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節後是清明,寄託思念再前行


寒食節後是清明,寄託思念再前行


明天就是清明節,是我國剛剛取得疫情防控戰役勝利的時刻迎來的一個特殊的節日,全國民眾要在上午十時進行深切悼活動,為戰疫犧牲的烈士和離去的同胞,也為剛剛在西昌火災中犧牲的19位英雄,更為所有為國為民英勇捐軀的先烈和楷模。

寒食節後是清明,寄託思念再前行


西方的文化裡信仰神和上帝,而中華文化信仰祖宗和英雄,中國歷史文化延綿不斷幾千年,世代維繫傳承的也是祖宗意志和英雄精神。所以在我們的傳統節日裡,才有除夕、寒食、清明、端午、中元、重陽等節日,讓我們思念親人,重思教誨,追憶英烈,重振精神。

寒食節後是清明,寄託思念再前行


在古代,清明是本是一個踏青觀景的節日,清明前一天為寒食節,這一天百姓不用煙火,只吃冷食,最初是為了紀念烈火中故去的春秋功臣介子推,逐漸的人們也開始在寒食節這一天祭拜自己家故去的先人,這樣的傳統一直持續到了明清時代,才開始被清明節所取代,寒食節祭掃習俗就成為清明節的一部分。

寒食節後是清明,寄託思念再前行


正如除夕與春節,寒食節連著清明,我們的祖先都在追隨過去的同時,迎接新的時節,知道生命可貴,方才珍惜來日的美好春光。

寒食節後是清明,寄託思念再前行


今天在寒食節裡,我們不忘先祖的教誨,思念離去的親人,也是為了明天懷著對生命的珍愛走進新的世界;大到我們的國家,也是為了在特殊的節日裡重溫對先烈的敬仰,獲得力量和光明,照亮前行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