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法國在我國購買的6000萬隻口罩被美國高價截走?

桑太太


法國純屬獻殷勤、二道販子類型。

假如他國緊急需要,多給錢也不可能轉手的。首先他是美國的小弟,其次可以纂得一部分差價,又向老大哥買好何樂而不為。

在中國疫情緊急時刻,美國政府不僅沒支援中,還大放撅詞,說了不應該說的話,做了不利中國穩定的事。天道輪迴,結果疫情比誰都兇,一發不可收拾,醫療物質奇缺。向中國伸手,那臉吃怕吃虧,高貴的頭難以低下。就象狗尾巴儘管耷拉下來,那脊樑骨的毛仍然支楞著。

正巧法國小弟從中國弄來六千萬,給我吧。甚至責問:你為何不弄來兩億?!!


欣賞3O\n


法國購買的6000萬隻口罩被美國富商在中國的機場高價買走?看到這樣的消息,的確讓人感到不可思議——首先,購買那麼大數量的口罩,肯定是有合同或者協議,怎麼能夠就像美國那樣隨意“撕毀合同”呢?其次,在機場交易,說明美國的富商是在機場“截胡”,他是如何發現有這批物資,又怎麼樣知道是誰的貨物,再找到有權處理決定之人的?短時間是不可能做到的。再次,6000萬隻口罩,價值不菲,供貨商不可能是“小人物”,他這樣做以後還怎麼在商業界“混”,而且,賣給了美國,法國這邊又怎麼交代?如今各工廠的訂單估計都是滿負荷在運轉,他要再次湊齊人家需要的東西,估計不容易,發現極大,違約金是多少?划算嗎?總之,這事兒充滿了玄幻色彩。

不過,最新的消息是,這則中國高價轉賣或者法國高價倒賣口罩的消息,已被證實是“假消息”【當地時間4月2日上午,普阿藍大區主席又在社交網絡上連發2條消息稱,前日所述為假新聞,強調普阿藍大區訂購的口罩正在運來的路上,沒有被任何外國人買走】。如此,炮製這則消息的人就是利用西方喜歡的“愚人節”,一箭三雕,既扇了中國商人的耳光,也抹黑了法國,還敲打了美國。

炮製假新聞的人固然可恨,但也警告了中國的商人,千萬不要出格事,否則就會掉進陷阱。在人人都是媒體人時代,每個消息來源都有失真的風險,都有被他人當做“槍”來使用,鑑別起來比較困難,但可以讓子彈飛一會,雖然失去了熱點,但保持住了“新聞”的純真!

2020年4月3日 22.25


見腫消世界


這個是市場行為,沒必要過多解讀。只能說我國的賣家跟法國買家的合同悔約成本低,而美方出的價錢又大大超過悔約成本,一個理性的經濟人,肯定會選擇收益更大的交易。市場交易只認錢,不認其它的,有錢賺了就算悔約了,有的人也在所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