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修鐵路挖出古墓,墓主為孫權姐夫,挖開後專家:我們犯了大錯

江西的吉水縣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在吉水縣境內有一個鎮子叫做文峰鎮,鎮子外有一座山峰,因為此處荒草叢生,所以很少有人來到這裡。山頂上還有三個小土丘,因為遠遠看就像是祭祀的“齋飯”,所以此山叫做“三碗齋”。

江西修鐵路挖出古墓,墓主為孫權姐夫,挖開後專家:我們犯了大錯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家修建京九鐵路經過這裡,施工隊在此地進行地基勘測時,發現了很多瓷器和一些古代磚塊,於是施工隊便立即通知考古隊前來查看。經過勘查,古人在山下發現了一座規模宏大的磚砌式古墓,整座古墓由前後兩室、左右兩室、在加墓道、墓門、迴廊組成,共有九百多平方米。

江西修鐵路挖出古墓,墓主為孫權姐夫,挖開後專家:我們犯了大錯

可惜的是,古墓早已被盜,墓中也只發現了120件陪葬物,好在其中有青銅白虎、青銅朱雀、青瓷茶具等幾件珍貴文物,根據古墓建築風格和出土的文物專家基本確定,這是一座三國時期的吳國古墓。奇怪的是,三國時期此地一直是片蠻荒之地,為何會有如此規模的墓葬呢?而墓主又是何人?

江西修鐵路挖出古墓,墓主為孫權姐夫,挖開後專家:我們犯了大錯

最終專家在此地四處走訪才知道,在此地不遠處有個村莊叫譚埠,而據村裡人說,他們都是三國時期吳國譚紹的後代,而譚紹的夫人潘氏與孫權的皇后是姐妹關係,因此譚紹是當時吳國的重臣。儘管古墓的修建時間和規模都與譚紹去世的時間和身份相吻合,但是畢竟墓中沒有什麼明確記載,因此墓主人的身份還有待繼續考證。而此時的問題在於,因為修建鐵路的工期不能耽擱,所古墓必須拆除。

江西修鐵路挖出古墓,墓主為孫權姐夫,挖開後專家:我們犯了大錯

經過商議,專家決定將古墓拆除,在距離原址二百米的地方,一比一重建。拆除過程一切順利,然而在修建時卻遇到了問題。原來古墓是少見的幹磚壘砌而成,磚和磚之間並沒有任何粘接物,而建築專家試了很多方法都沒能達成原來的效果,最終採用傳統的水泥砌築法,而對古墓造成的破壞,損失也再無法挽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