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的銀元發展史真的瞭解嗎?

你對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的銀元發展史真的瞭解嗎?

­

銀元起源於15世紀,始鑄於歐洲,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是銀鑄幣的通稱,是世界上銀本位制國家的主要流通貨幣,大約在16世紀,銀元流入我國。1890年(光緒十五年)官方開始正式鑄造銀元,民國時期建立銀本位貨幣制度以後,也以銀元作為主要流通幣。銀元是近代幣收藏的重要幣種之一。­

你對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的銀元發展史真的瞭解嗎?

­

銀元-誕生經過­

乾隆時曾開鑄鐫有班禪頭像的紀念性銀幣,道光元年(1821)鼓鑄了賞賜用的銀幣,但用機器自鑄新式銀元則始於光緒八年(1882)吉林機器局鑄造的廠平(吉林通用銀兩)一兩幣,因鑄造數量甚少,後世罕見,時市面流通的銀幣主要是洋錢。張之洞督,於十三年奏準由廣東造幣廠試鑄,每枚重庫平七錢二分,幣面鐫有龍形,越二三年鑄成,在市面流通,是為龍洋的起源。以後光緒、宣統年間各省所鑄銀元均統稱為龍洋。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又在武昌設立銀元局鑄造一兩銀元。以後各省仿效,相繼奏準鑄造,但因質劣及成色、重量不符標準,不受民間歡迎,甚至在流通中不能按枚計值,只能按重量計值。­

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吉林機器局開始鑄行“吉林省造光緒元寶”銀元。從光緒二十五年起,吉林銀元的幣文增加了甲子紀年,相繼有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中心圖案有萬年青、太極圖等多種版別,光緒三十四年,又出現兩種新版別,一種是中央滿文“大清”,另一種正面中央有阿拉伯數字,一元是“11”,二角是“2”,一角是“1”。­

你對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的銀元發展史真的瞭解嗎?

­

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戶部在天津籌建制造銀錢總廠,於光緒三十一年建成,改名為“造幣總廠”。同年七月,清政府擬訂了《整頓圜法章程》十條,其中提出銀幣專由造幣總廠製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廣東、湖北四局為分廠。在製造銀元的同時,許多人提出了製造金幣的主張,進入20世紀,興起了關於建立本位制度的討論,有人主張中國實行金本位制,在黃金儲備不足的情況下,可以先實行金匯兌本位制(亦稱“虛金本位制”)。這種幣制以黃金定價格標準,但國內實際流通的是銀元,銀元按黃金價值流通,是黃金的價值符號。在金本位制尚無實行條件時,當時普遍主張先實行銀本位制,在此前提下,又產生了貨幣單位的“兩元之爭”。有人主張銀元重一兩,有人主張重七錢二分,即以元為單位。­

你對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的銀元發展史真的瞭解嗎?

­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9年),天津造幣總廠製造光緒元寶銀元一套,幣面計重為:庫平七錢二分、一錢四分四釐、七分二釐共三等幣值,回覆到了幣面看似計重,實際當作一元、二角、一角流通。這是光緒年間清朝中央政府製造發行的僅有的一套銀元。­

在此期間,天津造幣總廠制有幣面標為光緒二十九年的戶部光緒元寶試樣幣一套,面值一兩、五錢、二錢、一錢、五分共五等幣值。湖廣總督張之洞此時極力主張銀元重一兩,在湖北開制了光緒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銀幣,重庫平一兩,背面為雙龍戲珠圖,此幣有少量進入市場流通。­

你對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的銀元發展史真的瞭解嗎?

­

由於“兩元之爭”一直沒有結果,天津造幣總廠於光緒三十二年試製了一套戶部丙午中字大清銀幣,面值一兩、五錢、二錢、一錢共四等;光緒三十三年又試製了一套丁未大清銀幣,面值一元、五角、二角、一角共四等。戶部所制的這幾套銀元,製作都極精美,有標準幣之稱,但都未正式發行。­

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有些省開始製造宣統元寶銀元,宣統二年頒佈《幣制則例》,規定國幣以圓為單位,主幣重庫平七錢二分,含純銀九成,輔幣有銀、鎳、銅幣,規定銀輔幣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造幣總廠還根據《幣制則例》規定,於宣統二年試製以圓為單位的大清銀幣一套。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又重新制模,試製大清銀幣,主幣的蟠龍圖案版別很多,計有長鬚龍、短鬚龍、大尾龍、反龍、曲須龍及簽字版等版別。­

你對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的銀元發展史真的瞭解嗎?

­

宣統二年(1910)清政府將鑄幣權統一於中央,規定以圓(元)為單位,每元重七錢二分,定名為“大清銀幣”,由湖北、南京兩個造幣廠鑄造,預定於十月發行。辛亥革命爆發後,所有已鑄成的銀幣均充作軍餉,故終清一代,只有各省自鑄的銀元,而無成色、重量都符合標準的全國統一鑄造的銀幣。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鑄造的鐫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和國民政府鑄造的鐫有孫中山頭像的銀元,是自鑄銀元中流通最廣的兩種。進入民國後,仍維持著銀兩、銀元並行的貨幣制度,直到1933年實行廢兩改元,銀元才成為單一的主幣。1935年實行紙幣政策,不準行使銀元,並用“法幣”收兌銀元(見幣制改革)。以後銀元雖間或有在市場上出現,或被個人窖藏,但銀元作為主幣的時代已宣告終結。­

你對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的銀元發展史真的瞭解嗎?

­

在清初的一百年間,各地仍沿襲明末行用鑄成錠形的銀塊,以兩計算,稱量使用。當時市面上流通的銀塊形狀繁多、成色不一,使用起來十分不便。自鑄銀餅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此時正值鴉片戰爭爆發前後,海禁大開,對外貿易日增,外國銀元相繼輸入中國內地,當時在市面上流通的各國銀元有幾十種之多。由於洋銀計枚核值,標準統一,使用時不必稱量,因此民間樂於接受。同時,也成為中國自鑄銀元的催生劑。道光、咸豐年間,從與外商貿易頻繁的沿海城市興起,各地先後仿鑄洋銀。在這種情景下,為保持民族尊嚴,維護貨幣制度,清政府被迫開始籌劃鑄行本國銀元。­

19世紀末期貨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莫過於“吉林廠平”銀幣的出現了,這是中國代表先進鑄幣工藝的第一套機鑄幣。此一時期,西方世界機器工業興盛,機鑄幣已十分流行,吉林地方告別傳統的澆鑄和人工打製方式,引進新技術制幣,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舉動。­

你對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的銀元發展史真的瞭解嗎?

­

吉林鑄“廠平”兩年後,兩廣總督張之洞購進英國機器,不久開始鑄造名為“光緒元寶”的銀元,當年鑄成100萬元。這是中國正式用機器鑄行銀元的開端。事過數年,張之洞調任湖廣總督,又鑄“湖北省造”銀元,其後各省紛紛仿造,一時間全國大部分行省都開始鼓鑄地方銀幣,朝廷不得不下令除廣、湖兩局及南洋、直隸、吉林外,其他地方一律停鑄。各地鑄幣權被收回後,朝廷在天津設立了鑄造銀錢總廠,獨攬鑄幣大權及盈餘。中國近代化路程之艱難,這也是一個小小的側影。­

慈禧死後,朝廷於宣統元年(1909年)成立幣值調查局,決定正式採用銀本位,以“元”為貨幣單位,併成立中央直轄的鑄幣局。翌年,鑄幣局向各地下發鋼模,令按照新制訂的《國幣則例》統一鑄造“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此令一出,各地造幣局又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鑄造銀幣的運動,其發行數量之多,流通地區之廣,幾與銅錢媲美。但是同年辛亥革命爆發,清代鑄造銀元的歷史剛剛揭開第一頁,就匆匆地結束了。­

你對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的銀元發展史真的瞭解嗎?

­

銀元-鑑定真假 ­

真銀元的特點主要是聽聲音脆而洪亮,有音韻,互擊有餘音產生,反之則偽;看其幣面顏色潤白,圖案自然清晰,色澤細膩豐富。當然真正細緻鑑定的過程可歸納為四個方面:聽聲音、看外形、稱重量、定成色。­

聽聲音。這是銀元鑑定的主要方法。凡成色高的銀元,聲音一般較柔和悅耳。不足成色的銀元,因含銅量高,聲色嘶啞、短促而又渾濁。假銀元音長尖高或低悶。聽聲音一是靠“敲”,以左手拇指尖和中指尖輕輕捏住銀元的中心,用右手持另一枚銀元敲擊其邊緣,聽其聲音進行鑑定,先把不正常的和可疑的銀元挑出來,再行鑑別。二是靠碰,用右手拿一定數量(8至25枚左右)的銀元,向下45°斜滑至左手,聽其碰撞發出的聲音,並結合圖案、花紋來鑑定。­

看外形。真幣採用壓力適度的衝壓,將銀幣冷壓成各種文字、圖案、花紋,其色澤光鮮自然,紋飾深淺適度,邊緣線條粗細均勻,間距也疏密一致。人像、髮絲、鬍鬚、穗芒等細微之處清晰有度,毫不雜亂。­

稱重量。一般真銀元流通時間長短有異,磨損程度各異。但同一品種、版別的銀幣,其質量不會相差1克。比如壹圓銀幣重量平均約26.5克,半圓重量平均約13.25克。成色為88%則定為真幣。­

定成色。對不符合銀元標準的銀元進行成色鑑定。可用硝酸液點試法。先將某個部位擦拭乾淨或銼一小口,滴上硝酸後,如冒綠沫,其成色則不高。觀其顏色,成色在92%以上的銀元,其顏色基本不變。成色在90%的,其顏色為膚黃或呈淺褐色。成色為80%左右,其色澤呈黑褐色。成色為70%左右的,呈淡綠色。成色為50%左右的,則會呈深綠色。 ­

目前,市場上發現的批量偽造銀元,主要採用銅鎳等合金鑄造而成,其特點各異:有的仿照民國三年“袁大頭”銀幣圖案,其顏色為白灰帶青色,無光澤,聲音尖短,類似其他私版;有的直徑比正常銀元小1毫米左右,重要的是其質量總在20克上下。­

還有少數的是用銅、鉛、錫等金屬鑄造的假銀元,外表鍍銀,其特點為銅質鑄造的假銀元版圖粗糙,音尖短而量輕,磨掉表面銀色多呈現微黃,質量為21克左右;用錫、鋁鑄造的假銀元,則圖案模糊,質軟無彈力,聲音低沉。將銀色磨去,錫質的為青灰色;鋁質的為青黑色,質量均在20克左右。­

另外,由於銀幣在長期不斷地交換流通使用過程中,經過人手的撫摸、摩擦,其磨損的部分主要在錢體的突出部位表現出來,應是自然形成的光滑均勻,無方向性。因此,一般全部包裝、無磨損,錢體又無包漿的高檔銀幣可判定為假幣­

你對俗稱“洋錢”“花邊錢”或“大洋”的銀元發展史真的瞭解嗎?

­

銀元-歷史­

銀元一直在中國的流通領域裡佔有重要的位置。銀元,起源於上海銀餅。清朝末年,上海一些富商經營“沙船”生意,這種船專營由北方運鹽到上海,由南方運黃沙到北方,這種黃沙混合石子和泥土叫作“三合土”,是建築物的主要材料。這種運沙船廠,僱用大量員工,每月發工資時,為避免秤量碎銀引起爭執,故就讓富商王永盛、鬱深盛等人自鑄銀餅,規定每一銀餅值白銀5錢。目前在市面上見到的是清朝咸豐6年所鑄。­

後來,墨西哥商人到中國購買物品,帶進來墨西哥的銀元,也叫墨銀,它是用機器鑄造的,分量更準確,每個含銀7錢3分,庫稱是7錢2分,上面有一隻鷹,俗稱“番餅”,又稱“鷹洋”或“洋鈿”,有人甚至稱作“番佛一尊”,可見當時一般人對銀元的重視。光緒年間,銀元大量鑄造,上面有一條龍,稱為“龍洋”。民國初年,先後鑄造有孫中山側面頭像和袁世凱側面頭像的銀元,俗稱“孫小頭”和“袁大頭”,重量均為7錢3分。100個銀元的重量有73兩,不可能帶在身上,因此市面上大宗交易時,都用錢莊的“莊票”。銀元放在身上,鏘鏘有聲,白花花的光澤更是炫眼,所以攜帶大量銀元容易發生事故,俗語“財不露白”,“白”便是指銀元而言。­

20世紀初,一個銀元可換128-140枚銅元;一個銀元可買雞蛋150個,或150根油條。1935年前,中國的貨幣制度採取銀本位,白銀包括銀兩和銀元。1933年4月,國民黨政府“廢兩改元”後一律使用銀元。而帝國主義國家由於實行金本位,所以白銀屬一般商品。1933年上半年,世界銀價一度從每盎司16.5便士上漲至20.5便士,此時中國一下子便出口白銀3400萬兩。而那些帝國主義把中國的白銀運到倫敦高價出售,每裝運1000萬銀元,即可獲暴利400萬元。在1934年一年中,僅上海流出的白銀至少有2億多元。­

1935年11月3日,國民黨政府公佈“幣制改革”的命令,決定由中央、中國、交通(1936年又加入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紙幣為“法幣”,禁止白銀流通,白銀收歸國有。當時國民黨政府一下子奪取了3億多銀元。並把法幣定為一元合英鎊一先令二便士半,但照當時市場的銀價折算,每一元法幣是一先令十便士半,這中間實際價值相差8便士。一元法幣的實值已被壓低了6角5分。法幣政策的實施,從發行指數和物價指數看,通貨膨脹實際上已經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