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一次極致孤獨體驗的心理描寫。耐心看完後,你還敢獨身嗎?

Loneliness really kills(孤獨是要命的)——西諺

   一到春節,平時分散各路的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因此這個時候往往會變成一年當中價值觀衝突最劇烈的時間。對於獨身不婚的人來說,春節是一年到頭孤獨體驗和心理壓力最重的時候。此時避開人群和婚姻話題是明智也是無奈的選擇。於是,2015年1月,寒假回到家裡呆了一段時間之後,我在除夕前幾天離開家鄉,獨自踏上了前往西藏的路途。

  農曆二十七那一天下午,我飛到了拉薩。當天晚上,在拉薩唯一認識的朋友、在西藏日報工作的劉夢接待了我,請我吃了火鍋。第二天,劉夢就動身去尼泊爾徒步了。這意味著我除夕夜極有可能要一個人過了。為什麼說是“極有可能”?因為當時我內心抱著一線希望,路上也許能碰到跟我一樣獨自出遊的驢友,我們可以結伴過除夕。他們一定會很樂意。基於我以往的旅行經驗,要找到同伴似乎不難。西安交通大學的大三學生小汪同學不就是我讀博士二年級那一年暑假在麗江碰到,然後一路同行、一路聊天十幾天到成都的嗎?

  離開家鄉,在外過春節,我不是第一次,但以前都是因為工作或學習而滯留在外,有同事或同學陪伴。除夕夜大家約好一起買菜,自己動手做年夜飯。雖然離家在外,但也其樂融融。在旅行途中獨自過除夕,我還是第一次。儘管出發之前發到QQ空間動態的所有照片都顯得我非常快樂和鎮定,心裡其實還是有點惶恐不安:萬一找不到人,我一個人該如何度過那一夜,尤其是吃年夜飯的那幾個小時?我甚至特地查閱了一些心理學資料,想找到幾條對付孤獨的心理攻略。

  除夕前兩天,我表面是在遊玩,暗中卻在四處撒目地尋找跟我一樣孤獨的旅行者。在心理最敏感脆弱的時刻,孤獨的人總能放下孤傲,暫時抱團取暖。

  農曆二十八那一天,我通過一個群,認識了幾個打算春節拉薩過年的驢友。群主“螞蚱”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她也是一個人來拉薩,想約伴一起玩。那天早上,她在群裡吼了一聲,群裡的驢友陸陸續續來到了布達拉宮,但多是三三兩兩,自己有伴。表面上跟著大部隊一起走,但基本上是三個一群五個一夥自己玩自己的。跟我一樣一個人出來玩的螞蚱看到沒人跟著她轉,在心理上覺得作為群主的自己很沒有面子。於是,把我和另外一個也是獨行的驢友當成挽救尊嚴的道具。她拉住我們說:“咱人不要太多,就咱們幾個一起玩剛剛好。”

  半個小時後,群裡更多的驢友陸陸續續來了。螞蚱身邊的人一下增加。於是,她立馬換了一副面孔,忙不迭地跟著幾個北京來的男人走了。“又一個渣女。”我心裡暗暗罵道。罵完,我眼光開始四處搜尋。然而,春節的西藏寒冷難耐,出來到拉薩玩的人很少。我當天的希望落空了。春節結束,“螞蚱”回到在湖南的家之後,主動加我QQ,要了我手機號,並表示湖南離貴陽很近,她有空會過來“看我”。我直接罵道:“你一邊涼快去吧。”

  農曆二十九,我一個人來到哲蚌寺。在背對雪山自拍的時候,遇到了點困難。這時來自大西北的小王主動幫了我的忙。遺憾的是,他這次旅行帶著一個女的,很像是他的女朋友。我們三個結伴在哲蚌寺玩了一個下午。一路上研究生畢業的小王跟我聊歷史、聊時事、聊學術,聊得非常盡興。回到拉薩,小王告訴我那個女的不是他的女朋友。他們半路就分開了。我心裡一陣竊喜。原本以為自己找到人了,誰知小王說他第二天就要去林芝。我這一天的希望再次落空。

  2月18日,終於到了農曆除夕了。白天如果再找不到伴,年夜飯就只能一個人吃了。我把最後的希望寄託在了一個去羊湖的當天來回的小團上。一是希望團裡有跟我一樣的獨行驢友,晚上可以一起吃飯。二是希望即使在碰不到的情況下,路途足夠遙遠,遠到回拉薩的時候,下午6點到9點這個年夜飯的高峰時間已經過了。那時候,為了團圓而從街上消失的人潮會重新出現。在車上度過下午6點到9點這段時間,好歹有同團的驢友在身邊。即使我們彼此不說話,心裡也不會覺得孤單。

  到了羊湖,我失望地發現同車十幾個驢友都有伴。在那裡停留的兩個小時時間裡,我根本無心看風景。在回程的路上,我心裡一個勁地希望車開得慢一點,甚至希望它拋錨,停下來慢慢修理。然而,這輛藏族司機的麵包車飛速地朝拉薩逼近。隨著城市的輪廓變得越來越清晰,我的心越來越沉。此時,同車的驢友們不是掏出手機打電話,就是手機的鈴聲不斷響起;他們不是被約,就是約朋友同伴晚上一起吃飯。也許是不希望自己在他們眼裡顯得太孤單、太可憐,我也不停地掏出自己的手機來看,假裝在等誰的電話或短信,儘管我非常清楚這個時候根本不可能有人約我。

  下午五點多,麵包車回到了拉薩城。這時候,漢人開的所有店面都關門準備親人團聚了。那一天正好也是藏曆除夕,大多數藏族人的店面也關門了。與前幾天相比,拉薩街頭十分冷清。 驢友們陸陸續續在城區不同的地方下車。每下車一個人,車上人就愈少,我內心的孤獨就愈烈。

  司機把最後下車的我送到平措。上樓梯,經過旅舍大廳,看到一位女服務員坐在前臺,那一刻孤獨感似乎有所緩解——此刻在這個城市還是有人跟我一樣孤單的。然而,一個人走進房間關上門那一刻,孤獨迅速膨脹到接近極限,內心像有無數只螞蟻在啃噬我的靈魂,讓我焦躁不安。躺在床上,不時拿起手機,怕錯過任何短信或qq留言。心裡徒勞地希望劉夢突然會回到拉薩,打電話給我。

  剛剛泡下泡麵,突然群裡有人說旅社的一家分店正在組織住店驢友包餃子吃。對於我來說,這簡直是一根突然從天上掉下來的救命稻草。疾步跑到前臺一問,得知飯局還沒開始,我興沖沖地趕到了分店,然而,迎接我的卻是一道冷冰的閉門羹:店員說只有提前幾天報名的人才能參加。性格一向剛硬的我用幾乎哀求的口氣懇求他讓我加入。他一臉公事公辦,同時又略顯無奈:“沒有事先報名,突然加人,到時候不夠吃,客人抱怨怎麼辦?”

我失望至極並下意識地回頭一看,身後三個一群五個一夥圍坐著吃餃子的客人們都齊刷刷把目光投向了我。那一刻,無助的我覺得自己不但可憐,而且狼狽。

  悻悻地回到旅社經過前臺的時候,這一天內心淤積的負面情緒都轉發成了一股強烈的怒火,發洩到了前臺服務員身上:“你跟你們分店怎麼溝通啊?明明不能加入,你卻跟我說可以。弄得我多尷尬。太不會做人了,就算我是要飯的,他們也可以收下我一個人吧。我要向你們經理投訴你們。”

  回到房間,關上門,後悔自己不應該這樣遷怒於前臺服務員。打開電視,孤獨又無力地咀嚼著之前泡好但已經涼了的泡麵,旁邊還有一個前一天買的蘋果。這就是我2015年春節一個人的年夜飯。

  在這個人生中第一次旅途中的一個人的除夕夜,堅強的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一滴孤獨的眼淚。我突然陷入對未來無限的恐懼之中,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心理壓力會越來越大,我回家過春節的幾率會越來越小。今天這個旅途中孤獨的除夕夜不過是一個開始。在婚姻和自由之間,我是否應該重新作出選擇呢?那一刻,我在心理上差一點動搖了。

  擦乾眼淚,洗澡上床,只希望用早點入睡的方式,讓這個夜晚儘快過去。關了燈,我馬上拿起手機發空間動態。動態上的照片和文字都顯示,這一天我過得非常開心。好友點贊不斷。10點半之後,突然電話響起。小王給我打電話,約我去大昭寺看藏民在藏曆新年除夕夜的朝拜。原來他當天沒去成林芝,晚上以為我一時回不來,就跟著別人一起吃餃子了。我翻身穿好衣服,戴上圍巾,走出旅館。外面飄起了小雪,拉薩的夜晚格外的寒冷。

對一次極致孤獨體驗的心理描寫。耐心看完後,你還敢獨身嗎?

(孤獨可以是一種心理享受,也可以是一種心理折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