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含情|羊城何处不飞花

三月的广州,万物复苏,蒲桃、泡桐、麻栎、木棉、洋紫荆、桃树、朴树柚、垂柳、楝树相继花朵绽放,一眼望去,羊城何处不着绿,花城何处不飞花。

草木含情|羊城何处不飞花

在这春意盎然的日子里,单位门前的六株大叶榕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六株大叶榕栽种多年,高数十尺,根系发达,盘根错节,把路上的石板都掀翻了。它们枝繁叶茂,彼此相邻,宛如六把巨伞。到了酷暑,“大树底下好乘凉”,这里就是一处清凉世界。

一直以来,榕树不畏风沙肆虐,不择环境优劣,在南方沿海城市广为种植。据记载,早在宋代,福州太守张伯玉鼓励百姓广植榕树防洪抗旱,美化环境。历经多年,古城呈现出“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象。

自此,福州人继承种植榕树的传统,福州也被誉为“榕城”。明代著名爱国志士黄道周写下名篇《榕颂》。他将榕树比作为“仁、清、智、静”四美,勉励后人,要似榕之高尚、学榕之利人、树榕之坚强。

北方四季分明,人们常说“秋风扫落叶,一夜知深秋”,秋季落叶的植物会以秃枝休眠过冬。而在温暖湿润的南方,没有寒冬恶劣气候,大叶榕秋冬不凋。可到了每年二三月,乍暖还寒,榕叶由墨绿变成金黄,几天光景,落叶缤纷,满地黄灿灿,叫人琢磨不透这究竟是春天还是秋天,连诗人柳宗元也曾发出“春半如秋意转迷”的感慨。

当我还在为落叶伤怀,惊鸿一瞥,那光秃秃的枝丫上已抽出了点点绿意。天气日渐暖和起来,嫩绿的叶芽儿开始疯长起来。我漫步在榕树林中,仰望天空,黄嫩的叶子如同满天繁星,璀璨夺目,它们像年少的孩子,跳跃着,奔跑着,越长越快,越爬越高,一眨眼,所有的枝条被嫩叶环抱。

和煦的阳光洒在身上,花木的清香随着微风轻吻着脸颊、耳朵、发梢,心情变得明亮起来,我也效仿清代胡宽诗人:“想到羊城春正好,满庭榕叶听流莺。”

工作闲暇时,我喜欢从三楼的窗往远处眺望,湖边的紫荆、黄花风铃和异木棉盛放着绚烂花朵,满目繁荣。在春光照耀下,眼前的榕叶玲珑剔透,层次分明,远近之间,嫩绿、淡紫、火红、金黄,五彩斑斓的颜色突然就变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脑海里浮现钱钟书先生的一句话:“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可这何止是镶嵌在窗框里的一幅画?

在此生难忘的庚子春天,当我凝望榕树落叶、发芽、展枝,感叹生命的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内心百感交集。“时搏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上古时代,人类已认识到要把宇宙万物当做自己的心、耳朵和眼睛来对待,善待自然,遵循自然法则。然而有人在无尽的欲望中迷失了方向。这场灾难,以生命的代价,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对大自然的敬畏。

在这个寂静的春天,疫情之下,每个人都在逆风成长。医务人员挺身而出,救死扶伤,军人、警察、社区工作人员、外卖员、志愿者……每一个岗位的坚守者、执著奋斗者,以人心温暖人心、用生命守护生命,践行着真善美,诠释着人间爱。

生命有爱,草木含情。生命力顽强的榕树,历经风雨,根深叶茂。当自然万物在春野中萌动时,我们唯有在内心深处浇灌一片沃土,种下希望的种子。熬过难关,就是成长。这个春天,我们正迎来胜利的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