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人”昆汀眼中的王羽:香港功夫巨星,林青霞偶像

好萊塢大導演昆汀,最近隔離在家做起了影評人 ,一連寫了九篇自己心愛電影相關的影評,這其中他多次談到了香港早期的武俠電影。

他先是單片幅大段介紹了一部42年的港臺武俠片《勾魂針奪命拳》,隨後重點介紹了一位早期的香港功夫巨星——王羽

《勾魂針奪命拳》,對於國內的大多數影迷來說不太熟悉,但是王羽的名號,大家肯定的知道的。

“影評人”昆汀眼中的王羽:香港功夫巨星,林青霞偶像

王羽是香港一代功夫巨星,硬派陽剛武俠的開創者,李小龍在香港拍片之前,是他唯一的功夫明星,其最盛時期的知名度,在港臺地區絕對算是家喻戶曉。

說起王羽,必須提起張徹,這位香港早期武俠電影的一代宗師。

1967年,這兩人合作了一部彪炳史冊的武俠片,用極其浪漫地方式弘揚了個人英雄主義,這就是《獨臂刀》。

《獨臂刀》上映之後,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票房超過了一百萬,這在當時是不可想象的成績,因為當時的票價只有幾毛錢。

這部電影也贏得影評人、媒體、和業內同行的一致認可,一改邵氏電影的陰柔之風,開一代硬派功夫片之先河。

“影評人”昆汀眼中的王羽:香港功夫巨星,林青霞偶像

《獨臂刀》的大獲成功,讓沉寂已久的張徹導演,徹底在邵氏電影公司站穩了腳跟,從此躋身香港一線導演的行列。

更讓王羽的事業達到了巔峰,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功夫明星,也讓其身價成為了當時最高的演員。

王羽的演藝之路,可謂順風順水,1944年他出生在上海,17歲隨父母遷居香港,絕對算得上當時上海人南下香港裡面的精英二代。

1965年,王羽剛進入邵氏公司之後就參演了幾部武俠片,當時的武俠片還是粵語片在主導,國語的武俠片鳳毛麟角。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王羽能夠出演國語武俠片,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就讓其有了成功的歷史的際遇。

“影評人”昆汀眼中的王羽:香港功夫巨星,林青霞偶像

這些電影中的王羽,雖然演技上有些稚嫩,但是其英氣逼人,風度翩翩的少年英俠形象開始顯現,這就為其主演《獨臂刀》奠定了基礎。

《獨臂刀》大獲成功之時,張徹導演43歲,而王羽只有23歲,這既是王羽個人的際遇,也是香港電影產業的造星能力的體現。

《獨臂刀》之後,張徹和王羽強強聯手,再接再厲,一口氣又拍了好幾部賣座電影,比如《大刺客》之類的。

進入1970年,香港電影產業的格局,發生了鉅變,這年成立了一家了不起的電影公司,這就是我們自小就熟知的嘉禾。

嘉禾的電影公司的成立,帶出了一位世界功夫巨星,這就是李小龍,他們推出的電影叫好又叫座,打破了多項記錄,這多多少少對王羽的事業有一定的影響。

“影評人”昆汀眼中的王羽:香港功夫巨星,林青霞偶像

英雄什麼時候都是英雄,王羽又怎麼會隨隨便便就生退隱之心,在新的歷史機遇面前,他選擇了繼續發揮《獨臂刀》的餘熱,自任導演拍了好多部《獨臂刀》的衍生電影,不如《獨臂刀王》之類的。如今來看,這些電影就構成了“獨臂宇宙”系列,比“漫威宇宙”整整早了30年。

“影評人”昆汀眼中的王羽:香港功夫巨星,林青霞偶像

70、80年代,和大多數香港電影人一樣,王羽選擇了出走臺灣,人說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進入臺灣之後,王羽把銀幕上的英雄之氣帶到了生活之中,他竟然成了臺灣黑幫竹聯幫的主要頭目。

王羽的個人生活也是巨星的標配,他1975年娶得是當時的大明星林翠,他們總共育有三女,其中長女叫王馨平,是一位歌手,她有一首流傳於華人世界的代表作,這就是《別問我是誰》。

“影評人”昆汀眼中的王羽:香港功夫巨星,林青霞偶像

王羽也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林青霞曾經倒追過他,說是總是找他學開車,學著學著就不一樣了。

這是不是真的已經無從可知,但是轉念一想,這話是從一位功夫巨星口中說出,那就姑且算是真的吧。

作為一代功夫巨星,王羽在職業後期,自然也會提攜後人,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是成龍大哥,成龍大哥後來也邀請王羽拍過電影,這段巨星之間的佳話,自然也會隨著光影的流逝被後輩所銘記。

“影評人”昆汀眼中的王羽:香港功夫巨星,林青霞偶像

進入80,90年代,王羽徹底進入了退休的狀態,跑來大陸做了一些實業之類的生意,直到2011年,在陳可辛的力邀下,出演了電影《武俠》,才重回觀眾的視野。

時間的流逝的是永恆的,英雄身上的英雄氣也是永恆的,《武俠》中的王羽早已沒有少年模樣,但是其身上的英雄氣概仍在眼神裡流轉。

“影評人”昆汀眼中的王羽:香港功夫巨星,林青霞偶像

2019年,75歲的王羽獲得了5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成就獎,這說明人們沒有忘記那個時代的電影,又怎麼忘記那個時代的明星。

有些人,註定是個傳奇;有的名字,註定代表歷史。

王羽就是香港電影的歷史和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