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清明时节,深切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艺术家们。斯人已去,艺术长青!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胡进庆(1936年3月-2019年5月13日)

胡进庆,1936年出生在常州青果巷。

是创建和发展中国剪纸动画的杰出艺术家之一,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专家和大师。

1958年,年轻的胡进庆与中国动画创始人万古蟾一起创作了中国第一部剪纸动画片《猪八戒吃西瓜》,后来创作的《人参娃娃》、《金色的海螺》、《淘气的金丝猴》、《鹬蚌相争》等屡获国内外动画电影大奖,其80年代导演的《葫芦兄弟》更是中国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葫芦兄弟》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贝聿铭(1917年4月-2019年5月16日)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东广州,祖籍江苏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

20世纪30年代赴美,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美籍华人建筑师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专家。

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其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苏州博物馆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梅墨生(1960年—2019年6月14日)

梅墨生,1960年生出生于河北。

书画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曾受业于宣道平、李天马、李可染先生,师承太极拳家李经梧、内丹学、道学泰斗胡海牙先生为师。编著出版:《梅墨生书法集》、《梅墨生画集》,曾被评为“当代十大画家”之一,和《艺术中国》杂志评为“十大艺术新闻人物”等。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2008年 梅花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刘文西(1933年10月-2019年7月7日)

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州市。

中国人物画泰斗,“浙派人物画”代表画家之一、黄土画派创始人、第五套人民币毛泽东画像的作者。曾任全国文联委员、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主要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陕北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系列长卷《黄土人》等近百幅。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2001年 陕北娃娃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戴铁郎(1930年—2019年9月4日)

戴铁郎,1930年生于新加坡,原籍广东省惠州市。

1940年回国,1953年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美术设计。中国内地动画导演、编剧、美术师。

戴铁郎参加拍摄的影片主要有《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牧笛》《草原英雄小姐妹》等。1979年,其任导演兼美术设计,导演的影片有《母鸡搬家》《我的朋友小海豚》《九色鹿》《森林小鸟和我》等。

创造出了中国动画史上“最酷警长”——《黑猫警长》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黄永砯(1954年—2019年10月20日)

黄永砯,1954年生于福建。

是中国当代艺术运动中最重要的一员,与 森达达、艾未未并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三巨头”。

1987年,他创作了最具的代表性的装置作品——《中国绘画史和西方现代艺术简史在洗衣机洗两分钟》,使黄永砯被写进中国现当代美术史。黄永砯的作品并不仅为追求视觉上的美感,题材多数涉及到于中国历史和神话故事,因此车轮、廊桥、亭台的屋顶、活的蝎子、玻璃制成的鱼等等都曾经出他的作品中。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蛇杖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方增先(1931年-2019年12月3日)

方增先,1931年生于浙江浦江西塘下(今属兰溪)。

现代著名画家 ,20世纪后半叶现实主义中国人物画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画坛具有影响力的“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与推动者。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院长。2013年1月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2013年2月获“上海文艺家终身荣誉奖”。

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被收藏。作品有《粒粒皆辛苦》、《说红书》、《孔乙己》等。出版有《方增先人物画集》、《方增先画集》。专著有《怎样画水墨人物画》、《结构素描》、《人物画的造型问题》、《人物水墨写生教学笔记》等。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说红书

雪融春暖清明时,一花一树寄哀思。2020年4月4日的清明,将举行全国性哀悼:致敬在战“疫”中牺牲的烈士、悼念在疫情中逝去的同胞。还有四川凉山救火英雄.....以及所有逝去的生命。

清明,既是哀悼,也是走向新生的日子。我们带着对逝者的思念,迎候生命的顽强不息。



清明缅怀——他们与记忆同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