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穢遊黃河。”致清明

過幾天,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節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節不僅有祭掃、緬懷、追思的主題,也有踏青郊遊、愉悅身心的主題,“天人合一”傳統理念在清明節中得到了生動體現。經歷史發展,清明節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有眾多的風俗習慣:踏青,植樹,掃墓祭祀,放風箏等。你還知道有哪些風俗習慣嗎?歡迎留言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