學的學習經歷,不一定是學了什麼就做什麼。而是學習一種思維。這種思維也許會影響一個人以後的整個人生。

女性職業之路|一個女CEO是如何通過利用自身資源走向成功的

當你求職時,發現自己的專業與學歷都與求職需求不一致,你會怎麼辦呢?

4

除了學校的老師,每個人還會經歷學校以外的人生導師。“三人行,必有我師”,能不能學到,學到什麼,全靠自己。

莫琳在書中的講述,可以看出她是很好學的。有正面的老師,也有反面的老師。有一同學習的舍友,也有在職場路上的上司。

就讀耶魯大學時,她也申請獲得前往法國留學一個學期的機會。在法國留學期間,她希望能夠真正地瞭解巴黎的生活,邀請了一位法國女孩做自己的舍友。這位舍友的叔叔在她畢業時,幫助她謀得歐萊雅的一個實習的機會。

進入職場之後,她會觀察公司優秀的人是怎麼做的,學習並模範;對於與自己不一致的觀念,她會勇於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當自己的想法不被理解或者不被認同的時候,她會想方設法去表達。從歐萊雅到蓋璞集團,再到成為香奈兒的全球CEO,可以用平步青雲來形容。

學習不能侷限於書本或者學校。身邊的人,也是可以學習的對象。也不用侷限於學習的方式,別人不教你,你也是可以掌握優秀的能力的。

“社會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他的理論是建立在行為主義理論基礎上的。關於學習與模仿,班杜拉認為,學習者不是通過直接的刺激-反應模式來學習的,學習者不直接介入行動過程本身,不親自接受強化,不直接作出反應,只是通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即可學習和獲得這個新的行為和反應方式。”-社會工作

女性職業之路|一個女CEO是如何通過利用自身資源走向成功的

超越標籤.一個全球女CEO的職業成功之路

總結

莫琳的聰明之處,在於她懂得如何定義自己,並利用身邊的或自身的資源成就自我。從自身的原有知識基礎,到家庭,到自己認識的人,到所處的環境,都不是常用概念的資源:基金或者人脈。

但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或在困境中,只看到狹隘的資源,是很難獲得突破的。有什麼,就用什麼,如何用,更能考驗一個人。

同一個杯子,裝著半杯水,有的人想到的是,我只剩半杯水了;而有的人想到的是,我還有半杯水。

試著像莫琳一樣,挖掘一下自己擁有的,發揚光大。不管手握好牌,還是爛牌,也要把這場局打贏了。


女性職業之路|一個女CEO是如何通過利用自身資源走向成功的

握緊你手中的資源

一個想要賺得了錢,又照顧得了娃的職場寶媽,正在用自己的洪荒之力破解所有生存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