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前言:

唐朝除了出神入化的人物畫,氣勢磅礴的山水畫,唐朝尚武喜騎射,鞍馬畫家所畫之馬,無論單騎或群嗎,均形態生動逼真,豐滿而有力量,不落俗套,

德宗宰相,韓滉,畫的《五牛圖》穩重健壯,與唐帝國的審美風尚一致,從魏晉南北朝開始,文人士大夫從政之餘寄託理想情懷,他們眼中的動物已非俗物,更是他們心中的美學理想,更具神性。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唐朝國勢隆盛,繼北朝尚武之風,唐朝在掃平群雄及抵禦外侮的戰爭中,鞍馬起了不小作用。唐太宗將作戰所乘之六駿馬以石雕形式置於昭陵,設計稿本出自閻立本等人,貴族喜遊獵騎射,唐玄宗又喜大馬,鞍馬畫得以盛行,湧現了許多鞍馬畫家,著名者為曹霸,韋偃,裴寬等人。

曹霸畫馬,杜甫以“須臾九重真龍出,一洗人間萬馬空”來讚頌其畫馬的形象生動和技藝超群。曹霸不慕名利,對藝術鑽研孜孜不倦,“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正是對其人格的寫照,只可惜曹霸的畫未能流傳至今。

韓幹,長安人,出身貧苦,為酒店傭工,喜愛繪畫,被王維發現,逐資助其學畫,師從曹霸,使韓幹的藝術才能得以發展,成為名家,他畫馬不墨守成規,非常注意觀察生活中的形象,這種態度為後世李公麟,趙孟頫所繼承,趙孟頫自稱“天下萬馬是吾師”,正是這一創作精神的延續。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韓幹所畫之馬,多肉而少露筋骨,杜甫說其“畫肉不畫骨”,正反映了當時上流社會對馬的審美好尚,韓幹用剛勁洗練的線描畫出馬的雄峻軀體,更著力表現馬的精神風采,特別通過飛起的鬃毛,張大的鼻孔及口部動態等細緻的刻畫,鮮明畫出駿馬良駒的神采習性,表現得非常傳神。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韋偃,善畫鞍馬山水,尤以鞍馬及畫松著名,他能以簡括自如的筆墨畫出群馬的種種形象動態,皆能曲盡其妙,宛然如真。其水平可與韓幹相匹比。《牧放圖》體現了韋偃畫群馬的風采,馬群走出山谷,馬群十分擁擠,首尾相接魚貫而出,繼之畫馬匹在平川和丘陵地帶散開,自由地吃草,飲水,奔跑,徐行,翻滾,嬉戲……各種情狀令人目不暇接.情態生動逼真,構圖有聚有散,馬匹有藏有露,遠近分明,在丘陵邊偶爾露出馬的局部,使觀者感到還有很多馬隱於岡阜之後,構圖巧妙別緻不落俗套.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牧放圖


韓滉,德宗時宰相,有政治才能,政事之外醉心於書畫,尤以畫牛及描繪田家風物著名。《五牛圖》以粗筆畫出了五頭毛色不同神態各異的耕牛,或行,或止,或吃草,或翹首,或回首,出神入化,為古代畫牛所罕見,用筆粗厚有力,準確地表現了耕牛樸厚健壯的形體,動態和習性,其中四牛皆悠然自如,有一牛在荊棘旁作蹭癢狀,頗為有趣,而最後一牛戴紅絨金洛首拘謹而立,與前四牛形成鮮明對比,可能是作者流露不願受羈絆的生活理想,是現存最早反映耕畜形象的優秀畫卷。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五牛圖》


唐代花鳥畫適應著貴族生活和審美的需要而有了重要發展,並且形成獨立的畫科,主要代表畫家有薛稷,邊鸞,滕昌祐,刁光胤等。

薛稷,是唐朝前期畫家和書法家,薛稷是魏徵的外孫,與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並列唐初四大家,在繪畫方面則花鳥,人物及雜畫兼善,尤精畫鶴,鶴白羽紅頂,身姿軒昂,被古人視為仙禽,宮廷及富貴人家多有豢養。薛稷不僅描繪鶴之自然形態,及低昂飛翔情狀,而且觀之能使人產生出塵脫俗之想。在五代黃筌之前,薛稷畫鶴一直被認為是不可超越的典範。蕭悅以畫竹著名,白居易形容蕭畫筆下的竹“獨逼真”“莖瘦節節疏”,“枝活葉葉動”,又稱讚“舉首忽觀不似畫,低耳靜聽疑有聲”達到形神兼備的境地。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邊鸞,中唐時花鳥畫大家,能畫花鳥,草木,蜂蝶蟬雀,尤精於折枝花,他筆下所畫的大多是富麗名貴的花鳥,他也把題材擴展到田野中的花木植物,“山花野蔬,無不遍寫”,擴展了花鳥畫的表現領域。

唐末的滕昌祐,刁光胤,都因戰亂入蜀,兩人均高齡,一生勤奮,由唐末入五代,為花鳥畫的煥然一新奠定了基礎。

敦煌莫高窟隋代壁畫,宣揚大乘的法華經變相,維摩經變相,阿彌陀經變相等開始興起並頗具規模。

敦煌莫高窟隋代壁畫由北朝之雄渾質樸轉向細密精緻妍麗,宏麗繁複的構圖,流暢剛勁的線描,絢麗明快的色彩,人物風神氣韻的刻畫。則表現了南北統一後繪畫交流帶來的進步。

唐代社會繁榮富庶和佛教中大乘教派的流行,使人們對那些忍辱犧牲的苦行故事逐漸失去興趣,由於淨土宗的廣泛傳播,佛國淨土成為人們嚮往追求的理想境界,善導大師演說淨土法門三十年。《淨土經變》《觀無量壽經變圖》十分流行。

以樓臺,欄楯,平臺,華蓋組成富麗莊嚴的景象,所有視覺都集中於正中佛像,即突出了主佛,又造成畫面深邃廣闊的效果,加以蓮池,異鳥,天花的點綴,五彩斑斕,金碧輝煌,表現了金銀鋪地,琉璃照耀的無比美好境象。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法華經變相》《報恩經變相》《華嚴經變相》《東方藥師變相》都常見於唐代洞窟壁畫

,大多正中淨土,於四周穿插佛經故事內容,因而出現不少表現現實生活情節的動人畫面。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觀音普門品經變》《彌勒經變》《維摩詰所說經變相》《涅槃經變》都是唐代洞窟壁畫經常出現的題材,壁畫中的形象漸趨世俗化,特別是菩薩,弟子形象更為明顯,菩薩皆面相豐滿端麗,上身半裸,胸飾瓔珞,掛披帛,著長裙。敦煌的壁畫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盛唐的生活風貌。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唐代墓室壁畫的成就很突出,以淮南王李壽墓,長樂公主李麗質墓,永泰公主李仙蕙墓,懿德太子李重潤墓,章懷太子李賢墓為代表。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墓室壁畫直接描繪世俗貴族的生活景象,反映統治者錦衣玉食的奢靡生活,歌舞安樂,畋獵出遊,馬球嬉戲,極盡聲色犬馬之娛,由於畫得細緻具體形象逼真,對於瞭解唐代的社會生活狀態及服飾器皿有重要的價值。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宰相韓滉政事之餘醉心書畫,《五牛圖》鬼斧神工超凡脫俗高山仰止


隨著隋唐繪畫的繁榮,創作,鑑藏都需要理論上的指導,繪畫理論,繪畫史論,鑑藏著錄也就應運而生,其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有兩部《歷代名畫記》和《唐朝名畫錄》寓示著繪畫史研究著述所取得的劃時代成就。

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張彥遠出身宰相世家,官至大理寺卿,精於鑑賞,是晚唐最重要的書畫理論家。《歷代名畫記》全書十卷,前三卷對繪畫的諸多問題作理論性的論述,後七卷為史傳,是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敘畫之源流》,《敘畫之興廢》《論畫六法》對謝赫的六法加以發揮,提出“古之畫或能移其形似而尚其骨氣”從而講明氣韻,骨氣與形似的關係,強調創作中的構思,筆墨的表現力和構圖經營都非常重要的。十分推崇吳道子“六法俱全,萬象必盡,神入假手,窮極造化,氣韻雄壯”。成為畫家的典範。

《論畫山水樹石》論述了山水畫從萌芽到唐代的發展過程及不同階段的風格特徵。《論顧陸張吳用筆》對東晉南朝及唐四位最具影響的著名畫家的用筆及藝術風格和成就加以詳細論述,並提出疏密兩體。

朱景玄的《唐代名畫記》,記載從初唐至會昌年間的畫家史料,是第一部斷代史體例的繪畫史著作。

朱景玄,翰林學士,官至太子渝德。工詩文,擅書法,精於賞鑑,書中收錄畫家125人,並將畫家分神,妙,能,逸四品。史料詳盡,生動具體,具珍貴的史料價值。全面反映唐代繪畫發展和畫家的生平面貌,殊為難得。

結語

美術史中的每一個藝術形象,都傾注畫家一生的心血和智慧。認真拜讀每張名作,懷著一顆敬畏的心,文明的甘霖如醍醐灌頂,洗滌我們的心靈,理解讀透一張畫,也許就讀懂了其他一切事物,也看懂了這個世界,也就沒疑惑,豁然開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